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科创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2024-12-26 13:29:24 欧洲杯直播 facai369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科创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南昌大学谢明勇院士团队在做实验。学校供图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强国建设调研行   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科技成果的“富矿”。如何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不能转、不好转、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的难题,唤醒“沉睡”在高校的科技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江西,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版图”上,似乎并不耀眼。但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名单中,江西主持参与的项目量质齐升——5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3项成果均由高校完成。与此同时,江西高校成果转化的氛围日益浓厚,效果不断显现:2024年1—10月高校共登记技术合同1914项,合同成交金额8.37亿元,登记数同比增长75.60%,登记金额同比增长59.73%。   今天的红土地上,高校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红红火火。   变化的背后,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的科教强省战略,以及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是江西高校依托区域和资源优势,主动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与当地产业发展,聚焦“四个面向”和服务高质量发展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近日,记者走进江西调研采访,寻找推动更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答案。   科研做在“生产线”——   服务产业,紧盯企业发展所需   走进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一眼就能看到洁净的实验操作台、精致专业的仪器设备,可仔细一看,旁边竟然放着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瓜果蔬菜。   这样的“冷门”组合,是如何带热一个产业的?   实验室主任谢明勇院士及团队瞄准益生菌发酵菌种,形成了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蔬发酵专用菌种库,把益生菌发酵技术引入果蔬现代加工领域,并创制了果蔬益生菌发酵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体系。   无独有偶。从原创技术突破,到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集群,南昌大学江风益院士带领团队通过二三十年的实践,推动半导体照明新技术不断革新和产业化。目前,依靠江风益团队的核心技术,江西已孵化出上、中、下游企业19家,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每年带动下游应用产值超200亿元。   这是江西高校将文章写在产业链上的真实写照,其瞄准解决的是高校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脱节、“不能转”的问题。   “要引导高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江西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江西省委书记尹弘强调。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部署,如何能落到实处?   人才培养是第一个“关口”。“我们实施了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项行动。2024年新设本科专业中,理工农医类占比71.4%,与江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紧密相关专业占比74%。”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吴永明介绍。   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欧一智对此深有体会:“学校针对学科专业与产业对接不紧密等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升级改造学科专业,重点增加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科专业优化升级。”   在有着“稀土王国”之称的赣州更是如此。学科链与产业链之间紧密联系,构筑起稀土科研“智慧大脑”。   曾经,赣州的稀土产品以中低端为主,一度被戏称为“金子卖出白菜价”。坐落在赣州的江西理工大学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成为国内首个开设稀土工程本科、成立稀土学院,以学科专业链对接稀土全产业链的高校。“以解决稀土产业技术难题为导向,学校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和用人企业的合作,通过政府提出人才需求、产业提出技术问题、企业提出用人要求、学校组织开展培养的新机制,实现教学相长、研用互促、学做结合。”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介绍。   目前,江西理工大学的稀土和钨、东华理工大学的核辐射探测关键技术等400多项科技成果成功在江西转化及产业化,为江西有色金属、航空等支柱产业注入了新动能。   产业需求对准了,校企如何对接?江西以“产业教授”“产业导师”“科技副总”等一系列制度破题,推进校企人才的双向流动。   “我们推进现代产业学院、科技小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引导教师、学生将产业需求作为科研项目、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江西省教育厅高教处负责同志介绍,目前,江西指导高校组建科技小院81个,支持高校与地方、企业共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41个。   基于此,江西各高校也进行了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我们实行‘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横向联合的人事评聘机制,对学生培养实行‘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的教学机制。”江西中医药大学校长朱卫丰介绍,实验室构建了“产学研创用”一体化创新模式,把项目做在企业里,把文章写到产品上,把育人放在实践中。   “松绑”松到“节骨眼”——   制度创新,激发科研人员活力   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不愿转”与“不敢转”两大难题。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难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论文发了,专利有了,却鲜有科学家推动成果产业化。   “愿”是主观的,其关键是科研人员的重视程度;“敢”是客观的,其关键是制度“松绑”,这就需要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   早在2019年,江西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落地江西的实施意见》,致力畅通产学研链条,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转化“四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一系列改革就此拉开序幕。   “让科学家们想转化、敢转化。”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孙照海看来,推进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很大程度上解除了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江西在南昌大学等10所高校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改革,通过实施产权激励,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动力,督促试点高校加快制定出台配套管理制度,建立完善赋权科技成果转化的免责机制。   科研人员的桎梏被打破,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江西又在高校评价和考核体系上发力。在高校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提高技术合同成交额、专利转化额的权重,引导和推动高校推进科研评价机构改革。对成果转化贡献突出的高校,在招生计划、科研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在职称评聘中,将技术应用、成果转化、有效专利和论文一并作为评聘的重要条件。   “特区”的做法或许能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熊涛介绍:“我们设立了食品学科的‘特区’,根据学科特点制定评价体系,把与企业合作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大的产业化成果可评教授,打破国家级课题限制,做到‘成绩好不好,市场说了算’。”   服务做到“全链条”——   直击痛点,让“陈果”变“金果”   成果转化不是一个天然过程,一项技术有无市场价值、能否变成商品,需要一支专业的服务队伍。这支队伍有助于解决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间“找不到、谈不拢、难落地”等问题,仿若在高校与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能力不足、“不会转”的问题。   为此,在江西省委编办的支持下,江西省教育厅专门成立科技与成果管理处,在直属单位教育评估监测研究院成立高校科技成果服务中心,推动高校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部门或机构,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   “目前,江西高校共拥有4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2家省级大学科技园,以及3家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16所高校成立技术转移转化内设机构。”江西省教育厅科技与成果管理处负责同志介绍。   今年6月,《江西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审议通过,决定打造全省“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即1个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M”个设区市或行业部门成果转移转化中心,“N”个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构建协同服务网络,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平台有了,服务人才如何培养?   一方面,开发已有力量。江西省教育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人才办)、省科技厅等举办技术转移转化培训3次,累计培训234人次;高校自主组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训140余次,累计培训近4000人次。   另一方面,培育新生队伍。鼓励高校开设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课程和专业,在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等7所高校布局建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支持华东交通大学建设知识产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服务体系建立了,盘活“陈果”便有了现实路径。   持续创新的成果转化模式,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全周期服务体系,逐步砍断束缚科研人员的“绳索”,成效也随之显现——   江西师范大学陈芬儿院士团队与知名药企签订总金额1.35亿元的成果转化合同;   江西理工大学帅词俊教授团队与西安勃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一期投资1亿元的“3D打印牙槽骨”项目产业化协议,开发的技术与产品在华曙高科、湘雅医院等企业和医院推广;   江西中医药大学与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签署3000万元的“温肺化纤颗粒”科技成果开发转让协议;   …………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强高校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好服务江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吴永明的话语掷地有声。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8日 第01版   本报讯(记者 王琼)12月16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江苏省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部署,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   《实施方案》提出,将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对随迁子女和当地户籍学生实行统一管理,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和高考。同时,根据随迁子女变化趋势和分布状况,增加公办学位的供给。据了解,目前,随迁子女在江苏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已经达90%。下一步,江苏省教育厅将继续推动各地加大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地区公办学校的学位供给,进一步提高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比例,全面保障随迁子女有学上、上好学。   江苏将根据生源变化和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动设立行业特色鲜明、区域发展急需的优质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支持中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联合开展相关专业的现代职教体系项目;引导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发展、开设相关专业。下一步,江苏省教育厅将继续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合理布局应用型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8日 第01版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在山东省青岛市,教育数字化成为教育评价改革“破题”的钥匙。“近年来,青岛积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着力破解教育评价‘轻过程、重分数’等问题,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局面。”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元韶说。   实现过程性评价,让学生的日常表现“被看见”   “这学期,我跳绳水平进步很大!”青岛西海岸新区双语小学五年级学生田宇帆自豪地告诉记者。他面前的屏幕上显示,刚刚他在一分钟内完成了168个双脚跳绳动作。   在体育教师侯立旺的手机里,一份份成绩单也同步生成了。“教师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针对性训练。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运动表现都有了明显提高。”侯立旺说。   加强过程性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要全面掌握每名学生的日常表现,仅凭“人力”很难实现。   近年来,青岛市抓住智慧教育改革的机遇,打造了229所智慧校园特色校,市级层面建成“青岛教育e平台”等应用,各区、各校积极探索建立数字化评价平台。许多教师都已经习惯随时打开电脑或手机上的评价系统进行记录:“今天这几位同学课堂发言积极,加一分。”“积极报名运动会,为你积一分。”……   到了学期末,日常积累的海量数据便发挥出更大作用。数字化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自动生成学生全方位的评价报告,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如今,数字赋能真正实现了过程性评价,让孩子们成长的每个点滴都有印记。”双语小学德育主任焦淑慧说。   注重“五育”并举,让孩子能在评价中发光   走进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很容易被走廊和班级的大屏所吸引,上面显示着全校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得分等数据。再细看,有的学生刚刚在“诚实守信”方面获得5颗星,有的学生在“认真晨读”中获得5颗星……   “这已经是学生综合素养评价4.0版本啦。”校长修文艳说。2017年,崂山实验二小开始探索数字赋能教育评价改革,开发应用平台实现评价数据信息化采集,从会生活、有情趣、敢担当、能创造4个方面细化学生行为表现和评价指标。这些年,学校针对学生素养评价的采集内容更加丰富了,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特色自定义评价指标。   搭载上数字化平台,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被细致呈现在师生面前,“五育”并举的评价导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师生。   “许多‘默默无闻’的好孩子被发现了。”崂山实验二小班主任何金铎说,有一次,她发现班上一名文静的女生主动打扫了整个班级,“过去可能只是口头表扬,现在我决定在班会课上打开大屏为她点赞,全班同学的印象都很深刻”。   无独有偶,青岛许多中小学都根据学校特色,构建个性化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不再只以分数论英雄”。在八大峡小学,“海洋小卫士”的荣誉闪闪发光;在金门路小学,学生可以在尚德雅行、善学求新、健康活力等方面积累“小水滴”……   今年,青岛市在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推广应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与各校个性化评价互相补充,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进行综合评价。   打通家校社之墙,让各方力量助力教育发展   手持放大镜,观察落叶和果实;拿着照相机或画笔,记录大自然的美……在市南区金门路小学开展的“四季北山——金童觅秋”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收获满满。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不仅有教师、同学,还有博物馆的专家、植物学专业研究生、职业院校旅游学院的哥哥姐姐们。   作为山东省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市南区试点构建家校社协同的综合评价模型,实施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双向四维”互动评价。   “智慧评价需要家校社共同参与。”金门路小学校长杨红介绍,近年来,学校让家长成为评价的助力者,将社区参与情况也纳入评价体系,不仅让评价更多元、更真实、更准确,还撬动了教与学的变革,为开展类似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基础。   一座座数字化的桥梁,进一步打破了家校社的围墙。“家长在研学实践中不再是看客,而是深入参与活动,观察孩子的表现并在平台上给出评价。”八大峡小学一位学生家长说。   与此同时,数字化也在影响着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   今年,青岛市全域推进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试点工作。各区(市)、学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探索构建学业述评指标体系。每学期,学校组织教师结合数据分析进行教学自述。学业述评和教学述评都被纳入教师考核内容,作为评优树先、岗位评聘的重要参考。在此基础上,青岛市鼓励各区(市)充分利用述评结果,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绩效考核办法。   “我们还将加强数据共享,减少重复测评、多头评价。未来,数字赋能教育评价改革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姜元韶说。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8日 第01版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刻领会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六大特质”的科学内涵,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积极落实“五大战略任务”,按照部党组部署要求,聚焦服务保障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政策研究、规划咨询、创新实践、数据支撑、智库平台等优势,服务各级各类学校、区域教育规划建设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专业支撑。   一是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先导作用,服务好教育发展规划的蓝图编制和监测评估工作。教育发展规划作为国家、区域、学校未来教育的全景构想和蓝图,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的特点,规建中心将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准确把握教育面临的时代特征和发展环境,围绕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整体谋划,明确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任务,统筹考虑地域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依据不同类型学校的功能定位和办学特色,服务区域教育和学校教育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规划目标上下贯通、政策协调一致。完善教育现代化监测手段,充分发挥教育统计数据的决策保障作用,贯穿规划的实施、监测、督查等环节,立足中国特色教育强国建设监测评估体系建设,形成可量化、可落地的指标,实现监测结果反馈、情况预警预报、教育系统自我完善的有机统一,加强规划衔接,推动规划落实,不断提升教育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   二是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创新,打造好服务分类推进高校改革任务的专业化智库平台。产教融合作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重要举措,为高等教育行业特色高校开展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指明了目标与方向。规建中心将聚力打造汇聚教育改革创新要素的战略平台,着力建设专业化高水平的教育智库,从应用型、技能型高校特色发展入手,强化两类高校的结构优化和形态变革研究,科学制定两类高校设置标准、评价标准,聚焦两类高校特色,引导两类高校在各自赛道办出水平,充分释放高校分类改革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效能。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参与高等研究院规划建设,促进高水平高校、优势学科与重点行业和头部企业深度联合,努力构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转移于一体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样本。围绕产教科城融合机制研究,形成集规划、设计、方案、资源、评价于一体的知识和综合服务体系,为校企地联合创新中心、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新型融合载体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切实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区域发展贡献度。面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力资源需求,汇聚产业和创新要素,搭建人才培养新载体,推动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全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办好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和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加强成果运用,以国际合作形式将论坛打造成两类高校政策落地、资源汇聚、经验分享、模式输出等多功能集成的交流平台,持续发挥两类高校支撑行业产业、服务区域发展、助力大国外交的作用。   三是着力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建设好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学校。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全国教育大会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规建中心将推动高校规划建设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及形态变革问题深度融合,探索教育新形态、学科新生态背景下学校规划建设的创新发展模式。统筹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学科布局、专业架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要素,打造教、研、用“三位一体”的创新型大学顶层设计服务体系,形成学校发展的办学行动指南。把握学龄人口变化趋势,扎实做好高等教育提质扩容工作,重点服务高校改善学生宿舍、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等基本办学条件,以及规划建设新校区等项目,提高高校办学承载能力。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和中央关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提升校园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水平,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导向的新型数字化智能化绿色智慧校园。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提升行业服务效能,协助开展部属高校年度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助力各级各类院校设置的前期评估。要服务科学规划布局高等教育资源,推进在京疏解高校雄安校区建设,加快以点带面深化教育改革与助力区域发展深度融合,切实以务实担当的行动回应人民对美好教育的期待。   建设教育强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站在新的起点上,规建中心将深入持续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强国建设“一年布局、三年成型、六年成势”的工作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服务职能,做精做细做实各项重点领域工作,切实把部党组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各项部署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国的有力举措、务实成效。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8日 第01版   ■ 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将更多遵循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驱动的动力逻辑   ■ 在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调整的外延之下,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转变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内核   一段时间以来,多所高校陆续宣布拟撤销本科专业布点的消息,政府多部委联合发布专题性的改革方案,各类媒体持续跟进报道。本科专业调整优化俨然从一个相对专业的教育议题扩展为社会公众话题。   从目前披露的相关信息和数据看,近期高校本科专业的结构调整力度和规模较大,年度增设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和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几乎达到了“进一退一”的格局。很显然,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将更多遵循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驱动的动力逻辑。   过去,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高深专门知识的传授学习,人才培养主要依托的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格局,专业设置则更多遵循知识体系细分的领域。如今,随着国家发展格局逐步过渡到创新引领的新发展阶段,各界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高等教育的功能越来越转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适用性的人才供给和支撑,需求的维度、战略的考量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高校的专业设置及优化调整,必须突破原有知识体系逻辑内的小循环,转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外部大循环,把国家战略需求纳入高校自身发展的既有逻辑,实现知识体系和战略需求的双循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从目前高校本科专业优化调整的既有实践样态看,其实现路径更多体现为多措并举、分类施策的发展逻辑。综合看近段时间高校本科专业调整的基本态势,专业的增设与撤销极少表现为盲目地“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对外部人才需求、内部既有办学基础的综合研判,力图在需求与可行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积极寻求外部资源的加持,在较小的增量领域探索全新的办学机制;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内部达成共识,对面广量大的存量领域进行专业升级、改造、交叉复合。为满足全新需求而新设专业,重点是利用相关政策,在办学机制、资源投入、办学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全新探索,最典型的如产业学院的快速崛起。对不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则细分各种不同的情况。有些确实是因为专业知识体系过于细分、单一、老化,要做的就是拓展更新知识模块,丰富迭代培养方案,为老专业注入新的知识维度和要素。比如,与其他专业合并重组,或借助新的技术赋能改造。有些则可能只是本科层次人才不再能满足新的需求,相应的策略是提升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比如,暂停本科招生,将人才培养的重心提升到研究生层次等。   在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调整的外延之下,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转变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内核。当今世界,知识更替加速,技术迭代周期缩短,但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慢变量特征依然客观存在。专业作为高校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其与时俱进的优化调整、快速更新,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助力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适配度。然而,专业目录的更新、发布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为此,高校在对专业“载体”进行优化调整的同时,更多还是要在人才培养的实质性内涵方面做文章。比如,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正视人才培养周期造成的滞后性。对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通用性知识、可迁移性的方法和能力,尤其是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设计上,提高灵活性、变通性。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的后半程,强化课程组合的选择性和新鲜度。如反映业界最新进展的微专业式的课程组合,为学生预埋一些未来进一步学习拓展、深化提升的钩子。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当打破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的纯知识传授的传统桎梏,强化人才培养的应用导向和场景化,通过产教融合等机制、模式创新,为学生学习发展、成长成才创设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可能。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教育法研究院研究员、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8日 第02版 王琪 绘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在网上报班学习,目前已经是许多消费者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相关乱象却层出不穷。从业人员资质存疑,或者是低价购课后被“套娃”收费,并且遭遇退款困难等,让学习成了一件堵心的事。   经记者调查,知识付费课程低价引流的情况非常普遍,部分平台对有关讲师资质审核及备案的管理仍然存在问题。知识付费本是正当的商业行为,如果控制在合理的范畴,消费者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如果用低质量的课程来糊弄消费者,或者用无限制的“套娃”收费以及关不完的广告来绑定消费,只会降低用户体验,最终造成用户流失,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   对此,有关职能部门需要细化相关界定标准与惩处细则,并通过强化日常监管清查,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平台应加强自律和监管,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切莫忘记自己对相关付费内容的把关责任。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8日 第02版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