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试的心得体会

2024-12-24 21:28:53 体育资讯 facai369

会计考试的心得体会

会计考试的心得体会(精选12篇)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xx培训已经三个月了。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老天总会在不经意中给你一份惊奇。这不仅是对我三个月努力的肯定,更是对xx老师教育水平的肯定。我很庆幸我选择的是xx培训机构。   我刚进xx培训的时候是对会计没有什么概念的,由于大学学的不是会计,所以学起来有点困难,但我时常警告我自己:不抛弃,不放弃。我也常拿高中老师的一句话激励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有斗志,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看书——做题,不断地反复循环   是的,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只有努力和刻苦。我的学习方法真的很简单,但是贵在坚持,那就是看书——做题,不断地反复循环。   这么讲吧,看书本我大概看了十篇以上,才可以把书本的概念、理论理解透彻。反复次数多了可以把书中的细节看到,毕竟广西的会计无纸化考试考得很细的。其次,真的要做题,题做多了,见到的题型多了,就不会感觉什么都不懂,考试时候才可以从容面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最后,个人认为学员们还是要定一个计划,每天看多少遍书,做多少遍练习等等;都需要有一个计划,这样每天坚持下来你就是笑到最后的赢家了。   有一个好老师指引   当然,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有好的老师教导指引也很重要。那堂课,很幸运遇到了林老师、丁老师。林老师教我会计基础、财经法规,是她的严格、耐心、坚持成就了现在的我。我是零基础的,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也许我会计从业证也考不过。林老师上到会计基础第二章时候布置了个任务:要对会计科目很熟悉,能背下来最好。我回去就努力地把会计科目背下来了,以后问起哪个科目属于哪类能很快回答出来。财经法规林老师也强调要多看,细看,这样才能记得牢。丁老师教我电算化,很感谢她的耐心,指导我不断地熟悉会计软件。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你现在种下了种子,不断努力耕耘,你将会有满满的收获和巨大的幸福感。   决心考注会是在我中专毕业4、5年后,此时的我已经完成电大的大专学业,学得也是财务会计专业,呆在一个中小型国企里登着费用明细账。每天干着记账的活,每月领着一笔少得可怜的薪水,对此,我耿耿于怀,一心思量如何摆脱半个啃老族身份。某次闲聊,一个朋友告诉我目前做会计的可以考一本证书,据说含金量很高,考过后工资待遇是赶赶往上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年,我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他口中的CPA考试。事后,回想起来,这件事上我属于财迷型的行动派。不仅自动屏蔽友人交谈中关于此证书如何难考的言论,也未细究考上后到底怎样加工资、让谁给我加这种需要很强可操作性的问题,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踏上我的CPA考试之旅。现在回想,当个行动派也是有好处的,当初如果了解太多,就产生畏难情绪,顾虑太多,则容易错失良机。   第一年,报了《会计》、《经济法》。同年,我还有一场初级职称考试,我的计划力保初级,注会考试为辅。随着初级职称备考的推进,发现时间安排不过来,结果只买《经济法》教材,《会计》连课本都没买就放弃。头一年的备考情况是这样的:进考场时,教材还有两章节未看完,属于一遍也没看过那种。当然,前面章节复习还算认真的。此外,还吃着初级职称备考《经济法》的老底,我以打酱油的身份进了考场。考试成绩公布,非常令人意外70多分通过。欣喜之余,让我产生注会考试也没传说中那么难的错觉。后来我才知道,《经济法》之所以能过是因为它是几门考试科目里最简单的,并且它与其他几门课程几乎无关联。但当时我没意识到这点,这个意外事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信心大增的我,在接下来一年里,一口气报了余下的四门。   于是,第2年成为我注会考试最艰苦的一年。那一年,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有相对空闲的几个月时间,初级职称已经考过了,可谓一心备考注会。四本教材、一本很厚的习题集,是我备考的材料。没有报培训班,身边也没找到同道中人,有点孤军备战的悲壮感。订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为了表决心贴在房间的墙上,小私心是想以此争取家人支持,取得不干家务活的豁免权。接下来是按部就班努力照计划复习的日子。   02   多年以后,尤记得第一次翻开《会计》书的情形:趴在书桌上,逐字逐句研读,做了许多记号,第一次觉得自已像个做学问的人。到了长期股权投资那章节,公允价值,减值准备,权益法,基础薄弱的我被绕得头昏脑胀,云里雾里。奇怪每个词我都明白它的含意,串成一句话,就不知所云。没法子,只好的把不懂得地方打上记号。第一遍学习花了些时间安慰自已,不求甚解,带着疑问艰难前行。看完一章,做一章习题。到了做习题时,更让人沮丧,几乎都不会。干瞪眼,瞪了一阵子,觉得不是法子。还是找出书后标准答案,把习题全部当例题做,同时边做边返回书本找相关知识点。还有一些是连标准答案都看不懂,只好连习题集都打上记号折起来。   到第2遍复习时,我还是采用抓住教材,结合习题的办法,只是这遍知识点抠得很细,因为注会考试特点就是难度大,考得细,题量大。又重新做一遍习题。发现好些原来会做的题目已经又忘记了,只好采取老办法,看标准答案,回到教材巩固相关知识点,并将此部分做上难点标记。第2轮复习中,给我增强信心的是,发现一部分原来不懂的考点,豁然开朗,悟出其中奥妙。   到了第3轮总复习,书本上打折的页数已经少了许多,表明我不明白的已经越来越少,有种“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的感觉。书本上画满各种标记,重点部分用绿笔标出来,整本书绿油油的。翻开滚瓜烂熟的课本,基本知晓哪个章节,有哪些考点,可能考的题型。做了近三年的考试卷,同时,又将习题中有标记的抽了部分做了一遍。其他各科,不外如是。   等到临考前一个月,我发现一个可怕的弊端。四门科目的内容太强大,要掌握的考点,又都是我在近几个月内新掌握的知识,它们在我的脑子里搅成一团浆糊,顾此失彼。当时,一直想着如果考试时间能一周考一门,间隔开来该多好啊。上周某某科的题还都会做来着。这周又晕了。   03   第2年考试情况是这样的:进考场除了会计题量太多,最后一题没完成,其他反正都做出来。至于对错很茫然。考完一科,忙着临阵磨枪,准备下一场。全部都考完,有种解脱的感觉,立马各种犒劳自已,各种补眠,各种玩,我想我一定是累惨了求补偿。待到公布成绩日,忐忑不安。结果一查四门全没过,而且分数全轧堆在52分至59分之间,欲哭无泪,各种后悔。   付出这么多,颗粒无收,实在不甘心。成绩虽让我吐血,也带给我希望,好像你摘果子,虽然够不着,但只差一点点的高度,你就会像打了鸡血,找梯子,搬凳子,削竹竿、练跳高各种努力,不会瘫倒在果树下,喃喃自语“这果子酸的,一定是酸的”。无悬念开始第3年备考。这一年谨慎地报两门,过了。第4年过了余下两门。总算全科通过注会考试。   这场跨越数年的考试,伴随了我人生中很多重要时刻。这几年里男朋友变成老公,孩子也出生了。其中一年,我是顶着7个多月的孕肚上的注会考场。这个段回忆还是满励志的。   04   下面总结下我的备考经验:   一、做个行动派。有人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二十五年前,其次呢?其次就是现在。你下定决心参加考试,就立刻行动起来,不要瞻前顾后,顾虑太多,则难以起航。   二、 保持好心态。就是有3-5年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半途而废,越挫越勇。江湖上有很多传说:某些人一年内全科过注会,那是学霸,个别人甚至没学过会计,零基础,一年过注会,那是学神。这些确有其人,只是如果有机会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会发现原来他们的执行力、领悟力、记忆力也是超于普通人。所以,考前根据自身情况,设定一个合理预期是保持备考耐性的关键。   三、 定一份可行的计划。这份计划的制定基础是我们理清自身有多少备考时间。如果是在职人员,用于学习的时间有限,如何利用好如晚上7点——11点,周末完整时段至关重要。时间上的安排要充裕,因为刨去可能的加班、开会、出差、偶尔身体欠佳等原因,实际利用在备考上的时间通常要比计划少20%-30%。计划要订得详尽。列出第一遍学习何时开始、做习题的时间、总复习的开始时间、各科时间段安排,每科的复习内容有哪些。每月、每周、每天具体安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更要不断根据实际复习情况调整偏离的计划,保证可行性。   四、 找个好的培训机构上课。这点很重要,当初我考试时如果做到这一点,在第一遍刚开始学习时,有老师的引导、讲解,就不会异常艰苦,有太多疑问无法解答,也不需自已归纳考试重点,事倍功半,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五、 选一本好的习题集。习题的难度要和考试的难度相近,太容易,则无法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无力应对考题;太难,作为超纲部分我们花去的都是无用功,无异于人为加大考CPA的难度。近三年考题是一定要做的,放在总复习后期,模拟考一下,可以估出自已大致的实力。   六、 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别嫌碎片时间少,积少也成多,如坐公交、等车、午休前等,可以听课件、回忆要点、背记一些记忆类考点。   七、 创造个无干扰的学习环境。这个决定了我们复习效率高低。可以预先跟家人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周末,家中实在嘈杂,图书馆是个不错选择。   八、 学习步骤从宏观—微观——宏观。通俗说就是有时我们要把书读薄,有时我们又要把同一本书读厚。初次学习要以理解为主,知道都学了些什么,不懂之处多思考,多提问,配合做题。这阶段一定要清楚哪些是考试重点,哪些内容是自已薄弱点。第二次复习时,抓重点、弱点有的放矢,多下功夫,并在这些方面抠细节,尽量做到会答的题不丢分、少丢分。最后总复习,要把书本读薄,回到宏观面,在脑海里将这科所学知识联贯起来,可以避免相似考点混淆,越复习越乱。   九、 别去在意通过率。前面谈的三到八点都是如何在战术上重视注考。这一点是战略上要藐视注考。历年考试来看,每年合格率变化不大,各科也没有太大差别,百分十几。看到这个通过率,第一个反应——好低啊,第二个反应——我恐怕在那堆百分之八十几里。其实,这个合格率计算包含那些报名后缺考人员。有机会进考场,你就会发现出考率也偏低,看看考场上前后左右那些没来的,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朝那百分十几又靠近不少。所以坚持进考场,就是某种程度上的胜利。备考路上忘掉通过率吧,告诉自已尽力就好。   十、 考试科目建议:《会计》是基础核心课程,较系统学习《会计》对学习《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有好处。《经济法》与其他科目关系不是太密切。一次报考两门,通过率会高。   10月27日,我参加了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当我走出考场的时候,我已经很确信能够通过考试了。后来成绩公布后,确实如自己所料,而且成绩挺理想,不经暗自兴奋。哈哈~   在决定参加初级职称考试之前,我一直在想着到底是自学好呢、还是参加面授班呢、还是参加网校呢。偶也是读过书的人,刚开始的时候,觉得买两本书看看就好了,毕竟我觉得自己学习能力蛮强的,嘿嘿。于是就去买了教材,但书看了几天,就提不起劲了,因为这种教科书本来就枯燥,再加上我平时还要工作,上班很忙的,回到家又要埋头看书,遇到教材上不理解的地方,又无法得到有效回答,真的很烦人的说。于是我彻底放弃了自学的念头。那参加面授班吧,貌似也不合适,作为一个上班族的我,没办法保证每次都能去上课。于是我决定报网校班了。选择哪个网校好呢,呵呵,又有了点小纠结。后来无意中在网上了解到了网校的初级职称考试开班信息,试听了一下他们的视频课件,很有现场学习的感觉,于是就报名学习了。虽然花了我一点人民币,嘿嘿~但是现在想来是非常值得的。   此次考试,我能够获得相当不错的成绩(经济法基础96分,初级会计实务93分),凭心而论,这跟参加网校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我是一个上班族,工作压力挺大的,平时学习的时间很有限。一开始的时候,我只单纯的对着教科书慢慢的啃,结果感觉很辛苦、很吃力。你懂的,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看着书,真的有一种痛苦的感觉,感觉所有都是重点,也都是难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啊!还好报了网校学习班,感觉轻松了很多,似乎懂了学习的方向,哈哈~。我就先将教材通读一下,对内容有个初步认识,接下来就是听老师的网上授课。   说实话,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学习计划,平时工作不忙了,或者能够静下心来学习了,才开始学习,学习真的有那么有一搭没一搭的感觉,嘿嘿~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要保证把课程听完学习完。现在我考试考过了,还考了高分,想想不容易啊,是运气?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还是网校的授课好?总结了一下经验,感觉网校老师的授课真的让人受益匪浅。在此我特别感谢一下杨闻萍、叶青老师,因为有了你们的深入浅出的教学、善于抓住学习重点的能力,让我能够把握住学习的方向,不在芝麻西瓜什么都一把抓,节约了学习时间,减少了学习压力。   说说我的学习经历吧(算不上啥经验,呵呵)。初级实务会计我听的是杨闻萍老师的授课、经济法基础我选择叶青老师的授课。在学习过程中,我自己的感觉是,一定要在第一阶段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消化道。这就跟基础班的学习分不开了。这个阶段我是把基础班的课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听了一遍,有时遇到不大明白的知识点,我就在网上答疑板上提问,很快就得到了老师的及时回复,因此这个阶段我的基础蛮扎实的。后来的强化班,我倒没怎么听了,呵呵~。由于工作的缘故,学习有点断断续续的,记忆力也下滑的厉害,临近考试的前两个月,感觉好像知识又忘的差不多了。幸好有串讲班和冲刺班的学习,老师将每个知识点、重点做了详细的回顾和讲解,重点突出,于是我遵循着老师的提示,开始抓重点的看,反复的看(说实话,也没多少时间将书本再每个字的都看一遍)。顺便做了一下网校上的模拟试题,哈哈,效果还不错~   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不一样,适合每个人的教学方法也不一样。我只是觉得网校真的很有用,老师真的很伟大,他们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要点提炼了传授给我们,让我们这些学习时间有限的上班族,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现在我顺利通过了考试,虽然有我自己的努力,但真的是离不开网校及老师们对我学习的帮助,在此我还要再次表示对网校的老师和全体工作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你们给我们这些广大考生提供了这么好的学_台,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指导!祝愿网校越办越好!   那年高考,不知道怎样就报了会计电算化专业,觉得是计算机方面的东西。而当时计算机专业是所谓的热门专业。真正到了大学,才发现原来它就是会计学,也许以后理所当然的做会计。   对于会计的了解着实少的可怜,只记得小时侯,生产队里有一个算盘,放在队长家里,只有年终开会时才拿出来算帐。刚到大学,对于会计的没有什么实际的了解,也谈不上喜欢或者不喜欢,也许对自己本身都是迷茫的。我不知道,当老师讲各种会计原则,会计制度是,为什么我心中充满矛盾,也许更多的是不喜欢,觉得太单调,太反胃,那些条条的分录,冗长的数字,几乎让我窒息,很多时候,我问自己:“你喜欢会计吗?”也曾问过老师:“为什么会计是如此的枯燥?”而这些最终都是没有答案的。   随着对会计学的不断深入的,我对它的认识也一步步加深。我知道,作为自己的专业,是应该好好努力的,因为很多东西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该走下去,因为很多时候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而更多的是作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是一份责任,一个人是应该有责任感的。于是,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不再问自己为什么,不再去想要怎么样?只是老师讲,自己在下面听,考试考一个好成绩。因为无论怎么样,高分总比低分好吧,至少面上是如此。于是便有自己会计生涯的构想。   有人说:“会计生涯便是一个考证的生涯!”其实一点不假,我不知道其他的什么职业需要象会计职业那样考如此多的证。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从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到国际会计资格认证的ACCA,CGA等,让人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也许有的人,耗尽一生,未能考完,不免让人感到凄凉,也许自己的命运也大抵如此吧。而现在的我,即将大学毕业,我知道我的考证之路即将开始,有些惶恐,有些不知所措,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去考,考了之后的作用有多大,只是看着别人那样考,自己也便那样考。很多时候,累了,厌了,徘徊,彷徨,不想考了,但又觉得自己在逃避,便告诉自己要勇敢的考下去。刚刚拿到了初级,接着报考了中级……   第一次参加注会考试的心理准备   准备注会考试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比如参加注会考试的动机,是把这个考试当作唯一的就业途径还是为了进一步的提升自己;是职业要求还是兴趣所在。反正我觉得如果不是职业要求,最好不要抱着通过这条途经来就业的想法,兴趣所在,提升自己倒来得轻松自然。   因为注册会计师的高含金量、职业优越性、高难度低通过,社会上很多人为之“伤精挫骨”、“前赴后继”。一个财会、审计专业类考生,花很多精力、下好多功夫也未必能如愿以偿,对于一个非相关专业类考生,可能在这方面的付出会更多。所以考注会,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奋斗的决心。   另外,实际中注会行业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好,所与所之间的恶性竞争、师与师之间的明争暗斗,让一个刚入社的注册会计师有长难展、施才无门。很多人在后来的备考中因为见闻了现实中注会行业的潜在规则而半途而废,做了桩赔本生意。刚刚通过了考试的人也有因为接受不了现实与理想的黑白反差而放弃了最初的美好想法,改投他行。不过他们倒还是取得了一个黄金本本,也算是加重了自身筹码。当然,有很好的社会关系和交际手腕,会好很多。所以这也是要考虑的问题。   报考科目的选择一个想通过注会考试来深度学习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的人来说,那么选报考这些科目就显得更有效率。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以后准备会计师考试、资产评估师考试,提高专业水准可谓相得益彰,百利无害。   然而,对于一个铁了心地要通过注会考试的人来说,我觉得要按照由易到难的思路来报考。一般人以一次2到3门为宜。先税法、经济法。如果有会计基础或者有时间补充会计基础,第一次可以连财管一起报考。税法、经济法相对简单,通过率较高,能够在两年内,一来通过这两门的考试,可以摸清注会考试的一些规律,摸索注会备考方法,为以后难道相对较大的考试做好铺垫。二来通过了这两门考试,可以让一个人信心倍增,志气高涨,增强考试动力。三来就算因为后面的考试致使有效期满,由于考试相对较容易,再考也不难。然后是会计、审计。会计和审计虽然难道较大,但是相关性太强,两门一起准备,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财管要么是和税法、经济法一起报考,要么是单独拿一年来考试。   不同科目的特征及应对   注会税法、经济法考试要求相对于法律专业考试要低得多,也没有那么灵活。熟悉课本上提到的法律规定,加之做习题以巩固,达到熟记相关数据、处理程序和结果等。注会考试考点可谓是无孔不入,虽然也有相对的重点。重点、难点当然是必须牢固掌握、熟练应对,其它知识点也要铭记于心,只是时间安排倾向于前者。所以熟记法条法规也就成为了税法、经济法学习的重点。   注会会计、审计考试要求比会计师考试要求高得多,主要体现在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上。但是会计和审计考试也不灵活,毕竟它们都有各自的准则。就算是综合题,也是各章节的简单拼凑。因此会计、审计的学习对每一章节都不得马虎。通过多做练习题,加深对每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和熟练程度。尤其是会计,每年的题型基本上都一个样,按照准则办事。主要就是对题目的反应灵敏度、解题细心度了。因为注会考试时间是相当紧的。所以会计、审计的复习重点在准则。 应该说财管是五门中最难的,因为它最灵活。没有什么法规准则的,就算课本也像是例题讲解。并且财管计算题和综合题计算较复杂繁琐。因此,财管的学习要求对知识点有相当的熟练程度,尤其是对计算公式要理解记忆和应用把握。因为财管计算公式最多,最复杂,考试也就是对这些公式的应用。财管好在综合题并不是很综合,一般都是相对的重点、难点内容,一点一题。比如资本结构、企业价值评估、期权。   各科的相同之处及具体复习思路   总的来说,这五门考试各有各的特征,也有相同的地方。相同之处就在于本身知识点的难度不大,但是考查之细,几乎每一章节都有可能出题;另外就是题量之大,每年都有九成左右的考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题,影响了整体通过率。这些共性为我们确定复习思路、制定复习计划提供了帮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备战注会这么“浩大的工程”来说,更是如此。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烂肉”,注会复习也要达到3遍左右。   第一遍复习通过通读全书,重在对科目有整体上的认识和把握,结合辅导教材,基本确定全书重点、难点,辅之做题,记忆并掌握非重点、非难点知识,同时检验看书效率。   第二遍细读每一章节,继续加强对非重点、非难点知识的记忆,有了第一遍的基础,这一阶段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可以少很多。重点在研究重点、难点之上。对于重点,务必理解记忆,深度把握。这一阶段,做练习题与看课本同等重要。每一个例题,必须认真研究解题思路,将其转化为己有。每一章节的自测题、每一个题目,都要当作是考题,认真对待,用已掌握的解题思路解之,加深理解,总结经验。并且得注意答题时间和答题规范。对于难点,除了像重点知识一样对待外,就是层层剖析,不能很好理解的,就用自己的思路去理解每一个细节,就算这种理解并不妥当,管用就行。还有就是例题的解题思路,难点并不是知识点本身的难以理解,而是不同知识点的整合和如何去解答,就像一道几何证明题一样。因此熟练掌握解题思路和技巧,并能够灵活应用,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特别强调这一轮复习当中做练习题的重要性。能够一次性理解、把握的在这一次通过做题就要死死掌握了。发现的未搞懂知识和题型留在第三轮复习。   第三遍的复习算是收官了。有四件事情要做。一、再把全书跑一遍,熟悉课本的结构。二、查漏补缺,继续解决前面留下的难题。三、再一次研究重点、难点、典型案例、例题解题思路。四、做模拟考题和真题。严格按照正规考试来:时间限定、独力思考、闭卷答题、客观阅卷、合理评估。另外就是通过这种考前“正式”测试,统计每一类题型答题时间,不合理之处及时予以调整;答题失败的原因,是马虎大意还是知识点记忆模糊,甚至是根本就不会,然后对症下药。   考试时的答题技巧   由于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有建议,且大家都是久经“考”验的,就不在赘述了。   最后祝君备考愉快、心想事成。   要成为一个注册会计师,就要在5年内通过全科(共5科)考试。我的感悟是:第一,注会考试很难;第二,想在一两年内全科通过更难。当初,我在报考时也充满了当年通过全部5科的雄心壮志(事实是每年全国只有不到20人可以当年全科通过),结果到复习时就知道自己错得很厉害,所以强烈建议考友每次不要报两科以上。   复习书一定要用当年的新版,辅导书最好选当年5、6月份出版的。如果还有前一年的课本就再好不过了,因为每一年课本更新的部分都是考试的重点,对照起来看自然事半功倍。另外参加一个比较有口碑的辅导班也是过关的不二法门。   审计:强化记忆   据考纲说“《审计》科目的考试以‘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为命题原则”,就个人的亲身经历来看,通过审计的唯一好方法就是“背”,或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其实只要你背下来了就一定能理解)。   审计重点在前面几章,关于基本审计概念、理论的内容以及最后几章关于完成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的内容,至于中间几章关于各个循环的具体审计程序,只要知道每个循环的一些重点内容、理解其精神就够了。考前要特别注意审计报告的部分,多做题,应该很顺利地PASS(前提是你的会计还不错。)。   经济法:背书、背题   实话实说,经济法是比较注重法律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的一门。但令人郁闷的是,经济法考试的特点之一是试题涵盖了考试大纲以及辅导教材所有章的内容(记住是“所有章”)。换句话说,整本书你得全背。当然,可以把类似的东西联系起来记忆,如股票、债券、基金、上市条件等等。   会计:投资、合并报表是重点   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这一科,可称得上是第一杀手。会计书最厚,内容最多,要充分做好吃苦和受打击的准备。想要不经历“一番寒彻骨”,就要“梅花扑鼻香”是绝对不可能的。总的来说投资、合并报表等是永恒的重点,当然每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也很重要。虽然不太愿意承认,不过有些重点确实是没办法的事,属于下了工夫也白费。   财务成本管理:多多做习题   首先要说的是财务成本管理考试的通过率很低,但说它很难考却也未必。就我的感觉来看,应该说“风险与机遇并存”。财务成本管理考试考核全面,题量较大,而且注重实际。所谓“实际”,主要是考查财务数量分析的操作能力(其实多是纸上谈兵的东东),因而试题中的计算量比较大。所以只要多做习题就OK了。当然计算会相对复杂一些,不过只要平时注意理解概念也就行了。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xx培训已经三个月了。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老天总会在不经意中给你一份惊奇。这不仅是对我三个月努力的肯定,更是对xx老师教育水平的肯定。我很庆幸我选择的是xx培训机构。   我刚进xx培训的时候是对会计没有什么概念的,由于大学学的不是会计,所以学起来有点困难,但我时常警告我自己:不抛弃,不放弃。我也常拿高中老师的一句话激励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有斗志,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看书——做题,不断地反复循环   是的,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只有努力和刻苦。我的学习方法真的很简单,但是贵在坚持,那就是看书——做题,不断地反复循环。   这么讲吧,看书本我大概看了十篇以上,才可以把书本的概念、理论理解透彻。反复次数多了可以把书中的细节看到,毕竟广西的会计无纸化考试考得很细的。其次,真的要做题,题做多了,见到的题型多了,就不会感觉什么都不懂,考试时候才可以从容面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建议以后的同学做题至少也要50套以上吧,xx学校开发的那个题库真的很不错,有些考试题目在里面的,只要做多题目了,总会遇到类似的题型的。还有要提醒一下,不要盲目做题。最关键是错题,每做完一套题都要认真地看错题,弄懂为什么错,错在哪里。如果看解析还是不懂就立马翻书,翻完书还是不理解的话那就在QQ上问老师。记住,不要让问题过夜,人的记忆有限,问题过夜了,也许明天就想不起来要问老师什么问题了。这样题目做多了,你也大概了解有哪些类型了。   最后,个人认为学员们还是要定一个计划,每天看多少遍书,做多少遍练习等等;都需要有一个计划,这样每天坚持下来你就是笑到最后的赢家了。   有一个好老师指引   当然,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有好的老师教导指引也很重要。那堂课,很幸运遇到了林老师、丁老师。林老师教我会计基础、财经法规,是她的严格、耐心、坚持成就了现在的我。我是零基础的,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也许我会计从业证也考不过。林老师上到会计基础第二章时候布置了个任务:要对会计科目很熟悉,能背下来最好。我回去就努力地把会计科目背下来了,以后问起哪个科目属于哪类能很快回答出来。财经法规林老师也强调要多看,细看,这样才能记得牢。丁老师教我电算化,很感谢她的耐心,指导我不断地熟悉会计软件。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你现在种下了种子,不断努力耕耘,你将会有满满的收获和巨大的幸福感。   广东省初级会计职称成绩公布了,总分192分,基本符合我的预期,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网校的各位老师。   一、先来谈谈我在网校学习的感受   1、网校是我接触的第一个网络学_台,我是一个会计菜鸟,是会计零基础的学生。从会计从业资格到初级会计职称,我都没有离开过网校,是网校给了我一个质的飞跃。   2、网校的视频课程很多,如果把每一位老师的每一个课程都看一遍,的确需要大量的时间,特别是对于上班族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选择一个适合自身的辅导课程,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是很重要的。由于我基础不好,看了第一遍视频还是云里来雾里去的,特别是一些专业的会计术语根本搞不懂,做练习题时要么无从下手,要么错得一团糟。没有办法,只能重复看老师的课程讲解。有时候听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卡住了,我会重复把这一小段多看几遍,如果超过三遍还是不理解,我会先跳过,在书上做个记录,等学完这一章节了,回头再看。我觉得网校的网上答疑特别好,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毕竟网络上的视频课程是针对全国学员,每个学员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学员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答疑平台与老师进行交流。针对同一个知识点,我可以搜到不同老师的专业见解,甚至有些我想不到的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方案。   二、再来谈谈我眼中的网校名师   网校每一位名师的授课风格各有不同,我要感谢杨闻萍老师、吴福喜老师、赵玉宝老师、叶青老师、侯永斌老师、杨军老师的谆谆教诲。   1、杨闻萍老师的授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把教材的每一个考点作了透切地分析;   2、吴福喜老师的授课方式多样、幽默易懂,课堂的举例真的特别印象深刻;   3、赵宝玉老师的授课诙谐幽默、妙语双关,思考例题及时到位;   4、叶青老师的授课条理清晰、生动易懂,考点把握精准;   5、侯永斌老师的授课妙趣横生、激情四溢,融会贯通,归纳精辟,真是想忘了都难;   6、杨军老师的授课思路清晰、激情幽默,特别是把好几页纸的知识能够化繁为简,方便记忆。   三、最后谈谈我的学习经验   1、在前期学习,把教材与网络课程联系到一起,由于教材的编写比较精简,网校的辅导课程给我补充了大量的知识。老师的归纳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能够通过自身的学习,把知识点总结出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和记忆方法。   2、初级会计实务的分录多,成本核算那一章的计算有点繁杂,如果刚开始学习真的记不住或者是不理解,先抄写分录和公式,回头再学习时会更加容易理解。   3、经济法基础要记忆的也不少,温故而知新是必须的。循环看书、记忆知识点、归纳总结、前后对比是学习经济法的必备技能。   4、每天要安排一定量的练习。要通过练习题巩固知识点,题目不在于多,要真正理解每一个考点。网校辅导教材的练习至少做2-3遍,第一遍是检测自己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第二遍是要求准确率,第三遍是训练做题的速度,做到快准狠。   5、考试前我建议把精力集中放到教材上。至少腾出一两天的时间认认真真地把教材看透,现在的考试题目难度不高,但是知识点真地考得越来越细致。   我是非会计专业的,后来做了出纳工作,可我没会计证,听说会计从业资格通过率只有5%,人人都说很难,但还得去考,于是我就去报了当地的面授班,听课时老师讲,学生在下面把老师讲的在书上划线,当时我跟老师说想放弃考这证了,老师叫我不要放弃,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我自认为是每做一件事都是很坚持的人,但学的真是累人,一想到老师说的要“坚持”,每想到无论刮风下雨都坚持去学校上课,如果就这样放弃了,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面授班每科的课只有10个晚上,三科迷糊的学了一个月,就去参加考试了,结果只有40多分,那段时间真是晕啊!学得累又没效率,从考场出来时,在财政局大厅有个代理网校的人向我推荐网校的课程,当时有些同学还怕上当没买,可我一点也没犹豫,马上买了学习卡,经过2个多月在网校的带领下学习再次走进考场,结果三科都于高分通过,当看到显示出三科成绩时,心里充满了对网校的无限感激,在那次财政局公布成绩时,总参加人数是200多人,通过的只有9人,而我是这次中的第一名,太感谢那天向我推荐网校的代理人了,让我认识了网校,那时财经法规是侯永斌老师讲的,侯老师授课幽默,把法条用三言两语就让同学们记住了,田月和赵玉宝老师也很喜欢,讲的通俗易懂,感谢网校的老师们,让我取的了走出校园后的第一个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试可考完了,之前每天晚上都在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课,现在不听觉得少了些什么,于是又报了初级会计师的课程。   3月1日,在网校老师们的陪伴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每天认真听老师的课程,然后做应试指南,经济法基础在侯永斌老师教的记忆方法下学,不怕记忆不好的问题,初级会计实务资产这章很重要,开始学时头都大,交易性金额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额资产还有长投,什么涨呀跌呀,完全不懂,有点怀疑自己的智商问题,后来就换成赵玉宝老师的课,听了豁然开朗,静下心把各个资产取的与持有和处置的分录都在A4纸上写一遍,这样一目了然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终于把这第一章资产弄明白了,第8-9章其实理解了原理并不难,其余的学习都很轻松,可能是由于去年会计基础的底子好,今年学初级还是比较轻松的。   可我一点也没大意,还是按老师的要求,听课、看讲义、做指南、做模拟、看书,有时出去办业务,在银行排队时就拿网校的“掌中宝”出来看,这样在排队之余,把这2本书给看完了,“掌中宝”总结的都是考点,真所谓“浓缩就是精华”,只要一有时间就学习,生怕浪费每一分钟,在网校给出的学习规划里,我都能提前保质的完成学习,模拟从60多分到后来能做到90多分这个过程,笔不知写完了多少支,看着一叠厚厚的草稿纸写着当时的解题思路和留下的笔迹,有种想哭的感觉。考试前几天看到网校老师给学员们的祝福时,太感动了,网校个个都是名师,个个都身怀绝技,特喜欢侯永斌老师的考前祝福:“度春秋、课千时、题万道,我们一拱一卒,一天天积累,一点点进步,现在该将军了!”“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带着这五个字于20_年_月_日下午带着十分自信的心情走进考场参加了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感觉跟模拟难度差不多,虽然遇到好几题偏题,但通过考试应该没问题。   考试结束了,等待成绩的日子里,很想念老师滔滔不绝的声音,在学习的日子里我不逛街,不去淘宝购物,不去八挂什么娱乐新闻,但是我每一天都很充实,每一刻我的脑海里只有网校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考试不仅给自己增添了一份自信,不仅是多了一张证书,更多的是磨练了自己意志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学习过程中更是一种修养,把我之前的急脾气不知不觉在学习中改变了,在此也感谢我的家人支持我考试,是你们的支持才让我全身心的去学习,谢谢你们!我的孩子现3岁多很懂事,看到妈妈在听课,说:“妈妈,你又听课了?我也读书!”,然后他就自己看书去了,不打扰妈妈的学习,作为妈妈,要给孩子树立的是积极向上、勤苦学习的榜样。   我要继续财务人生的学习历程,如果这次通过初级会计师考试,打算考注会(因为中级不够年限),注会让多少人望而却步?但只要选择了就必须风雨兼程,有网校专业的一路陪伴,我相信,只要坚持与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我相信坚持的力量,最后,再次感谢网校的老师和幕后的工作人员,是你们默默的付出,才有出自网校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员。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技巧心得:初学者口诀   在不少会计学员看来,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整天都在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还有特殊,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应该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会计学习必须依勤学苦练,没有什么“终南捷径”,但是会计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介绍的“口诀法”(你还可以称其为“打油诗”。)应该就属于这种窍门。   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   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如果你是参加社会助学的会计应考者,那么从你听辅导教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我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   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   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   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   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我每门课开课第一次,我都将这个口诀写在黑板上,要求同学作为参加会计考试的座右铭,这其实对所有科目的考试中都是有用的。如果你是纯粹的自学,那么读书的意义就更是不言自明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我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学会计,考会计到鸭题库每天免费直播上课,更多押题资料下载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曾经有一个女学员用“四季歌”的曲调在课堂上演唱,大大加深了初学者的记忆痕迹。我们在基础会计考试中记账规则直接考查一般都采取简答题的形式,如果你能记住这首“打油诗”当有好处。   大家也许还记得,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如果问你某项内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方法,只要对照上面的口诀便一目了然。   三、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   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   待摊预提之歌   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   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   第一句指出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都属于跨期摊提费用,二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第二句指出了二者在资金耗费时间先后的区别。第三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第四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分摊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其实这个分录的借方可能是制造费用,也可能是管理费用等,主要是期间费用,所以言其“进损益”。第五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提取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其借方主要是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所以是“四费”。第六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当然,以上会计分录中的银行存款也可以是现金,二者都属于货币资金。   四、利用口诀理解记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股利核算口诀   当年分以前,成本来冲减。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   股利减净利,差额细判断。   “当年分以前,直接冲成本”:比如96年1月1日进行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96年5月2日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95年度股利,于是投资企业就要全部冲减投资成本。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如果假设例题中96年5月2日分派的股利,还包括本年度的,那么就计算一下属于投资前的部分和属于投资后的部分,前者冲减投资成本,后者计入投资收益。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出题者一般都会假定各月的利润平均分配。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97年以后不是还要宣告分派股利吗,这时我们就可以比较两个值:其一,就是投资企业按比例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累积股利(截止本年末);其二,就是投资企业按照比例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累积净利。然后判断:   1、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将以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转回。   2、前者>后者,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冲减投资成本。将投资企业当年应收取股利计入应收股利,将应收股利和冲减成本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3、前者<后者,则不用冲减成本,若以前已冲减成本,就将其全部转回,注意并不是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恢复,不管这个差额是否大   于、小于以前已冲减成本数额。   整个过程都是借助于在累积股利和累积净利之间求差,以判断是否存在“过头分配”,从而确定是需要冲减投资成本,还是恢复投资成本。如果不能确定投资成本的变化,也就无法确定投资收益的大小。   举例如下:假设以前已经冲减的投资成本是10,000,以前已经收取的累积股利是10,000   ①分派值30,000   累积股利10,000+30,000=40,000   累积净利润数40,000   借:应收股利 30,000   长期股权投资 10,000   贷:投资收益 40,000   ②分派值50,000累积股利10,000+50,000=60,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20,000   借:应收股利 5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00(20,000-10,000)   投资收益 40,000   ③分派值2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25,000=3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5,000即使-5000-10000=-1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不超过这个数额)   借:应收股利 25,000   长期股权投资 10,000   贷:投资收益 35,000   如果分派值1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1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15,000,同样即使-15000-10000 =-2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10000(不超过这个数额)。若被投资单位当期未分派股利,即使“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负数,也不确认当期投资权益和恢复初始投资成本。   五、利用口诀理解记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是会计考试中十分令人头疼的内容,丢三落四是现金流量表编制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下面的口诀基本上概括了现金流量表的全部编制过程。口诀的具体内容如何理解,我们在口诀后边详细阐述。   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   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   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   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   所得税你直接转,营业外找固资产。   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   为职工支付有多少,单独处理分类思考。   解释:第①句话针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所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要找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未收的税金再单独作账(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若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交税金,另外,有关贴现的处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计入财务费用)作反调。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10万元(假如3月发生)后5月份贴现,贴现息为1万元。但是从期初,期末的报表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9万元。   第②句“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告诉你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的处理时,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整。   第③句“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的数额全部调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而后面把6项内容仅调回来。这6项内容是: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营业费用无任何调整)   第④句“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贴现息。   第⑤句“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找固资产”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都是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那来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资产了。   第⑥句是指这几个项目不影响现金流量,那么就反向抵回来就可以了。   第⑦句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较特殊,需单独核算。   总的来说,有三项需要注意的:①在进行“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2项内容。财务费用中贴现息和应交税金中收到的现金。②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5项内容。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待摊费用,应交税金(进项税额)。③在进行“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核算时,需要调整6项内容。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福利费,无形资产摊销。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为大家总结的间接法核算规律。①与损益有关的项目(9项)调整净利润。固定资产(4项):减值准备,折旧,处置损失,报废损失。无形资产(1项):无形资产摊销。财务费用:反映本期应属投资筹资的财务费用,不包括贴现息(我们上面已经谈过,贴现息是一项特殊的财务费用,实际做题时一定要留意。)投资损失、预提费用、待摊费用。②与损益无关的项目(四项):存货,递延税款,经营性应收及应付,这几项的调整可以应用平衡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当使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调减净利润;当使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调增净利润,从而实现了将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去除不影响现金流量变化的项目。例如:若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则说明“资产”方减少、负债不变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减少,因为折旧不影响现金流量,所以要把这部分往净利润中增加,其他各项都仿照进行处理。   六、利用口诀来理解记忆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填列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填写“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时,要区分对应明细账户的借方或者贷方余额来计算填列。我曾经总结了四个计算公式给学员,如下:   1、资产方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假定不考虑坏账准备)   2、负债方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   3、资产方预付账款项目金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   4、负债方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   后来发现学员对这四个公式的理解不是十分全面,计算时还是容易出错,我就在这四个公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的“五言”口诀,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   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   两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   应该说第一句用来配合公式1、3,第二句可以配合公式2、4.这样学员填制有关项目的准确性就大大提高。比如某个企业只设置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账户,而没有设置“预付账款”、“预收账款”账户。其“应收账款”账户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400和贷方700,“应付账款”账户也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500和贷方600,则根据口诀可以迅速计算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的金额依次分别为400、500、600、700。   在不少会计学员看来,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整天都在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还有特殊,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应该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会计学习必须依勤学苦练,没有什么“终南捷径”,但是会计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介绍的“口诀法”(你还可以称其为“打油诗”。)应该就属于这种窍门。   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   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如果你是参加社会助学的会计应考者,那么从你听辅导教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我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   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   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   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   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我每门课开课第一次,我都将这个口诀写在黑板上,要求同学作为参加会计考试的座右铭,这其实对所有科目的考试中都是有用的。如果你是纯粹的自学,那么读书的意义就更是不言自明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我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曾经有一个女学员用“四季歌”的曲调在课堂上演唱,大大加深了初学者的记忆痕迹。我们在基础会计考试中记账规则直接考查一般都采取简答题的形式,如果你能记住这首“打油诗”当有好处。   大家也许还记得,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如果问你某项内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方法,只要对照上面的口诀便一目了然。   三、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   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   待摊预提之歌   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一、树立信心,明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很简单 广大同学应该要认识到,会计从业资格仅仅是一个初级的入门资质证书,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连学历门槛都么有,任何人都可以报考,所以从业资格证的考试难度很低,而且及格线只是60分(有的省市仅仅55分或者50分就能过线),可见考取会计证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同时大家也要明白,这种初级证书的含金量也很低,我们不可能指望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让我们能够搬到白富美,推翻高富帅,但是它是我们会计行业入门的必备。   二、选对教材,扎实基础知识   刚刚我们已经讨论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难度,既然是简单的资质考试,那考查内容都是基础知识,其中《会计基础》就考最基本的会计领域的尝试和基本记账方法;《财经法规及职业道德》主要考察基本会计、财务、税务、财政、职业道德的基础知识。《电算化》主要考察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一般是用友软件或是金蝶,但是20xx年开始,全国各省市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开始实行新大纲,电算化的操作都是基于财政部新编的考试软件,但是软件操作的具体原理和基本构架还是和用友金蝶一样。《电算化》同时还考察计算甲基本知识、电算化尝试、excel电子表格的操作。所以,扎实基础知识是必备的,如果抱着裸考心态参加考试的同学大可不必参加,因为会计从业资格虽然简单,但是会计毕竟是一个全新的学科,没有基础知识是不可能凭借聪明才智过关的,何况会计从业的报名费一般都是150元以上。   对于教材的选择,因为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用书一共有100多个版本,最好还是选择较大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而教材是需要精读的,特别是《财经法规》考的特别细致。   三、任何考生都要注重《会计基础》的学习和复习   《会计基础》这门课程是会计从业考试中难度最大,通过率最低的科目,现在的会计考试必须三个科目同时过线,其中任何一门不通过都不能取证,且不保留成绩,也就是说如果下一次参加本次考过的科目成绩作废。所以,不能给自己留短板,谨防木桶效应。   四、自学考试特别要提防《初级会计电算化》   电算化这门科目是很多自学考生最容易挂科的科目,因为电算化理论仅仅考40分,其他60分都是操作题,即使你的理论知识再扎实,操作不行一样考不过。而操作以前主要是下载用友和金蝶,自己下来自学两个软件,但是现在新大纲已经不考金蝶,所以购买一个题库是很有必要的,市面上较好的会计从业考试软件有考盟等品牌(如需要加QQ99332460),离线版题库,原题率较高,特别电算化操作题,把题库里面所有的题都弄懂了基本就可以通过了。   五、关于培训班   培训班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参加,特别是有条件而且自学能力和自制力较差的同学,培训的班学习能够更好把握重点和加深自己的印象,但是要选择靠谱的培训学校。如果没有条件,那在网上购买课程视频及培训内部资料,并购买题库(如需要加QQ99332460),通过扎实的学习和练习一样能够通过考试。   六、加强交流和互动   一个人备考,特别是对于已经工作的同学来说既枯燥又缺乏动力,所以可以找朋友一起学习,也可以加一些论坛和QQ群,一起讨论和交流资料等。在这里推荐一个很好的会计从业交流群47398149。   最后,希望大家都抱着必胜的心态参加考试,任何事情只要决定做了,就一定全力以赴,祝大家都能够成功取证!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