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汉人入滇

2024-12-27 2:31:36 体育赛事 facai369

如果你是云南籍的汉人,这篇文章值得你认真读一读


滇王之印  前109年汉武帝赐古滇国王的金印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的重大命题。对于云南籍的汉人来说,"我从哪里来"是个寻"根"的问题。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疆,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共有26个民族。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云南人口4596.6万人,其中,汉人占比66.63%。云南自古以来是少数民族的原生地,汉人是外来民族。那么,汉人是何时开始进入云南?汉族是怎样演变为云南最大的民族?这就涉及到汉人入滇的问题。从战国时代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历时2000多年,每个朝代都有规模大小不一的汉人入滇,但对云南影响至大的当属下列三次。



一、庄蹻入滇

庄蹻塑像(照片来自网络)


战国时代,在秦国崛起之前,楚国是一匹纵横天下的白马,南征北战,大有统一中国的气象。楚威王(前340-329年)胸怀大志,向北攻伐齐国,向西派将军庄蹻沿长江而上,开疆拓土。庄蹻不辱使命,攻下了巴郡、黔中郡,一直打到云南的滇池之滨,滇中的土著酋长们迫于楚军的威势,纷纷归顺楚国。庄蹻大功告成,启程回楚国向大王复命,哪知前路无常,崛起的秦国已经夺取了巴郡、黔中郡,阻断了庄蹻东归的道路。庄蹻无奈,只得返回云南,暂且偏安一隅,再图长谋。随着秦国一天天强大,楚国地盘不断被蚕食,庄蹻有国难投,只得掐断英雄梦,屈居滇池之滨。去国怀乡,英雄浩叹,庄蹻再不能奉楚王之命东征西讨了。随他而来的将士、工匠,入乡随俗,在当地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完全融入了滇人的生活。2300年过去,昔日庄蹻将士的汉人基因,仿佛几粒沙子沉入云南少数民族妇女的汪洋大海中,到现在怕是一粒都捞不起来了。

庄蹻入滇的故事,记录在《史记·西南夷列传》里,司马迁惜墨如金,只写了一个段落,139个字。令人遗憾的是,现代滇中地区的考古没有发现庄蹻入滇的实物佐证,以至于有人怀疑司马迁记录的庄入滇只是一段传说。同样在《史记·西南夷列传》里,司马迁记录了汉武帝赐古滇国王金印的事件。1956年晋宁县石寨山考古发现了“滇王之印”的实物,佐证了《西南夷列传》的真实性,质疑“庄蹻入滇”的观点才彻底消失。

《史记·西南夷列传》里没有提到庄蹻入滇的人数。现在让我们来脑补一下。

楚国的都城郢都在湖北荆州。庄蹻率大军从荆州到昆明,抄近道也有1500公里,沿途都是崇山峻岭,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不计其数,要取巴郡、黔中郡才能到云南,所遇之敌都是民风剽悍的土著武装,庄蹻没有上万的军队难以斩将夺关,所向披靡。上万的军队远征,除了战斗人员外,还得要配备后勤专业技术人员,医生、厨师、铁匠、木匠、泥瓦匠、缝纫匠等等。此外,后勤辎重没有二三万人马运输也是无法远征的。承担运输的苦力可以沿途雇佣,后勤专业技术人员还得从楚国带来。由此推算,庄蹻入滇的人马应在数万之众。

这是正史上有记录的第一次大规模汉人入滇。

二、明朝初年的汉人入滇

明太祖朱元璋 明初全国性大移民的决策者(照片来自网络)


明朝初创时, 蒙元虽被赶到了漠北,但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仍属元朝统治。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还手握10万重兵,盘踞云南。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遣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帅30万兵马南征云南。傅友德不仅灭杀了梁王的元军,对云南土酋部落也大开杀戒,尤其是对地方势力强大的大理段氏更是斩尽杀绝。更为可恨的是,傅友德对云南实施文化灭绝政策,以下文献记载可管中窥豹。《滇系·典故系》记载"在官之典籍,在民之简编,全付之一炬"。大理段氏宗祠的碑文记载:"逢朱明暴政,傅沐殄虐,灭尽南史,片纸皆灰。屠胄戮僧,焚寺碟碑,断山绝坎,逐杀流潜,千古劫难!" 明军残暴的屠戮,激起云南人民的反抗,反抗又遭致更大的屠杀,致使云南人口减员严重。在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中,明朝是对云南少数民族伤害最严重的朝代。

傅友德、蓝玉征战沙场,杀人如麻,为朱明政权立下不世之功,最后也逃不脱“兔死狗烹”的下场。傅友德被朱元璋赐死,蓝玉被朱元璋“剥皮实草,传示各地”。只有沐英偏守云南得了善终,48岁病死。

朱元璋南征北战几十年,待平定天下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已是满目疮痍,很多地方人口凋敝,民生凄惨。摆在朱元璋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发展经济,巩固政权?洪武年间发展经济最大的困局是,战争影响小的地区人多地少,杀戮严重的地区土地抛荒。以朱元璋的故乡安徽凤阳为例,历经战争的反复蹂躏,人口密度降到每平方公里5人。明初,全国范围内生产要素配置严重失衡,发展经济,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口与耕地须重新合理配置。于是,朱元璋在全国的军事要地实施了卫所制度,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大移民,移民规模达1340万人。

  云南成为人口移入的重点地区。从明洪武到永乐年间,历时半个多世纪,迁入云南的军民人口应在150-200万之间。移民的类型结构也很复杂,有人口密集区强制迁出的农民、有失地破产的流民、有充军的罪犯、有谪贬的官吏、有戍边的军人。明军把生活在坝区的少数民族原住民赶往山区居住,腾出坝区的优质土地,安排迁入移民实行卫所制的军屯和民屯。现在的云南有个特殊现象,在汉人分布多的地区,少数民族基本上分布在山区,汉人分布在坝区。这种民族分布现象,不是云南社会自然演化形成的。从社会自然演化来说,从事农耕的原住民,应该占据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出行方便的坝区,他们之所以分布在山区,是明军杀戮和暴力驱赶的结果。明初的大移民彻底改变了云南的民族结构,使汉族一跃成为云南的最大民族。明太祖朱元璋派平西侯沐英世代镇守云南,彻底解决了明朝政权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有效统治问题。在元朝,对于云南土著民族来说,汉文化是外来文化、是统治阶级的文化、是贵族文化。在明初,随着汉人势力的壮大,汉人在云南省内的广泛分布,使汉文化深入到云南世俗生活的最底层,汉文化真正成为了云南的主流文化。从科举及第人数上可以看出这种变化。据何贵荣从《新纂云南通志》统计,元代滇籍文进士共6人。据张佐从史料中统计,明清两代云南共有962人中文进士。可喜可贺的是云南石屏籍袁嘉谷于1903年中经济特科状元。两年后,清朝废除了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制。袁嘉谷赶上了末班车,填补了云南无状元的空白。

明初,迁入云南的汉人多数来自华东地区。很多云南汉人家谱上记载着祖先来自"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或者"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其实,南京城的人口经过元末明初几十年战争消耗,已经减员十分严重了, "柳树湾"、"高石坎"哪有那么多的人口可供移出,它们应该是移民的集结地。华东地区迁入云南的移民分批次在这里集结,由军队押送着开赴云南。也有的云南汉人家谱上记载着他们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洪洞县广济寺的大槐树就是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迁出的集结地。

  在明初的动荡岁月中,有两个生活在云南这片土地上的男人值得提及。
  一个小男人叫马和,居住在滇池之滨的昆阳城。傅友德征云南时,除了杀戮还要抢劫。马和是个帅气的小男童,他不是一般的帅,他的帅是那种"帅得惊动党中央"的帅。他被明军发现了,被劫掳了,被阉割了,被送往燕王府做了一名小太监。几十年后,他为主子漂洋过海去寻找那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前皇帝朱允炆。这个任务,成就了他的辉煌。他就是被后人称为"七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皇帝赐姓“郑”)。他是有史以来云南籍人士中名气最大、名声最持久的一个人。用今天的话说,他是最大的网红,他现在红,将来还会一直红下去。他毫无争议地是云南人中的NO.1。
  另一个大男人叫毛太华,江西吉水人,洪武年间入云南,军屯在澜沧卫(现在的永胜县),并在当地娶妻生子,因立军功,告老得迁居内地。据说,他带了两个儿子定居在湖南湘潭,留了两个儿子在云南。此公的二十世孙名字叫做毛泽东。现在,除湘潭的毛氏外,云南的毛氏、江西的毛氏、浙江的毛氏都在寻找证据,要攀上毛太华这个祖先。


如果要问:云南几千年来最重要的事件是什么?窃以为就是明初的汉人移民入云南。

三、抗战时期的内迁

 昆明西南联大的大门(照片来自网络)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东中部地区不断沦陷,中华民国的党、政、军、文化、教育机构纷纷内迁,重庆成为"陪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昆明则因为一大批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迁入,云集了众多顶级人才,成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中心。

抗战时内迁昆明的大学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国立上海医学院、中法大学、华中大学、中正医学院、国立艺专等。迁入昆明的研究机构有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天文所、北平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历史研究所、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一时间,昆明从一个不起眼的边陲省会城市,一下子闪亮登场,活跃在中国文化教育舞台的中央。到1938年秋季,日军开始轰炸昆明,昔日安全的大后方也面临新的威胁,西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又纷纷寻找新的栖身之所,相继搬离昆明,坚守到抗战胜利后才离开昆明的只有北大、清华、南开大学合并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战时内迁人员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精英,他们在昆明或长或短的停留,给云南的上层社会和世俗生活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一)云南教育绕不开的一个人

  熊庆来先生(照片来自网络)

 

熊庆来,云南弥勒竹园人,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创办国立东南大学数学系及清华大学算学系。

1937年春,云南省主席龙云聘请熊庆来回滇任云南大学校长。其时,云大有3个学院,39个教授,8个讲师,302个学生。熊校长充分利用昆明战时文化教育中心的有利条件,1938年向教育部申请把云大晋升为"国立云南大学",延揽了大批顶级教授,开创了云南大学辉煌的巅峰。彼时,在云大的教授名录中有这些人物:方树梅、钱穆、袁嘉谷、顾颉刚、刘文典、吴文藻、白寿彝、楚图南、费孝通、赵忠尧、丘勤宝、张奚若、游国恩、施蛰存、杨堃、向达、冯友兰、陈省身、华罗庚、严济慈、吴晗、方国瑜等等(排名不分高低),不一而足。云南大学发展成5个学院,18个系,3个专修科,1个先修班的综合性大学。1946年,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云南大学作为世界著名的中国15所大学之一列入该书。时势造英雄。抗战时昆明特殊的时代背景成就了熊庆来和国立云南大学。还有一个人站在熊庆来和国立云南大学背后,给予了强力的支持,他就是龙云。
到现在,70多年过去了,云南大学已经发展成中国"双一流"大学。云南大学一直在努力,努力的目标是挺进中国大学50强。很遗憾,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

(二)小城记忆

云南蒙自 西南联大文法学院旧址(照片来自网络)


一个坊间的流传可以窥视西南联大对云南民众生活的影响。

1938年春,西南联大文法学院迁至蒙自。联大女生成了蒙自县城一道靓丽的风景,联大女生的学生装也成了蒙自的流行时尚。很多蒙自姑娘仿照着做一套联大女生服穿在身上,走在县城里,只要不说话,谁也分不清走在前面那女孩,是联大女生还是本地姑娘?一时间,蒙自小城的气质便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后来天气热了,联大女生都不穿袜子了,蒙自姑娘还是全套行头披挂在身。于是,蒙自人民就看出了破绽,不穿袜子的是联大女生,穿袜子的是蒙自姑娘。文法学院在蒙自只待了一个学期,等蒙自姑娘反应过来跟时尚须不穿袜子时,联大女生就统统搬到昆明了。这道时尚的风景来得快,去得也快,像鲜花一样在蒙自县城绽放了几个月,但却深深地印在了云南人的记忆里。

(三)遗落的“太太客厅”

梁思成林徽因(照片来自网络)



今天的昆明人,纪念大后方那段悲怆又伟大的岁月时,总会找到缅怀的物念。"一二·一"大街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西南联大的校址、李公朴先生的"北门书屋"、西仓坡闻一多先生遇难处,还有北郊龙泉古镇留遗的35位历史名人的26处故居。试想, 那时,在昆明城的石板街道上,在北郊泥泞的乡村土路上,你随时可能与某个大师擦肩而过。然而最令昆明文青们牵肠挂肚的还是棕皮营村梁思成与林徽因故居。这是造访人数最多的名人故居。

1938年1月梁思成林徽因一家抵达昆明,他们在北郊龙泉镇棕皮营村选中一块地皮,建造自己的家园。梁林夫妇自己设计并主持施工,从1939年年中开工,至1940年春建成。这个家园的建造,耗尽了梁林的积蓄,因为通货膨胀,建成时的实际投入是开建时预算的两倍半。林徽因哀叹"我们要破产了"。整个房屋建筑面积130余平米,为土木结构平房,正房三间,在客厅内设计有壁炉,向西隔着一个通道有两间附属房,正房南侧有一间偏厦。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2017年6月3日所立《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梁思成林徽因旧居》的碑文简介里写到"正房南侧并排有一矮小偏厦,为金岳霖居住。”早在1932年梁林夫妇居住北京北总布胡同3号时,老金就成为他们的“邻居”,梁林住前院,他住后院,如影随形,一直持续到“七七事变”后南迁为止。据统计,在龙泉镇居住过的内迁文化人有70多人,梁林夫妇自建住房,其他人则租住当地民居。梁林的新房落成后,造访者络绎不绝。一时间,梁宅是高朋满座,鸿儒笑谈,围炉煮酒,红袖添香。那情景,是冰心笔下《我们太太的客厅》的另一种气象。如今,城市化的发展已使昔日的北郊变成了城区,棕皮营的农民住房从平房变成了5、6层的高楼。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淹没在城中村里,在民居、餐馆、商店、烧烤摊的包围中,在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的叫喊声里,它显得格格不入,孤傲而安静。时令,已不是人间四月天。


昆明棕皮营村梁思成与林徽因故居,落成后只住了半年,梁林夫妻就随中国营造学社迁往李庄了。(照片来自网络)



过去这些年,在文化潮流中涌起一股民国热。文青们思念民国,总躲不过一个林徽因。林徽因的名气在于她集名媛、建筑学家、诗人、娘家和夫家的世家背景以及自身的成就于一身。但这些都不是让人无法淡忘她的原因。其实,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林徽因的美丽,以及她浪漫的爱情故事。这是人性使然。美丽与人性才是永恒的话题。林徽因用美丽和浪漫击败了人们对她的淡忘。

林徽因的故事太精彩,一个绝代佳人与三个名满天下的大才子,情感纠缠延绵两个朝代。一个为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个为她情如烈火,却如流星般划过而毁灭;一个为她望穿秋水,无怨无悔一生相随。如果编一本《中国历史上100个绝代佳人》,林徽因会入选;如果编一本《中国历史上100个风流短命的大才子》,徐志摩会入选;如果编一本《中国历史上100个建筑学家》,梁思成会入选;如果编一本《中国历史上100个痴情大才子》,金岳霖会入选,都是中国历史上前100的人物演绎的爱情故事是旷世奇缘。这个浪漫爱情故事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林徽因死的水平很高,她因肺病死在了1955年,她在最恰当的时候给这个故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如果她再活下去,在以后狂躁与野蛮的岁月里,她浪漫的故事总会被污水淋湿。一个人会投胎是个技术活,会死技术含量更高,林徽因这两个技术都了得。


PS:1938年云南省主席龙云夫人顾映秋出资,为国立云南大学建造女生宿舍。这个建筑是林徽因主持设计,起名叫映秋院。


(四)大师的叶落地

刘文典先生 (照片来自网络)


刘文典祖籍安徽怀宁,1889年出生,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庄子研究的大家,代表作有《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
最近,台湾的李敖先生去世了。提起李敖,我总会想起刘文典,他们都是"狂士"。李敖说他是500年来中国白话文第一人。刘文典说这世界上最了解庄子的人只有两个半,一个是他刘文典,一个是庄子他本人,还有半个不知道是谁。李敖说的是大话,刘文典说的是实话。现代,研究庄子的集大成者也就是刘文典先生、日本的武内义雄先生、马夷初先生而已。
关于刘文典狂傲的传说。
1927年刘文典任安徽大学校长,次年11月安大学生与安徽第一女子中学的师生发生冲突引发学潮。恰巧,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在安庆巡视,于是召见两校负责人处理此事。蒋要求刘严惩肇事者,交出幕后主使学生。刘要保护学生,称情况复杂,不知道主使者是谁。刘文典态度暧昧惹恼了蒋介石。蒋骂他是"学阀",刘回敬蒋是"军阀"。蒋一怒之下打了刘两耳光,刘飞起腿踢了蒋一脚。此事被当时的《申报》、《新闻报》、《教育杂志》炒得纷纷扬扬。甚至更有好事者添油加醋地说,刘先生一脚踢中了蒋先生的蛋蛋。(此系江湖炒作,有人厘清了此事,蒋刘互骂"学阀"、"军阀"可以有,"扇耳光"、"踢飞退"不可以有)。
刘文典国学功底深厚,他最敬重陈寅恪,看不起作家沈从文,认为沈没有学问。一次,日本飞机轰炸昆明,联大师生跑警报,刘文典穿着齐踝长衫走不快,一群学生就搀扶着他陪他走。刘文典看到前面的陈寅恪也跑不快,就叫几个学生"保护国粹要紧,你们去搀扶陈先生快跑"。话音才落,沈从文大步流星就超过了他。于是刘文典就向学生打趣说,陈先生跑警报是为国粹跑,我跑警报是为庄子跑,你们跑警报是为未来跑,沈从文跑警报有必要吗?他为谁跑(《刘文典年谱》编纂者章玉政考证过这事,他认为是以讹传讹。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什么都没有了就不是刘文典了。以刘先生的个性看,这个可以有)?

  刘文典早期的履历血统纯正,根红苗壮。1906年他入安徽公学做了陈独秀、刘师培的学生;1907年他加入同盟会;1909年他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在日本投在章太炎门下习《说文》;1914年他做孙中山的秘书。这份履历,在民国初年,会令多少革命党人羡慕嫉妒恨到流鼻血。1916年袁世凯盗取辛亥革命成果,复辟称帝,令他心灰意冷,他遂弃政从文,经陈独秀介绍,到北京大学做教授,此后一生从教,任职过安徽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他个性鲜明,恃才傲物,说话得罪很多人。1935年,他聪慧孝顺的长子刘成章患肺病,20岁出头就死了,他极度悲伤中染上鸦片瘾,直到解放后才戒掉。1943年受闻一多挤兑,他离开西南联大,在陈寅恪的推荐下,到了云南大学,直到病逝。刘文典是抗战内迁时遗留在云南的大家。1948年民国中央研究院评选院士,人文组55个名额,一、二轮投票都有他。当时傅斯年在美国治病,听说此事后写信给评审委员会,抓住刘吸食鸦片的事情不放,奏了他一本。到第三轮投票,刘文典得了零票。1949年国民党大撤退,胡适为他一家办理好去美国的手续,他拒绝了,彰显了传统文人的家国情操。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一次评一级教授,云南省上了2人,他们是云南大学的刘文典,云南农业大学的蕨类学家秦仁昌。1956年他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时,受到毛泽东的接见。这一年是他命运的刘易斯拐点。1957年反右运动,他因顶撞过蒋介石而逃过一劫。1958年在云南大学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运动中,在校方的安排下,中文系和历史系对他的"封建权威思想"进行了持续几个月的揭发批判,使他心力交瘁,不堪重负,7月15日突发急症,撒手人寰。

  刘文典做过孙中山的秘书,怒怼过蒋介石,与毛泽东握过手,这等经历,舍他其谁?他一等学问,一生不拘小节,孤傲狂放,最后,他这顽固的"堡垒"还是被攻破了。他像一片飘零的树叶,从大清飘到民国,飘到共和国,飘落在昆明,飘落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值得一提的是,厚道的安徽大学在新校区为他立了一尊铜像。其实,他在安徽大学工作的时间并不长。


对比一下你会发现,林徽因和刘文典风格迥异,殊途同归,他们都是极致的人。林徽因是浪漫的极致,刘文典是狂放的极致。在芸芸众生平庸的生活中,他们的浪漫和狂放是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人们更愿意去欣赏它。如果不因抗战内迁,边陲城市昆明如何留得下这等浪漫的故事、这等狂放的人物?

 

抗战时内迁的精英们,他们来了,他们把昆明推到中国文化教育的中心位置,让昆明呈现了历史性的辉煌。他们走了,留给了昆明无限美好的回忆。在漫长的汉人入滇历史上,是他们给予了滇人精神上的洗礼。


读完这篇文章,请你转发给云南籍的朋友看看,让他(她)了解一点汉人入滇的历史。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