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非遗活态传承的叙事创新与影像突破

2024-12-21 20:50:04 体育赛事 facai369

探索非遗活态传承的叙事创新与影像突破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展示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非遗里的中国》以非遗为主题,以地理为坐标,聚焦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非遗转化为可参与的生活、可沉浸的空间、可共情的故事、可感知的艺术,探索出非遗活态传承的视听表达新路。     守正,知所来;创新,明所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身份和精神标识,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文化强国有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非遗热”的持续升温,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呈现从被动抢救到主动规划、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协同、从单线技艺传承到跨界融合创新等多维度特征。非遗正在以全新的、充满活力的面貌回归生活、响应时代。   在此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聚焦非遗传承创新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以地理为坐标,深入各省份文旅景区,升级改造各地的非遗街区,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展示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发掘非遗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以及和当代生活的紧密连接,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非遗强省”打造影像志,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匠心精神、东方美学、民族韵味和中国智慧,体现出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站位”。   可参与的生活:勾连传统与现代,走进非遗前世今生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让非遗回归民众、回归生活是系统性保护的重要举措。非遗因不具有物质形态,因而必须依靠活态传承,只有真正融入百姓的生产生活,不断汇集人民智慧和时代创造力,才能在社会的快速变迁中留存精粹、日久弥新。基于此,《非遗里的中国》围绕“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以跨越时空的宏观视角观测非遗的历史起源与时代创新,展现非遗的深厚积淀与蓬勃活力。   自元代以来便享有盛誉的辑里湖丝,在千年后的今天变身为可降解蚕丝骨钉、蚕丝硬盘、脑机接口;连接水源与沙漠的古代水利工程坎儿井和贯通南北疆的天山胜利隧道有着相似的技术原理,也都造福了一方百姓;传承千年的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成功解决了冬奥最难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建设难题;万物皆可竹编的生活新风尚背后,蕴藏着中国“以竹代塑”的环保智慧。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寻找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不仅凝练出一脉相承如今仍闪耀光彩的中国智慧,也在古老非遗的时代新变中回答了“非遗何以参与生活”的问题,让观众意识到非遗不是被束之高阁的精美工艺品,而是与现代生活紧密相关的技术、工具与产品,从而感知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除了内容设置上的巧妙连接,《非遗里的中国》节目形式也贯彻了让非遗回归生活的创作理念,即通过实地探访、互动体验的方式,主动走近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从远观传承人对非遗技艺和相关产品的展示,到在传承人的传授和讲解下亲身体验非遗项目、见证非遗创新成果,再到聆听非遗传承与创新背后的故事,节目流程实现了从展示、讲解到实践、体验,将非遗从“名词”变为“动词”,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传播者,共同构建起可看见、可参与、可感知的“非遗生活空间”。   可沉浸的空间:连接文化与空间,打造非遗综合景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中形成的人文产物,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因此,非遗的保护传承对于城市文化宣传与形象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走进容纳数十项代表性非遗项目展示的特色非遗街区,《非遗里的中国》突破了室内演播厅固定空间的限制,来到非遗项目的发源地近距离观察、亲身体验,这样不仅能够以更为高效和直接的呈现方式,让观众在融汇多样地方文化符号的空间中一览当地非遗项目全貌,对非遗的地域特色形成更全面认知,同时也将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悠久深厚的传统文化以及烟火浓郁的生活美学融为一体,在浓厚的地域氛围中推出一张闪耀着非遗光彩的城市名片,从地理方位坐标的锚定与挪移中感悟中华文明坐标的赓续传承。 《非遗里的中国·江苏篇》海报。   福建省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浙江省台州市葭沚老街、四川省泸州市尧坝驿、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太行水镇、陕西省延安市金延安景区、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拉峻草原……在非遗地点的选择上,节目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非遗资源以及地点的代表性、知名度、本真性等多方面进行考量,从而选定与数十项地方非遗及其传承人“气场”相符的地点,将技艺、文化、人情与空间紧密结合,打造集展示、体验、交流于一体的“非遗共同体”。   节目中,非遗街区既是具象的行动场所,也是抽象的意义空间,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与人文精神,让非遗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勾联起、流动于线下的非遗街区、线上的文化节目和观众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真正做到非遗的活态传播。   同时,非遗街区也成为推动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尝试。节目播出后,广东省潮州古城的热门景点“一桥一楼一街”在端午节小长假迎来了旅游小高峰;江苏省盐城市九龙口度假区也因节目热播在“五一”假期实现了接待游客数量的大幅攀升……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文化机构及企业的积极参与和节目的强势传播下,非遗街区火爆“出圈”,将观众于荧幕之上对非遗项目体验的好奇与兴趣转化为荧幕之下亲身前往体验的旅游行动,并以文旅消费激活非遗文化资源,推动非遗的传承创新,形成二者相互赋能的良性循环。   可共情的故事:凸显匠心与家国,构建人文叙事语态   非遗保护传承的核心要素是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与传述者,也是精绝技艺的掌握者和传授者、非遗创新的开拓者,时时刻刻被非遗所影响,发生着改变。因此,讲好非遗故事,不仅要讲明白历史、讲清楚技艺,更要强化人的主体地位,讲好有关“他与他们”的故事,打造出一本记录中国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影像册与故事集,并充分发挥其感染力与带动作用,吸引和鼓励更多人参与并投入非遗保护工作中去,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现实意义落到实处。   可以完整演唱2000多万字、8部《玛纳斯》的居素甫老人;几十年如一日钻研龙泉青瓷跳刀技艺将指纹磨没了的徐朝兴老人;将家国情怀、毕生心血全数倾注于精微透雕的莆田木雕传承人郑春辉;4岁跟爷爷打拳、年纪轻轻就拥有千万粉丝的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马赵凌云……《非遗里的中国》节目中遴选的多元化叙事主体为构建以非遗为核心的内容结构、情感体系提供了基础。在非遗的守护者、传承者、创新者们平实质朴的话语中,观众得以聆听有关家的故事、城市的故事、国家的故事,以及中华文明的故事,并深入挖掘非遗保护背后所承载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家国之情、梦想与成长、传承与创新等更多维度的情感与价值意义。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拉峻草原上,百人齐唱《玛纳斯》英雄史诗。   《非遗里的中国》通过塑造非遗传承和创新事业中涵盖不同地域、年龄、行业的人物群像,以鲜活且人文色彩浓厚的叙事语态讲述发生于历史长河与祖国大地上的非遗故事,从行动主体层面凸显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和包容性,不仅以个体叙事映照出非遗保护的大时代背景,也激活了全民参与的热情与活力。   可感知的艺术:融合技术与审美,释放非遗创新活力   如何充分发挥视听节目在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的独特优势?《非遗里的中国》并未局限于知识性输出的传统思维,而是在节目创作过程中融入了以文化为核心、艺术为载体、技术为手段、创新为导向的审美思考,用艺术融合性思维将凝聚中国智慧的传统技艺与匠心故事、东方美学和地域特色融为一体,不仅展现出非遗的创新活力与无限创造力,也拓展了文化类节目的样态边界,打造出兼具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的文化综艺节目。   从聚焦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节目落脚点出发,要将步骤繁复的非遗技艺、精美的工艺品、动人的传承故事以及非遗所蕴含的厚重内涵与价值理念进行视听形式的艺术转化,让抽象的“文明”化为生动的视觉符号,同时还要兼顾观众的兴趣偏好与理解能力,对于节目创作者来说是不小的挑战,需要较强的创新思维、独特的想象力与较高的审美水准。   为生动展现非遗技艺之精绝巧妙,节目创新运用“5G+4K/8K+AI”科技成果,将传统广电手段与多样艺术呈现形式进行创新性融合、创造性实践,用影视化拍摄手法,综合运用高自由度视角扩展技术、超比例拍摄、超微距摄影、时间切片超高清AI(人工智能)系统等技术手段,分解呈现非遗技艺的具体步骤,让观众清晰了解有关非遗知识性内容的同时,在具有沉浸感、震撼力、故事性和趣味性的视听体验中激发对非遗的兴趣,感知非遗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树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   《非遗里的中国》还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达成战略性合作,用高规格、高水平的舞蹈表演打造出“生活里的非遗美学秀”。在视觉空间设计上,根据不同的非遗样态与艺术风格,打造虚拟与现实结合的精细化场景,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如陶瓷微书秀演中超比例视角下陶瓷质感的文字世界、萦绕着大唐遗韵的“大唐芙蓉园”等在呈现方式上,通过实景拍摄、情景演绎、拟人拟形拟态、意象化表达、歌舞表演等多样形式,如舞者化水袖为金丝,呈现花丝镶嵌技艺繁缛的极致之美;在木雕的“微观世界”演绎明清运河沿岸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之景;在幽静广阔的竹海间用充满力量的舞姿讲述一棵竹子变成一张纸的过程等等,表演者得以与非遗技艺展开互动,以多样化的视听语言将更具东方美学意味的非遗故事娓娓道来。同时,或古典或现代或民族风格浓郁或地域特征鲜明的视听语言也为整体秀演的艺术表达提供了助力。   《非遗里的中国》将延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文化精品一以贯之的初心和路线,充分发挥资源、平台和创作优势,持续探索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表达,以更高的站位、更精彩的故事、更多样的形式、更深度的思考回答何以中国、何以非遗的时代命题。   (作者叶灵燕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非遗里的中国》总导演,朱雯琪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博士研究生)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