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总参通信部第五通信团
世界卫生“红十字”标志
博爱 人道 奉献
穿上戎装肩负保家卫国的使命!
身着白衣抗起救死扶伤的责任!
部队篇
巍巍太行,群山峻岭,仰望山峰丛叠,俯瞰拒马河畔。那里是革命老区,隐藏着一支神密的特种兵部队,“她”一方连接北京,一方连接山西省,横跨了河北省的东西。环抱山脉的深处,有一个小山村叫:南峪港——驻扎着这支部队的团机关营地。
“南峪港”的拐弯处,是当年部队的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首脑机关的指挥部。被当地称为山沟里的“小北京”。
每支部队的编制里都有:警卫员、炊事员、话务员、公务员等等,卫生员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971年3月新兵训练结束,我们27名新兵分配了新的岗位:医疗卫生。
这排7字行的房子就是这支部队的卫生队。
设有药房、治疗室、门诊室、化验室、X光室、敎室、手术室、多间病房、储藏室、男兵、女兵、战士、干部宿舍等三十多间房屋,是全团指战员的医疗机构,承担着这支部队指战员身体素质、健康保障、预防、治疗工作任务。
部队编制:连有卫生员;营设卫生所编有医助、卫生员;
团部设卫生队编制:副队长、军医、医助多名、卫生员多名。
李风和 第一任卫生所所长(建团编制卫生所)
1947年2月入伍,山西籍。1950年10月至1956年5月,参加了抗美援朝的基地医院救治伤员。1958年调入通信兵。德高望重,慈善如父,是团里一位非常受尊敬的老兵。1971年7月转业北京邮电学院,在离开卫生所之前,为我们新卫生员分配好了工作岗位,非常感谢这位老所长。
“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毛主席指出了服务的方向。
军队医疗卫生宗旨: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是服务队、战斗队、保障队。
为战为兵服务是重中之重,为部队官兵服务做到“零”失误。服务于部队是医务人员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使命。
新兵卫生员在老同志的指导下,进行了系统的卫生理论知识培训学习,使我们从思想上转入了卫生这个职业,认真刻苦学习掌握卫生的基础知识,做一名为指战员服务合格的白衣战士。
图片中就是我们的“武器”:医药的针、片、丸、针头针管、刀刀剪剪、瓶瓶罐罐、听诊器、体温计、手术器械等等,与生活不接轨的新鲜“兵噐”,让我们看的眼花缭乱。
为了掌握第一针的要領,卫生员两人一组互相进行肌肉注射练习,银针扎在自己身体的穴位上,反复体验针感,刻苦练习掌握基本医疗技术。
紫外线灯、无影灯、简易手术床、高压消毒锅、卫生箱,就是伴卫生兵做好医疗工作的“伙伴”。
在无影灯下,为全团指战员做了无数例急症手术,为患病战友及时解除疾病的痛苦,多少年来自始至终,做到了手术“零”失误。
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军人是人民的“子弟兵”。
在部队驻地周边的自然村庄有:玉斗村、二道河子村、李各庄村、南峪港村等,这里也是每年新兵入伍的训练“基地”。卫生队人员时常出诊,走进村庄为老乡送医送药到炕头,加深了军民友好的“鱼水”情关系,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
六十年代的卫生兵
前排右一:张学玲
前排左二:李志超
卫生队七十年代的卫生兵(1971年卫生所改编卫生队)
后排右起:牛秀荣 张学勤 钟素平
毛 汛 黄 炎 雷建平 顾延华
前排右起:孙保国 郑 建 滕吉木
卢先荣 尘学友 邢玉忠 李公平
卫生队八十年代的卫生兵
后排右起:刘思元 聂兆顺 赵国庆 王刚
马松华 于培乐 刘国新 孙来坤
中排右起:黄炎 任景芬 刘兆虎 张学玲
尘学友 曾亚新
前排右起:张红 夏慧明 徐娟频 付萍丽
卢先荣 1960年入伍 时任军医
四川籍地方口音重。卢军医全科医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关爱同志,对来诊患者态度热情,是我们的好榜样。
朱永利1973年的兵,工作在深山白道安哨所维护银线,记忆了卢军医下哨所的回忆,卢军医和哨所战士一起生活,哨所战友非常敬佩。
尘学友 1966年入伍 时任医助(化验技师)
尘医助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战友和蔼可亲,亲如兄长。他也是一名化验技师,耐心、细致指导我们学到了显微镜下的“奇妙”,化验结果是正确诊断疾病可靠的依据之一。
滕吉木 1968年入伍 时任医助 (X光技师)
滕医助也是一名X光技师,
对工作任劳任怨,部队战士提干、新兵入伍复查、老兵体检等等,胸透、拍片、冲洗片子,都由他一人完成,从不叫苦怕辐射,积极向上。
张相林 1968年入伍 时任医助 上海军医大学毕业
张医助毕业后在卫生队工作几年,连队需要医生,又调到16连任医助,在连队带领卫生员岳开义开展卫生工作当好连領导的参谋,受到连队好评。
苑培峰1966年兵,时任16连指战员,对张相林医助留下了美好点评。
牛秀荣 1968年入伍 是卫生队女兵“一姐”
牛秀荣老兵严于自己也严于新兵,对我们新兵生活上关心,工作上严格要求。
周末我们几个新兵上山摘了核桃,回卫生队问我们说:摘核桃吃了,回答没有,严历的說:伸出手来,有经验的她看到我们的手被核桃染成褐色,警告我们说:山上的核桃是老乡的以后不能摘,要遵守纪律。在手术室里学习要求我们严肃认真。牛姐您好,谢谢您关心我们的成长。
任景芬 1968年入伍 时任医助 重庆军医大学毕业
任医助被称卫生队“一把刀”,对阑尾炎确诊定位准、手术中快捷灵敏、使用器械顺序无误、执刀缝合四十分钟干净利落完成。佩服这位军医大女生。
任医助带我们巡诊到司、政、后的每一个办公区、战士、干部宿舍和家属院,还带我们到周边村庄出诊,是军内外的好医生。
任医助大姐好:感谢您的关怀。
照片后: 任景芬
中 : 梁 军 1970年入伍
前: 顾延华 1971年入伍
黄炎 1970年入伍 时任医助 重庆军医大学毕业
1971年5月中旬,卫生员训练队受令,到西合营农场执行插秧任务,黄炎任我们班长。五月份的太行山北,秧田里水冰凉如针扎,寒风刺骨,女兵的小腿肚子被风吹裂成痕,疼痛难忍,有经验的老兵黄炎早已为我们准备了凡士林药膏,晚上黄炎班长不顾自己的疼痛,先为我们新兵涂抹凡士林,并鼓励我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要竖立不怕苦的精神。有班长的关心和鼓励,在农场里我们有苦有乐,得到了锻炼。
黄炎在工作中,热情洋溢为指战员服务。
罗汉琪1970年兵,时任白石山微波站技师,因为患急性阑尾炎,得到了卫生队的救治,黄炎是他的主治医生,几十年过去了,在战友微信群里写了感恩留言。
卫生队的拐角处,就是存放冬季烤火煤的地方。从每年的11月1号到第二年的3月31号,需要用煤炭生火炉取暖。每天中午饭后,战友们积极主动劳动“三和一”(煤、土、水)搅拌和煤,一锹一锹分送到门诊、病房等房间里。
记得我复员那天中午,再和最后一次煤,可是我的锹被郑建国战友抢了过去,当时,眼睛里都挂着说不出的泪花……
雷建平是我同年入伍的战友,书写了美好的“和煤”回忆。
当兵的日子就是最风光的时候
上左起:
宋修朴 1969年入伍
校登祥 1962年入伍
姜亚洲 1971年入伍
下左起:
赵振全 1968年入伍
金邵全 1969年入伍
战友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
1971年入伍女兵卫生员
张学勤 陈艳红 钟素平 毛 汛
雷建平 谭登香 蔺 宏 顾延华
战友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生死之交的兄弟。
1971年入伍男兵卫生员
李公平 高 健 秦祥利
姜亚洲 王明顺 林书贤 刘平均
1973年入伍男兵卫生员
曹洪进 董玉旺 王 珏
岳开义 齐生亮
男兵卫生员
王建国 1971年入伍
景永杰 1975年入伍
王桂华 1976年入伍
女兵卫生员
李玉梅 1975年入伍
刘 萍 1979年入伍
侯佳丽 1982年入伍
付萍丽 1983年入伍
女兵卫生员
孙 岩 1982年入伍
徐娟频 1981年入伍
潘 凯 1977年入伍
王 宏 1976年入伍
男兵卫生员
许吉明 1973年入伍
安利 1975年入伍
刘占忠 1973年入伍
赵国庆 1984年入伍
郭朝彦 1984年入伍
李友强 1977年入伍
男兵卫生员
于爱林 1980年入伍
孙来坤 1982年入伍
王 刚 1982年入伍
马松华 1978年入伍
李士刚 1982年入伍
1974年卫生队配置的卫生救护车。
在没有配置卫生救护车之前,去北京送病员,管理股的解放车、跃进车、油罐车、黄河车、甚至是团首长的吉普车,都是我们常坐的交通工具,司机班的战友你们好。
白衣战士: 卢先荣 李公平
谭登香 张桂琳 顾延华
韩志敏 1980年入伍
于爱林 1980年入伍
谭登香 1971年入伍
“战友”这个称呼是多少人的羡慕和仰望。
任景芬 牛秀荣 张学勤 雷建平
钟素平 毛 汛 黄 炎 顾延华
谭登香 1971年入伍 时任 三连卫生员
谭登香是第一位连队女卫生员,经过卫生员的基础训练学习、进修培训,她在连队的服务受到指战员的好评。
宋晓英是同年入伍的战友,时任三连文书,回忆了谭登香在连队的工作。
校登祥 1962年入伍 时任二营医助
校医助扎根连队20年,培养了多名卫生干部,精心为指战员服务。开展中草药防治疾病,卫生员林书贤和战友上山挖草药材。
王戈强1969年入伍老兵为采药书写诗一首。
刘兆虎 1968年入伍 时任三营医助
1980年任卫生队队长
1974年夏季,营房周边村庄发生了腹泻疾病,及时上报卫生队,李志超副队长立刻带領几名卫生员火速奔赴三营。刘兆虎医助带我们进村入户调查病因,进行了石灰粉、石灰水的撒放消毒,堵绝了病源的传播,保障了部队指战员的健康安全。
金华夏1973年入伍,回忆了刘医助和医务人员对他“温暖”的记忆。
赵清亮 1962年入伍 时任四营医助
赵清亮医生党叫干啥就干啥,入伍在一团,1963年调总站五分队,1968年调入五团卫生队,1972年调入四营。
在保障营连卫生工作情况下,还为当地老乡医治疾病,2018年6月底回访老部队时,村里的老乡认出了赵医生,握着双手感谢恩人。
张学玲 1963年入伍 时任四营医助
张学玲医助在四营工作多年,不管是在军营还是在当地老乡中,服务态度医疗技术深受欢迎,时隔四十多年,再回老部队时,被村里老乡认出,激动的握住双手感谢当年为他们治病送药。张学玲医生曾调西合营农场,1977年7月调团卫生队。
1971年冬季,部队野营拉练时,白衣战士在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墓前,学习毛主席著作《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医疗为职业的思想。
女兵飒爽英姿
张桂琳 1977年入伍
谭登香 1971年入伍
顾延华 1971年入伍
男兵握枪站岗
王小虎 1973年入伍
安 利 1975年入伍
岁月如歌,青春如梦。
一营四连
1975年4月,李志超副队长带几名卫生员到四连下哨所为指战员查体,我们在连队查体结束就去哨所,记得从连队到哨所时,连指战员赵杰实安排小毛馿车拉着医疗噐具送我们一程,走到上山的尽头,我们背起背包和医疗噐具开始爬山,第一个哨所的战友下山接迎我们,查体结束,再去第二、第三个哨所,由哨所的战友送,前一个哨所的战友接。我们在第三45哨所住了几天,哨所旁边有个马水村庄,我们在村庄里为老乡诊治疾病送药,雷建平还为老乡医治口腔疾病。
每个哨所编制三、四名战士,一年四季维护线路畅通。生活非常艰苦、枯燥、单调、孤独。45哨所接到卫生人员去查体的通知,把分配的一点狍子肉储存地窖里为接待我们,李队长给我们上课,说狍子肉是战士们不舍得吃特意留给我们的,不管好吃不好吃都要吃,不能说不好吃。哨所里平时没有肉,只有自己种菜养鸡下蛋改善生活。我们离开时触动心酸。
四营部和十一连驻扎在河北省涞源灵吉村。
1984年刘兆虎队长带领卫生人员下连队查 体的合影。
刘兆虎 尘学友 于爱林
马松华 1978年入伍
于培乐 1978年入伍
刘国新 1979年入伍
胡月才 1979年入伍
李志超 1961年入伍,时任副队长
(1971年改编卫生队编制副队长)
合影前排右起: 高健 李志超 金邵全
中间: 雷建平 顾延华
后排 右起: 王珏 郑建国 董玉旺
1975年5月李副队长带队,在四营查体结束合影留念。
图片就是老四营和十一连旧址,几十年过去了,还留有用过床,墙上还有一张管理制度表,看到非常亲切。
白石山是十一连(后改编为十三连)的一个分队,分队驻在通往白石山的半山腰上,白石山顶是微波站,用水靠背上山,上下班靠走路,路是指战员自己开山修的。
我们去微波站查体是乘坐赵士恒老兵开的解放车,车开到半山路还需要加水,休息时护林师傅给我们讲白桦树的作用。2018年6月我随13连回访老部队,又上了白石山,那条上白石山的老路还存保留着,我和赵清亮医生还爬了一段老路,见到了当年护林老师傅的儿子继承护林任务,老师傅的孙女是白石山景区的工作人员。白石山已开发5A级地质森林公园旅游区,祝福老区越来越好。
难忘的记忆
四营十五连驻营地在山西省繁峙县东山底,我们在这个连住了半个月。
在去四营之前,团領导对我们下连队提出严厉的要求,李队长及时的开会,我们几个卫生员都带着一次下连“改造”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
第一个早上出操,就给我们个“下马威”,跟着连队出操战友们的脚步大跑的又快,喉咙里感觉都冒火了,跑到了极限不掉队。
十五连是外线连队,我们到连队时正赶上外线整修,白天我们随外线分队到野外整修线路,晚上为指战员查体。
李队长用木柴为战友们烧大锅水,被太阳和旺旺的火烤的满身大汗。我们五个战友提着脚扣保险腰带随战士爬电线杆,由于不懂要領,抱着线杆爬不上去,董玉旺还从线杆上滑了下来,衣服划破三块。连队战友用手扶着我们的脚扣,指导我们爬杆的要領,我们终于熟练的爬上了八米高的银线杆。
在野外和战友同样作业,回到连队,还要去伙房帮厨,开饭时排在队伍的最后面,吃过饭帮助食堂打扫卫生,我在挑猪食喂猪时还摔了一跤。
在十五连的半月里,我们得到了锻炼,体验了外线战友的辛苦。完成查体任务离开的那天,连队杀鸡宰羊为我们送行,大家的心情只有感动,感动,感动。
四营连队分散,战线长,哨所之多。
河北省:涞源县、灵吉、白石山;易县南城寺;阜平县12路120维护站、红土井300路;蔚县西合营16连、杨家湖31哨所、南岭32哨所、蛮子沟33哨所、柏树34哨所、王良庄35哨所、南庄维护站。
山西省:灵丘14连、60路维护分队、56哨所、平型关61哨所;繁峙县东山底15连、五台山、岩头村;代县木阁寨、66哨所、67哨所等等。
在代县哨所,我和雷建平住在老乡窑洞式的房子家里,偏僻的小山村,被两位美丽飒爽的女兵和整齐的“豆腐块”床铺,每天吸引着“婆姨”们和姑娘们站满院子,用那种羡慕的眼神欣赏着军人的自豪,是老区人民对解放军的一种爱戴。
哪里有指战员我们医务兵就走到那里,爬到那里,服务于机关,服务于连队,服务于哨所,服务于基层。
奉献篇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白衣战士,承担接力着部队的医疗卫生事业,有力的保障着指战员的健康。
部队是所特殊的大学校,培养了崇高的理念,前进的目标,得到了锻炼,明白了军人的担当。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磨练成钢。战友们在军队和地方医疗卫生事业中成为骨干力量,走向了敎授、导师和領导岗位。
2020年的疫情中,张学勤想起了2003年的非典时期,提笔速写了当年在病房救治患者“镜头”的思念。
今年抗击疫情中,又一代退伍白衣战士奋战在疫线上,用生命救治生命。
他们是:安利 李友强 韩志敏 于爱林
孙来坤,坚守工作岗位,与新冠病毒做斗争,救治患者,保护人民的生命。赵振全老战友早已退休,站在党旗下,为街道值勤把关,疫情中奉献夕阳红精神。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2015年7月25号济南战友联谊会
卫生员李友强战友承担现场医务服务。
2016年5月21号,战友相聚河北唐山。
卫生员韩志敏、于爱林负责现场医疗救护。
我也认识了新战友。
组委会称:卫生战友“雪中送炭”
2017年7月31号,战友在北京举行联谊会,参加联谊会的卫生人员义务承担了现场医疗救护服务。王珏和张学勤提前到聚会场地勘察了通往医院的通道,做到心中有数。受到了联谊会战友和组委会的点赞。
照片右起:王 珏 孙 岩 雷建平 毛 汛
黄 炎 张学勤 牛秀荣 潘 凯 刘彬彬
2018年6月30号,13连相聚河北涞源灵吉。赵清亮、张学玲、赵振全、顾延华,为聚会安全医疗小组。
2018年9月8号,团部司、政、后战友相聚山东济南,卫生队刘兆虎、滕吉木、顾延华为医疗组成员。
回访篇
2002年10月底离开部队第一次回访。
荒凉的老军营诉说着四十年的沧桑……
曾亚新、梁军、雷建平、谭登香、顾延华
2009年2月26号是北京1969年入伍老兵的四十周年日,重温老部队纪念。
感谢老兵班长们,有缘同行。
2016年4月24号,王珏、谭登香、顾延华回访老部队,为第二故乡南峪港赠送“情系第二故乡”锦旗留念。
怀念我们的卫生队。
这里是我们曾经芳华的地方。
一起抗过枪、一起敬过礼,一起穿着绿军装喊着一二一,一起身着白大褂救治伤员的“战壕”。
南峪港村位于营房的上方,是我们出诊最多的村庄,任医生还带我们为难产产妇接生,挽救小生命。我们也尊重当地的习俗,不着白大褂进村。
王珏新兵连住过的房东。
最难舍的是魂牵梦绕的军旅生涯
2017年9月20号,在卫生兵战友微信群里吹响了集结号,“召之即回”。战友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乘坐火车、高铁、飞机、自驾车,激情而归老部队的“战壕”。
原队长刘兆虎、战友于爱林带队前行。
军营是一块磁盘,吸引着退伍兵的梦回。
白涧火车站,是战友们进京出差的中转站。
于爱林提前到玉斗,白涧为战友安排酒店旅馆。
有一种情感,只能用心感受。
南峪港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战友是生命之花的绽放
夜幕下,迎接战友,相见,畅饮。
战友是一个梦,梦回当年在军营。
卫生队院前的篮球场,在我们入伍时是个山坑,开凿了半个山,战友们搬扛一块一块的石头填平了大坑,建造平整的训练场地。
白衣战士:刘兆虎 滕吉木 张相林 金邵全
牛秀荣 李公平 曹洪进 董玉旺 张桂琳
安利 于爱林 韩志敏 孙岩 孙来坤 顾延华
战友是两只手紧紧相扣
难忘记:饭前列队一首歌
端着饭菜一张桌
有一种情感,只能用心去收藏。
第二故乡我们回来了,战友们快乐激情地走在第二故乡的大道上。
军民“鱼水”情
南峪港老乡赵武家,是我们的落脚点,每次都受到热情洋溢的接待。(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战友是一生缘,部队结缘情绵绵。
团机关办公大楼,是指战员搬砖头搬石头,筑建了三层办公大楼。
战友是一首歌我们用心去演奏。
战友是一路驼铃热血写春秋。
2016年4月25号赠送“永恒的军营情”锦旗。
2017年9月23号,在王桂华战友的联系下回访了老二营。
战友是血与火的永恒
四十年相见,激情赛当年。
老三营的战友们好。
战友是青春热血的涌流
最难忘的是刻骨铭心的战友之情。
感谢曹洪进儿子为战友赠包纪念, 感谢 李怀忠 杜海涛 李福恒 庞老师 李根峰 刘彦周 和家属的参与支持服务。
感谢:
感谢老战友荆月苟妹妹庞秀芹一家人的热情接待和照片。
相聚篇
2016年4月26号在北京看望老所长李风和。
2016年11月老所长离别了,卫生兵战友微信群停止愉快活动三天,以表示对老所长的哀思。
2016年8月24号顾延华去江油看望老军医卢先荣。
2018年8月21号张相林赴四川看望老战友卢先荣和小战友胡月才。
2015年10月分别四十年相见在河南新郑机场、原阳、新乡。
感谢河南战友陈文章精心的安排。
2016年4月相聚河北辛集、保定。
感谢保定老兵战友的热情接待。
战友是金色盾牌几度风雨骤。
2016年4月27号相聚北京。
感谢北京的战友和首长满怀豪情的相聚。
2017年9月24号相聚北京
卫生队老战友利用候车时间见上一面。
下图上右:张相林 李公平 张桂琳
下右:毛 汛 滕吉木 黄 炎
张学勤 雷建平
2018年4月20号相聚河南原阳。
看望了老医生赵清亮,见到了同年兵赵保才、李公平、刘平均。
感谢河南原阳战友你们的奉献精神。
2018年4月26号相聚在河北邢台
李玉梅 王宏 安利 景永杰
王珏 王建国 董玉旺 顾延华
感谢邢台战友辛勤的付出。
2018年5月18号相聚山东黄岛。
应战友的邀请,刘兆虎队长组织、马松华战友接待部分卫生战友。
战友情是那高山上美丽的花环
美丽的海滨城市黄岛。
战友情是那戈壁滩漠的马兰花
金色的沙滩。
战友情是那大海深蓝的浪花
夕阳彩虹贝壳桥
相聚是首歌
大海边影视城
战友情是那雪域高原的雪莲花
战友是生与死的不朽!
董玉旺为相聚书写诗一首
白衣战士:刘兆虎 尘学友 张相林 滕吉木
姜亚洲 董玉旺 马松华 于培乐
韩志敏 于爱林 孙来坤
徐娟频 孙岩 侯佳丽 顾延华
感谢黄岛战友盛情款待。
感谢军嫂们的参与。
感谢:常玉瑞 张树钦 赵松田 肖永良战友的热情接待和服务。
结束语
我爱绿军装,爱“白大褂”,热爱卫生工作,是卫生岗位给了我机会,用脚板丈量了那片山川;结识了广大的指战员战友兄弟姐妹。
感谢部队给育了我知识和智慧;培养了我坚强的意志;敎会了我服务奉献精神。
感谢首长的关怀!
感谢战友们的友爱!
战友 是一生无价的“财富”!
军旅 是一生自豪的无悔!
感谢微信各战友群对我们“白衣战士”的关注!
感谢全团指战员对我们“白衣战士”的厚爱!
战友是优秀的象征;健康的象征;文化的象征;战友是使命的象征;战友是祖国太平祥和的象征。
部队把我们锤炼成钢,在不同的事业中谱写了精彩的篇章。
生命里有一段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会充满光辉。
致敬 八一军旗!
致敬 军营!
致敬 首长!
致敬 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