从山大毕业之后,兜兜转转,生活过五六个城市,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继而无论西东。
尽管往来辛苦,但我一直秉持着在学中走,在走中学。风鬟霜鬓,时光犹如杀猪刀,但我从不问年龄,只问自己对这个世界还没有欲望,还没有好奇心。只要心在,自己的舞台就永远在。这也是我多年来要当记者,也不曾放弃写作,以及要做“吾球商业地理”的初衷,它让我在寻找城市与文字之美的过程中,永葆年轻。
感谢母校新闻学院周树雨老师的盛情邀约,也感谢李文、琪蒙、钊廷这几位师弟师妹的访问,它让我在多年之后,有机会重新回顾并梳理自己的过往。
虽然一路走下来,我也不知道何谓成功,但是作为过来人,也许还有几份感悟,几份天真,可以下酒,或聊作耳边风。
下文便是在与几位师弟师妹的对话,由师弟师妹整理出文,原载于周树雨担任总编辑的公号“山大南路27号” (有修改)。嗯,这个公号名让我很有一股淡淡的“乡愁”,那曾是我青春最美好的地方。
【图说:一次知识分享的大讲堂】
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成功的背后是无止境地行走。他辗转多地,游历万物,书写了他自己的世界,如今,他依然拿着笔仍做那匹千里马,驰骋万里,他就是王千马。
起点
“听说您小时候对文学情有独钟,想问下您通过什么契机喜欢上文学的?”
王千马:你要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做文学(当作家)是比当董事长当总经理还要更光荣的一个事情。那个年代正好是从一个物质匮乏开始慢慢向精神需求转换的年代,也是很有理想的年代,所以那个时候文字对于我们来说比物质更加重要,虽然我们连饭都吃不饱,但拥有文学这样的精神食粮,还是会让你精神很饱满,很充实。当年喜欢上文学也是因为它让我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让我的很多想象,很多理想,很多抱负都有了一个寄托的载体。
“那您成为作家这个想法是从小就萌发了吗?还是这中间有个探索的过程?”
王千马:成为作家这个梦想也不是凭空而来。我们从小接触课本,虽然读的东西不多,但是也给你了一个渠道,一个途径让你去认识外面的世界,可以通过文字给你展现一个很有趣的,一个有别于你经验的世界,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我虽然生活在一个小村庄,但是距离我几公里之外的小镇上,还是有几家书店的存在,所以那个时候就会经常把自己零花钱攒起来,基本上都送到书店里去。然后呢,慢慢地,建立了自己对文学的好感。其实,这些东西根本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都是慢慢的建构的一个过程。
”那让您用一个词来形容写作,您会用什么词?”
王千马:苦旅啊!你突然一问,我就想起来余秋雨不是写过《文化苦旅》么,因为写作就是经常说这样一句话,你要看尽人前繁华,然后要坐得人后板凳。
【图说:杭州知名生活周刊《行周末》所做的专访】
看得人前繁华就是说很多文字不可能凭空而来,光凭自我的经验,是缺乏,很有局限的,你必须要去更多地接触别人的人生,通过去对话啊,去走访啊,以及各种渠道去认识别人的人生,然后通过这种认识再反过来内化成自己的血肉,所以你一定要看尽人前繁华,要以open的心态去开放,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物。
另外,坐得人后板凳则是指,你要耐得住性子,耐得住寂寞。不要说写文章,就是用电脑随便打个几万字,都需要你花很长时间。如果你老是心神不定,朋友们一说,千马一起吃个饭吧,或者,约了什么妞一起玩吧,那完了,你的东西永远没有写出来的可能,往往开头很嗨,结果写着写着成太监了。
所以写作真的是一种苦旅,但是又是一个很幸福的苦旅,因为你真的想要去选择这个行当的话,就像我在很小的时候很希望自己是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身披白袍,腰佩双剑,手挥长枪,指挥千军万马,“哗”地过来,“哗”地过去。而文字就是我的千军万马!
深耕
“那您觉得您在山大读书的这个经历对您读书的看法包括对您对于文学创作有没有影响呢?”
王千马:当然了。我读中文系就是因为我想当一个作家啊。我当年的梦想,说实话,从初中开始对这个梦想有点影子的时候,我就坚持,之后到高中读的是文科,后来我就想我要不要选择一个中文系。最后机缘巧合我进了山大。填志愿的时候,偏偏是一位数学老师告诉我,山大中文和北大中文齐名。后来成绩出来,我进北大中文都有可能。但我觉得,这大概就是我这辈子和山大的缘分。
回过头来看,在山大这几年,老实说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我现在超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我在山大读书的时候逃了无数节课。毕竟高中几年那么辛苦,进了大学自然就放松了。再加上我想开始我的创作,所以很长时间,我都埋头在宿舍里写各种各样的东西,各种各样的报道,因为我也喜欢足球,所以去写各种各样的球评。
【图说:在大学宿舍。到今天还记得它是10号楼225】
我认为那是对我的一种锻炼,但是到今天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失误,是因为你真正地想要成就自己,达到一个目标时,你必须要站得高才能尿得远。让你站得高的,就是大学里那些必须要学的东西。今天,很多人都觉得大学的课程设计有问题,都虚头八脑,不结合实际,但后来我发现,很多你当时觉得没用的东西,到最后却成为你尿得远的平台。就像古文,就像美学,也许你觉得没用,但是你在创作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东西都跟它们息息相关。你审视一个人的时候,你去审视人心的时候,很可能会跟美学相关,然后你要评判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很有可能和古文化有关系,然而,当你今天真正需要的时候你却发现当年你的基础没打好,这是何等的痛苦的领悟。
所以,我觉得每个学生,在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样的事情,谈恋爱重要,但是学习更重要。除了自己必修的内容,多看看杂书。哪怕你认为它没价值。说实话,我大学毕业之后看的书,比我在大学还要多,多很多。
“那您怎么看待您在媒体的工作和生活?”
王千马:我进入媒体工作,不仅是想成就,而且是把媒体当成自己成为作家的一道“门”。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记者生涯,来更为广泛地阅历,以及扩大和人的交往。
【图说:采访中国著名影视艺术家秦怡】
【图说:采访中国著名导演吴贻弓】
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我很喜欢自己在路上的这种状态。在很长时间内,我都会集中地跑一些地方,然后回到家里,像牛一样,在深夜里慢慢反刍。没有行走的人生是不圆满的,但是没有深思熟虑的人生,也是不值得过的。
今天的我,把工作和生活都揉在了一起来过。就像我2019年跑了将近四十个城市一样,你说我是工作也行,以工作的目的去跑也行,因为我觉得不管怎么样,通过行走这种方式让你见识大千世界,让你见识形形色色的人,都是对生活的乐趣的追寻。
“您觉得是什么让您从纸媒转型从事新媒体?”
王千马:今天我们说新媒体,总会提及这样的话,打败纸媒的是手机,不是你的竞争对手。现在这个社会的转型太激烈了,如果转型没有这么激烈的话,纸媒应该还有一些年的黄金时期。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后人工智能,像机器人,各种智能算法的发展,说实话我都不敢想象,面对这种变化你不能抗拒它,因为抗拒它你会被历史的车轮碾死,你不能和历史背道而驰。
当你意识到这是一个潮流的时候,你只能这么做这么选择。但是呢,我又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传统或者现代的说法。就像古人和今人的说法一样,其实就是一个概念,一个时间的概念而已。其实它们都是人,你要做的就是把握人的规律。时间在变,载体在变,但人性不变。
“那如果让您用几个词,或者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当今的新媒体时代,您会用什么?”
王千马:纷乱,泥沙俱下,充满朝气。朝气是第一个,当然在朝气的同时,也有各种各样的纷乱,就像你面前打开无数个门似的,但是你结果发现,每扇门你都无法进入,就像你掉入了一个玻璃阵。
所以,新媒体时代看上去有很多机遇,但是它和过去的成功也是相通的,如果你真的没有自我的积累的话,没有自我对这个时代的把握的话,这些机遇对你来说都是零。所有的机遇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别看它新媒体时代打破了旧传统,把一些老人给推翻了,但是新的东西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未必能抓得住。对于你们来说我觉得,不要考虑那么多,好好学习才是根本。好好学习,多看书,多交流,多写。我觉得这是根本。
然后还有一点就是泥沙俱下。因为我们以前对于文字是抱有敬畏之心的,我在写作过程中,哪怕差了一个标点,逗号写成句号我都会不舒服的,哪怕把白勺“的”写成土也“地”我也是不舒服的。还有,干得很欢一定要写成“得”,不能写成“的”……总而言之,我们在文字上都有自我要求的。但是你看现在,那新媒体,乱七八糟的。为了蹭流量,连底裤都不穿了。
所以为什么看到你们公号做的那个家乡记,我觉得蛮认可的,因为最起码我看到你们对文字是认真的,是有敬畏的,最起码文字写得很好看,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最起码你们对文字是抱着一种很尊敬的态度,一种很敬畏的态度在写这些东西。但是现在你看看,一方面是门槛急剧降低之后,从业人员各种乱七八糟的,都想进来。另外一方面平台也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沆瀣一气,所以就导致了新媒体各种乱相。
“那刚才我们谈到了纸媒和新媒体这样一个区别,您写过一本书叫《媒体这个圈》,那在这本书里你谈到了很多关于媒介方面的内容,您觉得当年您写这本书时候的媒体状况和如今有什么比较不同的地方?”
王千马:当然了,这个时代千变万化,就像你现在都不能想象你四年之后是什么样。当年的媒体是那种很纯粹,类似我们说的事业机构,就是一个单位怎么运作他就是怎么运作的。各种人事啊,各种流程啊,各种前台销售,像我们当年的传统媒体要讲究三辆马车么,广告,发行和内容制作。怎么把这三辆马车做好,当年就是围绕着这三辆马车去布局。
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媒体是个无冕之王嘛,大家都对媒体有一种天然的尊敬,但是你真正深入他内部的时候,其实就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勾心斗角。其实媒体圈也一样,只不过被那个光环掩盖了而已。更让人无语的是,中国的纸媒还未曾风华正茂,便早早夭折。
到今天新媒体也一样,很多互联网平台对于当年是一个颠覆,但是现在发现它们也慢慢变成了传统。和过去相比,颠覆的只是手段,只是载体。到最后,里面照样会有很多山头,也有一些各种各样的壁垒,就像每个人都在挖护城河一样。我们讲的互联网精神是公正共享,倒头来却发现每个人的护城河越挖越深,导致每个人之间的壁垒越来越大。从这里你可以发现这些人虽然做着互联网的东西,但是他们的精神已经和互联网背道而驰。所以我说的互联网领域已经越来越传统化了。
“那2010年的时候您出版了《无法独活——致喂大的年轻人》,关注了当下年轻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特质。那对于“无法独活”和“喂大”的这个观点,您现在有什么新的理解么?”
【图说:这些年主编或创作的部分作品,包括《无法独活》】
王千马:我觉得,中国的足球还依旧鲜明地体现了我说的这一点。上场的那些小年轻们个个都很有个性,染发烫头像郭德纲身边的于大爷似的,或者纹个身,但是他们偏偏就是在自己的专业上拿不出成绩。说到底,他们有钱,有女人,但丧失了那种本源的对足球的乐趣和爱。
说起来,今天的年轻人,对这个世界的欲望的表达已经不同于我们那一代人,不像我们当时那种欲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的觉得不好意思,他们很鲜明地指出我想什么,我要什么,还能干什么……毕竟,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的一批人,我觉得这多少算是一种进步。而且,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也比我们那一代要强很多,就像我十九岁才离开我的小县城,但是现在的孩子,即使足不出户,也通过网络就能了如指掌。
但问题就像中国足球给我的那种感觉一样,虽然现在的年轻人个性很强了,欲望很多了,也愿意去表达了,也愿意去争取了,但是他们在这个社会推动的过程中,缺乏那种向死而生的动力,他们已经不会理解“死”这个概念了,明白吗?就是因为活得太滋润了,不会理解死这个概念了。
为什么很多企业家像雷军创业能成功,为什么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能成功,就是他们在向死而生,都是在每一天都要面临死亡的过程,但是你们现在看到的是,在这个富裕的时代,在父母的呵护之下,你们已经体会不到命运强加给你们的那种压迫。
“读一些您的作品,一路走来,可以发现,您在不同阶段都创作过作品,那您是如何看待您曾经的作品的,比如说《无所适从的荷尔蒙》。”
【图说:青春期时所写的《无所适从的荷尔蒙》】
王千马:垃圾。也不能说垃圾,我觉得我写了二十本书之中我愿意拿出来的其实也就两三本。这淘汰率是很高的,因为随着你年龄的增大,你视野的逐渐开阔,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会增大,你会对你以前的东西产生一个批判性的质疑。你不要因为是自己的孩子你就觉得什么都好,但是你真正想得到一个好的东西的话,你会对自己有一个好的审视,好的反省。
但你说《无所适从的荷尔蒙》这本书,我觉得它也有存在的必要,它记录的当年我的一个性启蒙的一个状态,就像《少年维特之烦恼》一样,它能鲜明地展现自己那个状态下的一个困境,那个时候的喜悦,那个时候的向往。或许你到更大年纪的时候,就像过尽千帆的感觉,那个年代不就那么点屁事么。
我为什么一定要赶紧把它写出来,因为过了那个年纪我一定写不出来。但是现在回过头来说,我觉得它未必是我写得很好的一个东西,但是我觉得它值得珍惜。
寻找
“那我们如何去认识地理,因为我们公众号他是有一个周期的,每次写一个城市,如何在短时间内去洞察这个城市的商业文明,怎么样才能写得到位?”
王千马:为什么我到现在才做它(公众号),而不是几年前去做它,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前期的积累不够,或者说,那个时候的眼界,和阅历,并不足以让你有能力去打理这么一个公众号。
就比如我在大学时,就根本不理解济南会有泉水,顶多只是好奇,但你真正认识到济南南高北低的地形的时候,真正理解到它的岩石的构造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它为什么会有泉水。
所以你需要有时间去认识这个城市,认识各种各样的城市,或者通过你的走访,或者通过别人的描述,或者通过你读的书,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个积累,我才会在这个时候做这样一个事情。
【图说:2017年,在书房接受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的采访,谈中国民间金融】
说到“吾球商业地理”,除了地理,商业也在这里占了很大一个内容。通过商业来认识一个城市或一块区域,或者通过地理来解读一个城市的生存或延展脉络,它既需要你对地理的理解,也需要有相应的财经知识。这就意味着,你要想做好它,前期要准备很多很多的铺垫。我不喜欢随随便便做一个东西,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但我希望自己能慢下来,踏踏实实的准备,然后再写好自己的文章。
“听说您也是刚刚徒步行走了戈壁,这次活动,我感觉意义非凡啊。对您最大的一个收获是什么呢?”
王千马:行走是人类的本能,行走也可以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一种洗涤。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走马观花啊,就是纯粹的旅游,我觉得那种就是在浪费生命。因为那种纯粹的旅游还不如去打开电脑,一打开就让你身临其境的那种感觉,还不用你花钱动腿扎人堆。
去戈壁其实也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我们走惯了乡村小道,以及城里的柏油马路,我们也需要去走一走河西走廊这样的有别于我们日常经验的路径。它在打开你视界的同时,也会让你在行走的过程中,聆听和体悟。
【图说:戈壁行走】
我也就行走戈壁的做了问卷,采访了和自己一起走过戈壁的朋友,有人(大姐叶如君)看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会到了人的渺小,也看到了困境中的人性的弱点,和美好。让她感受最深的是团队的力量,它是实现梦想的基础保障;
有人(大姐周爱娣)则感慨,这个世界没有你做不成的事情,碰到任何困难,只要去克服没有坚持不下来的,一定都会成功。她从这次的徒步中,看到了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许多亮点,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不被注意,但真要将这些亮点发挥出来,就能一起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有人(大姐李莎萍)则从中发现,在行走中可以实现人与人的深度链接,以及合作共赢。它不仅挖掘出自己意想不到的潜能,同时又结识了一群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互帮互助,共同行走,便是找寻到了生命的意义。这份情谊,简单而纯粹但铭记一生。 ”
但也有人(兄弟屠伟峰)从带领队伍走完戈壁,“必须要了解每一位队员的情况,了解活动的游戏规则,制定团队目标,根据环境变化,不断的调整小目标和策略,用科学方法去让每一个队员建立自信,突破自己的能力底线,以达到团队整体力量不断的强大,最终让团队能取得胜利。”进而联想到自身的创业,“在经营企业过程中,一定要考虑长远利益,考虑企业的未来价值,所以一定要制定好企业战略规划和远期目标,根据远期目标要求来找寻团队,把志同道合、不同岗位能力的人聚合在一起,并通过分解目标,落地执行策略,在不断强大团队整体合作能力的前提下,以谋求员工和企业一并成长。”
每个回答都精彩纷呈,似乎不这样苦修,很难得来。我希望大家有时间能多走,多看,别老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不过,今年就别了,安全第一。
“下一个五年,您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什么?”
王千马:尽管此前写了不少东西,但我还是预感,我最精彩的进球还是下一个。在下一个五年,我依旧会按住自己的性子,多走多看。我曾经开玩笑说要飞遍全国的机场,就像今天晚上我要去威海一样,我威海没去过,我要了解中国的近代史我就必须去走一下,我既然来到济南的话就顺便从威海绕一下就好了,所以接下来的五年,还是再学习再提高。虽然时间很快,让人早生华发,似乎再不赚钱再不成名就晚了,没关系,晚了就晚了,本来就晚了,所以我也不在乎了。
再说,人活一辈子到底图什么,有那么一个梦想让你安身立命,让你一辈子都很充实,其实就够了,至于钱财名利,那是副产品,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图说:人生最珍贵的照片。那是大学的某个夏天,和同学一起骑车上北京。途径天津遇雨。】
———————————————————————————————
采访手记
《既要看得人前繁华,也要坐得人后板凳》(采访者:万钊廷)
这个时代,不缺少思考者,但却缺少用笔记录下思考过程的人。
一直以来,一个问题困扰着我,网络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这个社会来说,意义何在?诚然,移动设备和网络的接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有能够接触更多信息的权利,但一位学者的研究结果,却摆在我们所有人的面前:在一定程度上,人们认知上的知识获取沟与生产沟不减反增,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从接入沟向使用沟转向,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视线投向人们对于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的多模态使用问题上。有的人用网络发表文章,表达态度,做着很多类型的事情;而有的人,只是在把网络作为娱乐消遣的玩具…而我们此次采访的王千马老师,就属于前一类人。
当周老师在群里介绍千马师兄的时候,我就去拜读了他发布在其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一些文字,言语使用随性但颇有深度和见解。在当今这个娱乐至上,显得过于浮躁的世界,还有这样一个钟情文字,并且坚持走遍各地,记录下自己所思所想的人,我觉得是很难得的。带着对这位“神秘”师兄的期待,我们三人开始拟定采访提纲。
许是我们刚刚处在写作初期的懵懂与对业内情况的无知,一个晚上的时间,我们列举的问题多达几十个,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2019年11月11日下午两点半与千马老师在知新楼A座610室见面,开始了我们的采访过程。
初次见到王千马老师,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精神和随和,衣着干练,永远带着笑脸。
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由殷琪蒙同学负责提问,我和李文同学负责记录;从千马老师的文学启蒙到大学生活;从他的作品聊到他的事业。我们渐渐开始认识到文字对于他的意义;带来痛苦的同时伴随成就。
千马老师的童年,与我们三个大不相同,没有足够的条件读书的他,便四处借书来读,也正是日积月累留下的文字功底,助力了他的创作梦想。“我们那时候,觉得当个作家就是最光荣的事情,比当大老板什么的光荣得多。”当他讲到这句话时眼里闪耀的光芒,令我至今难忘,在我看来,那是一种对于文字的渴望和忠诚。
此外,“苦旅”一词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千马老师讲,他觉得写作就像是一次苦旅,既要看得人前繁华,也要坐得身后板凳。我记得当时,我把这句话大大地写在我的采访记录最上方,是的,这个社会,太缺少能够坐冷板凳的人了,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多技术充斥的新媒体世界,娱乐化与浮躁性充斥着整个社会,有太多诱惑,太多刺激的事情使得人们疲于“奔命”,得不到片刻的安静,更别说安静地创作了;千马老师还提到,“现在也许鼠标键盘代替了本子和笔,成为了新的写作工具,但写作的初心不能变,就像我写的地理文字,我在游历的过程中也许会发现每一个故事都会有着千千万万的表达方式,但作为记者出身的我并不会去评判,记录下我观察到的,就足够。”
短短两三个小时的谈心,我们从王千马老师这里得到了许多。最后我想说,也许在技术的发展洪流中,我们必须也不得不做出改变,那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表现;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手边已经不再或很少有纸质书的出现,但请你别忘了常与文字为伴;也许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无时无刻不置身于新技术的支配之中,但请你别被那些长远看来无意义的事情充斥;我们每个人都渴望通过新技术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千马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知识的获取者和创造者,从纸媒转型到新媒体平台的他,并没有受到干扰,反而进一步加强了他对于文字,对于信息的高度忠诚。十分开心,能与千马老师相识。
这个世界,不缺少思考者,但却缺少坐得冷板凳,保持忠诚记录下每一个细节的人。
《做一个饱读诗书的人》(采访者:殷琪蒙)
首先感谢周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能够与业界资深的媒体人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也感谢王千马老师拨冗前来,三个小时的交流,时间很短,但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初识千马老师,是周老师在课程群中转述他对于“山大南路27号”、对于写作的看法,这些看法引发同学们的热烈讨论,颇有深度。因此,当周老师让我们自愿报名采访时,我非常积极。
作为一名采访者来说,我是幸运的。千马老师名气很大,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他的名字,便能得到大量关于他的讯息,百度百科、获奖记录、注册公司,甚至包括他就读于哪所中学。周老师也为我们提供了千马老师的最新著作以备参考。丰富的背景资料,加之王千马老师自身的丰富阅历,使得采访提纲的撰写十分顺利。我们拟了六十多个问题,基本覆盖了我们能想到的方方面面。
到了采访的那一天,我其实有一点小小的紧张,这是我第一次做长篇访谈,而且根据分工,我负责主要的对话。看到千马老师的时候,感觉他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虽然之前在网上也看到过一些照片,但千马老师本人好像更有几分儒雅文人的气韵。他态度随和,丝毫没有“大人物”的感觉,让我一下子放松不少。
开始采访之后,千马老师很善谈,我问一个问题,他就能展开一大段的论述,而且不需要提前看我们长长的采访提纲,“出口成章”这四个字真的是一点不夸张。他先从80年代人们对于“作家”的向往讲起,为我们展现了80年代人们对文学、对知识的渴求。而这也促使着千马老师树立了成为作家的梦想。
千马老师在他的谈话中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他饱读诗书后的涵养,更多的是一种沉着与冷静,是一种阅历的洗练。他为我们讲述了他是如何徒步旅行的,这过程中对意志的磨砺震撼了我。他的一些观点,比如商业与地理的联系,颇具大局观,这种新颖的角度,足以说明千马老师对社会的洞察之深刻。
在我们的后期整理当中,其实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整体的录音过长,中间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录下来,是空白音。整理录音确实是个费精力的活。三个多小时,千马老师谈了很多,整理到中间我也一度有些崩溃,因为我们的录音质量实在不怎么强。但是这也提了个醒,就是以后在采访时,一定要做好设备的准备。一方面,设备要完善,不能像我们这次一样没有备用设备;二是要做好笔录,笔录是一个整理思路的过程,只有通过笔录才能更好地理顺谈话中的逻辑关系。
总的来说,这次收获还是非常多的,千马老师也依然与我们保持着联系,他犀利而独特的观点,至今还是让我久久回味、思索。感谢周老师,感谢千马老师!
《“行走”的意义》(采访者:李文)
“你要看尽人前繁华,然后要坐得人后板凳。”这是王千马老师最爱强调的一句话。
11月11日下午两点半,王千马老师在山东大学知新楼A座610新闻学研究所接受我们的采访。
他的脸上有微微胡茬,鬓角的头发很少,但一双眼睛神采奕奕。
他谈到了很多方面,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徒步行走戈壁的意义。
王千马老师说“这是一场灵魂的洗礼。”
黄沙飞扬,落尘于身,此刻万物倾落,敲碎心中妄念。脚下是绵软的黄沙,头顶是皎洁的月光,渗透黄沙缝隙,寻找每一粒沙的故事。或许它们看见春风度了玉门关,又或许与北风大雁度过一个个雪纷纷的冬天。破灭每个虚幻的泡沫,穿梭于城市风影的每个细胞,在此刻得到静息。
王千马老师说“坐得冷板凳。”
何为冷板凳?在普通平凡中挣扎,在冷眼数落中软弱,在漫漫长夜中孤独。何为坐?在挣扎中坚定,在软弱中坚强,在孤独中自省。
王千马老师说“旅行切忌走马观花”。
旅途漫漫,不知何处是家乡,景色亮丽,只寻得游人框在相册,尘封起来,等待锈成古铜色。此为走马观花式游玩。每个地方都有存在的意义,找寻背后的故事,才是旅途的意义。
只愿今后的日子能像王千马老师一样,行走千里,用笔墨书写每一步脚印。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