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群山叠翠,看明朝廷是如何抒写移民孤岛文化?

2024-12-27 9:03:04 欧洲杯直播 facai369
明代大量汉族植入西南,对当地社会发展影响巨大。云南、贵州、四川三地,自古以来渊源深厚,在地理、民族上浑然一体,各方面相似之处甚多。西南民族地区明清移民孤岛文化这个问题之前,还得对明以来汉族移民进入西南的历史背景进行一个粗略探讨。 明清西南地区汉族移民历史背景与分布状况 一 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历史背景及分布 1、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 明初,西南地区和北方仍然控制在元宗室手中,云南则被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控制。朱元璋吸取元蒙由川入滇,包抄南宋的历史经验,军事上加强对云南的重视,但苦于北方局势的牵制,朝廷多次派使招谕云南,均无果而终。 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亲率大军由辰、沅越贵州,攻克普安、普定,进兵曲靖,击败梁王将领于白石江,明军乘胜追击,包围中庆城(今昆明市),梁王把匝瓦尔密等自杀,次年,攻克大理,平定元朝在云南的残余势力,将云南正式纳入明朝版图。 云南平定以后,明政府在洪武十五年(1382)建立云南都指挥司、布政司、按察都司和府县制度,这是与内地完全一致的中央集权制度。但是由于云南的民族构成、社会现状、经济的发展与内地存在诸多差距,明朝调整对云南的统治政策。 2 行政移民 除军事移民外,还有官府组织移民,此类移民与民屯制度密切相关,民屯就是封建国家有目的组织一些民间劳动力,移居到一定地区开垦耕种。根据劳动者来源将其分为三类:一为狭乡之民;二为招募移民;三为罪徙者移民明初江南一带人口稠密,云南地广人稀,明政府迁徙大量汉民入滇,这方面记载比比皆是。 四川除军事移民之外,还有大规模的行政性移民,虽不见明代史籍记载,但是可从各地人口的激烈增长数量看出端睨,详见下表1-1。四川行政性移民高潮主要在洪武年间,主要来自于湖广,这在内江、广安、忠县三县的方志中有所记载。 二 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分布 明代两南汉族移民冈的分布、形成与西南军事移民、明代西南卫所设置有密切关系。明代西南卩所初建了-洪武十五年(1382)至明朝屮叶,卫所的各种规章制度基本建立起来,随着卫所建制的逐渐完善,工所分布也丨]趋合理,西南地区汉族移民定居区也基本形成。 1 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的分布及特点 明朝为了巩固统一,维持边疆稳定,采取两大措施来确保这标的实现。第一,在云南建立和完善卫所建制,将数十万军组织到下所建制之分布各军政中心交通干线及边防前线,镇戍控扼。 洪武中后期,云南汉族军事移民,通过定居屯田,逐步实现从流动作战到定居生产的根本转变,成为边疆主力军。 明代卫所建、皆有固定驻地,没有朝廷命令,不能变动,只有发生战争,卫所军士才能奉命从征,战事结束必须返回原卫所。移民区考察,可以以千广所设置为依据。明代中期云南都司领有20卫、3御、17个直隶千户所,共有131千户所建制。汉族军事移民定居地就是各卫所的设置地,这样明代云南形成四个较大的移民。 明代云南卫所建置和汉族移民在云南四个大区的分布很不平衡,体现明朝廷戍军政重地、控扼交通干线和加强边疆防务目的。 汉族移民及卫所的建置主要分布于云南靠内府县及中心地区,又有向外扩展,向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特点。滇中之地移民人口最多,屯田开发力度最大,为汉文化最为发达地方,即云南府、澄江府、寻甸府和武定府四府范围内,集中39个千户所,充分体现明王朝对云南军政中心重点开发、强力镇戍的策略。 2 明代贵州汉族移民的分布及特点 明军从入黔开始,就在从湖南经贵州东、中、西部直达云南通道沿线设置卫所,派重兵防守,自永乐时单独设省后,更进一步加强对贵州控制。 各卫下设所、屯、堡等,形成大大小小军事据点遍布各地。贵州卫所分布呈线状分布,目的是保障驿路和信息畅通,导致这些地区“汉多夷少”,其他则为“汉夷杂处”;第二,位于重要的军事要塞和战略重地,便于作战和相互保护。 第三,汉族移民的地址选址在水源充足之地,自然条件优越。汉族聚落是在巩固和强化中央王朝的前提下建立,无形中它组成一张“进可攻,退可守”的网。、 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及分布 一、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 清代是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由强制性向自发性转变的重要时期。出现这种转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为经济原因,西南边疆与内地经济互补性的需求;二为政治原因。 1 经济原因 经济互补性表现在两个方面,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力、资金、技术的需求与内地人民对经济机会、利益的追求,形成互补关系。譬如西南地区商业兴盛及矿冶业的开发,对外地人口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人力资源与土地资源上的互补。内地人多地少,大量劳动力闲置与西南地区土地利用不充分,存在大量荒地状况形成互补。清前期贵州汉族户数的增长极其微小,清代中叶以后汉族人口户数却奇迹般地增长。 以贵阳为例,清初只有六里半,而清代中叶己经扩大到二十余里,而且所编户数大大超编,这则材料充分说明,清中叶后期贵阳人口数量剧增、人口密度加大,从另一个角度透视出这样的情况,元明时期汉族移民对贵阳地区开发的不充分,清初此地还有土地处于待开垦的状态。 如云南大理的赵州,村庄数目在16和17世纪保持大致不变,但在雍正八年(1730)至道光十年(1830)这一百年中,村庄数目从35个增加到60个。2政治上,清政府为了摆脱财政困境,增加税收,在经济上、政策上鼓励汉族向西南地区移民。 2 政治原因 主要体现在户籍管理和经济政策方面,清政府鼓励外省人口进入西南,并且在政策上提供诸多支持。首先,体现在政策管理方面,在法律上对入籍的移民给予保障、移民定居的合法化,地方官员也因为人口的增加受到政绩方面的嘉奖。 其次,在经济上的政策支持,经济鼓励政策包含三个方面:移民开垦土地并享有土地所有权;为移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赋税优惠政策;对移民给予物质生产资料的资助如耕牛、种子、口粮等,以上政策对外籍移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外加西南矿产资源丰富,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国”,迁出地的人地矛盾等多种外在原因的存在,刘正刚在分析闽粤客家移民迁川的动因上提出:“一是趋利、求富拼力入川”;“二是逃荒入川谋求发展”;“三是其他原因(主要有宗族方面的原因)”,主观和客观都是鼓励外省移民进入西南,这些移民怀着不同的目的进入西南,形成各种各样的原因。 二 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分布 明末大规模战乱之后,人口损失严重,清初清政府采用各种方式恢复生产,增加人口数量。清中期以后,全国人口较过去有了很大增长,就西南地区而言,除自然增长人口之外,主要还是依靠政府大规模的移民。此阶段进入的移民同明代存有诸多差异,由强制性集团移民变成自发性移民。清政府在西南地区设置屯田制,西南三地的军事移民(绿营兵制)与明代军事移民存有诸多不同。 1定居性特点 清代之前,西南的汉族移民以从事农业为主,决定其生活方式具有定居性特点,清代以后,汉族移民有从事运输业、矿冶业、商业等非农行业,此类职业的特点具有流动性,譬如随着矿冶业的发展,滇铜需要外运以供内地经济所需。 矿产运输之路的开辟,沟通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内地文化也随之传播进来,同时也沟通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往来和民族交往的通道。滇铜运输之路,经过彝苗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域,故铜的外运多依靠当地少数民族完成。 汉族人口由先前的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的腹地,即经济发达和自然条件优越之地,逐渐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扩散,随着西南边疆地区商业、矿冶业的发展及经济的开发,到清代中叶,汉族己经遍布西南地区。 2 高潮时期 明清时期是汉族移民进入西南地区尤其是云贵的高潮时期,明代西南的移民主要通过军屯、民屯、商屯及贬谪迁徙这几种途径进入西南地区,具有强制性,是一种强制移民模式。 清代移民的迁徙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明代强制性移民变成一种经济、政治互补性条件下产生的自发移民。清代西南地区的汉族移民规模远远大于明代移民规模,清代移民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有的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区,形成汉族与土著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这一转变对西南地区的幵发及民族交融进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