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全美的纪录片:杀人犯惊动白宫,全网为他请命,法律以他为名
2024-12-24 13:39:16
体育资讯
facai369
三年前,一部纪录片震惊整个美国。
全网上书请愿,惊动白宫。
州立法院甚至以男主角的名字立法。
我们总被“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吸引。
它恰恰相反。
势要还原“被改编”的真相——
《制造杀人犯 第二季》
Making a Murderer Season 2
《制造杀人犯》第一季播出后,“史蒂文·埃弗里”这个名字,成为当年Google搜索排行榜里第7名。
榜单里的名字,有美国总统,政客明星。
而史蒂文·埃弗里,在纪录片面世前,只是美国郊区的一名阶下囚。
纪录片播出后,他的经历成为了举国的话题。
案件的荒诞程度,Sir认为必须再次重温整个事件。
01、 震惊世人的冤案
史蒂文,一个家人眼里的普通少年,相貌不出众。
智商水平只有70(90-110属于正常智力水平)。
在别人眼里,这一家人都与小镇上的人与众不同。
他们没有接受过教育,不参加任何社区活动,不想融入周围的人群。
有一个家族企业——埃弗里废车场。
毫不意外地,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罪名一个接一个:
用猎枪指着镇上居民桑德拉的头,威胁要杀死她;
性侵当时正在湖边跑步的女性潘妮·伯恩森;
同一地点,多次对女性进行性侵、猥亵。
全部罪名成立,史蒂文被判入狱32年。
以上,是警察局记录在案的事实。
但,也是对事件的改编。
真相?
还原的过程,不断累积着观众的愤怒指数。
那个说自己被枪指着头的桑德拉,多年后承认她报警的目的——
对史蒂文一家都极其厌恶。
当年警局非常重视这件事。
因为警察局对史蒂文一家早就有看法;
也是因为,受害人表妹的老公就是警局里的人。
而关于性侵,受害人潘妮是镇上的优秀市民、有钱人。
在受害者描述攻击者的外貌时,记录本案的女警朱迪说了一句话:
“听起来就像是史蒂文·埃弗里。”
而朱迪跟桑德拉互为好闺蜜。
结局,大家都有预感了。
史蒂文面对着自己被冠上莫须有的罪名,连为自己辩护的权利都没有。
也不允许被保释。
23岁的他,妻子带着孩子跑路,一无所有。
在1986年到1994年间,他不停的上诉。
终于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他们找了新的罪案证据——DNA。
开始检测的指甲里残留的DNA,与史蒂文的并不匹配。
这时,距离他入狱已经过了八年。
他替别人坐了8年牢。
此后抽丝剥茧的调查,最后暴露出一件荒唐的大骗局。
普通居民、警察、检察官,全都参与其中。
就为了除掉那个让人讨厌的史蒂文。
出狱后的史蒂文,要求警局赔付他3500万美元的损失。
这样一来,打脸的可是整个司法、执法系统。
他们可不会忍气吞声。
真正的报复才刚刚开始——
2005年,史蒂文被释放之后,开始有人为他正名,也以他的名字开始,掀起了一场司法改革。
以他名字命名的《埃弗里法案》诞生,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但《埃弗里法案》在州立法会通过之后的第二天。
史蒂文又一次坐上被告席。
这一次变本加厉,是谋杀罪。
他涉嫌谋杀当地一位女摄影师特瑞莎,而且看起来证据确凿。
1、受害人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史蒂文的废车场拍照;
2、受害人的座驾在史蒂文的废车场里发现;
3、车内发现史蒂文的血迹;
4、警方在史蒂文的家里找到了特瑞莎遗留的车钥匙;
5、特瑞莎的遗骸在埃弗里废车场里被发现。
板上钉钉?
不,还缺一锤定音的证据——人证。
警察开始以史蒂文的侄子布兰登为突破口。
一个16岁的少年,智商同样不高,性格极为软弱。
在审讯中,布兰登的证词言之凿凿:
史蒂文把特瑞莎绑在床头,实施了性侵,并且逼他参与其中。
之后,他们还割开了特瑞莎的喉咙。
这下人证物证俱在。
靠着这份供词,坐实了埃弗里家庭就是个特产杀人犯、变态的家族。
当地检察官在庭审之前,就已经断定杀害特瑞莎的凶手是谁。
刚刚出狱没多久的史蒂文,又被抓了回去。
一件命案,把他彻底打入地狱。
但如果就此结束,未免太让人失望。
02、 地狱的修罗场
再一次——
现实,充当了最高级的编剧。
史蒂文不聪明,但他从不认命。
上诉,上诉,上诉。
但每一次离真相近一点,我们离人性又远一点。
让史蒂文的故事,在不同人嘴里有着不同的说法。
首先,我们看看人证。
这是最重要的一环,侄子布兰登的证词。
但仔细翻看布兰登被审讯的视频,他的状态实在不像是一个被审问的人。
依靠在沙发上,一手托腮,体态放松得离谱。
分析警察与布兰登的对话,发现多半的犯罪细节,都是警察提供的。
警察:
——“你听我说,你听到那里有人尖叫”
——“别为难我们,也别为难自己”
——“是谁朝她的头开的枪”
如此明显的诱导,却从未被人提出异议。
因为寡不敌众。
结束询问,布兰登的母亲进来后。
布兰登才反应过来,抱头忏悔,说自己真的什么都没有做过。
而那些警察,却用询问的伎俩,套出了他的话。
他们影响了我的想法。
警方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布兰登参与过犯罪。
可是,为了除掉史蒂文,必须连布兰登也一起除掉。
于是开始多方协作:
监狱逼他写下案发当天的作息表。
检察官查缺补漏,说供词里没有提到特瑞莎,不完整。
在检察官的“教导”下,布兰登画下了他性侵特瑞莎的画,以及特瑞莎被绑在床头的样子。
直到布兰登发现自己陷入了可能再也不能出狱的糟糕状况后。
他开始慌了,当他妈妈问他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供词呢?
布兰登轻描淡写地说,我猜的。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我作业不也是猜的吗?
当然,已经晚了。
警方大功告成,凭借供词,一箭双雕。
入狱的布兰登,走上了叔叔的道路,成为一个清白的“囚徒”。
在2048年前都不得释放。
至今,他还没出狱。
照片中憨厚的笑容,是让人心寒的麻木。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
推特网民集体请愿,向总统奥巴马质问。
各大媒体的曝光,使案件重新得到超高重视。
举国施压,炮轰这个一环接一环的“官方骗局”:
《大西洋月刊》:《制造杀人犯》才是现实中的“美国恐怖故事”。
这一切,都让我们认为——
翻案,马上要成功了。
正义,在来的路上了。
可真的是这样吗?
03、人间罗生门
的确,在后续调查中,原本的证据都出现了猫腻。
首先,是钥匙上的DNA。
警方在拿到搜查令之后,封锁了史蒂文的拖车屋,在里面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
但这种地毯式搜索,一次不够,第二次,第二次,第三次……
一共18次。
尽职尽责,终于在家里发现了一条只沾有史蒂文DNA的车钥匙。
特瑞莎使用多年旧钥匙,竟然一点本人的DNA都没有?
呵呵。
再说说血迹。
特瑞莎的车里没有发现任何指纹,唯独发现了血迹。
而且是形状不一,深浅不同的血迹。
按照布兰登的证词,特瑞莎被割喉,应该会大面积溅血。
但天花板、墙上、床上、地毯,都很干净,也没有从卧室拖到车库的血迹。
床头没有抓痕,没有绳子纤维在上面。
更可怕的是,史蒂文的律师在重新审看当年的证据时,史蒂文当初被抽的血液试管上的橡胶盖子,有被刺穿过的痕迹。
而且在法医到达现场时,发现特瑞莎的骸骨全部被收集在一个盒子里。
警察并没有按照专业的法医采集标准,划分地域网格采集遗骨。
这极大的影响了案情的判断——
到底是焚后移尸,还是当场焚烧。
所以,这些证据到底是不是伪造的?
争议最大的,是来自汽车引擎盖上的DNA汗水。
警方说,汗水是没有办法伪造的。
而新任律师团队做了一个实验:
找三个志愿者摸5次引擎盖上的同一位置。
这15次的接触中,他们只找到了4个可检测数据。
而这些含量跟史蒂文留在汽车引擎盖上的数量,差了20倍。
这里的DNA到底是怎么留上去的?
而在那把钥匙上留下的史蒂文的DNA含量,是正常人握钥匙后余留DNA含量的十分之一。
有猫腻。
但有猫腻,已经是真相的尽头。
物证被毁坏,人证造假,案件俨然一出没有出路的罗生门。
04、凶手是谁?
案件扑朔迷离,但结果无法改变。
陪审团在这一堆的证据面前,早就有了自己的判断。
史蒂文被判故意杀人罪,他很有可能会在监狱里过完他下半辈子。
即使《制造杀人犯》的主创仍在锲而不舍地追问真相。
他们突破了当地警局的打压,甚至在没有电视台肯播出的情况下找到了Netflix作为下家,并坚持到第二季。
但结果并不如人意。
真相,可能永远被掩埋。
可在Sir眼里,比这更可怕的是——
真相真的可以被制造。
拍出类似题材,《嘉年华》的导演文晏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生活在一个像是嘉年华似的时代,天天都是喧嚣,过得像过山车一样的。每个人都在奔忙,于是有些事情也就在大家奔流的脚边发生了,但是每个人都只顾着朝前跑,没有人为此停下来。
而史蒂文的经历,更甚:
入狱多年,不仅没有人为他停下。而且还要像对待过街老鼠般,踩一脚。其中不乏代表正义、公平的检察官和警察:这个家族一脉相承,要将其连根拔起我们必须终止他们的基因传承
我认为他的人格就是如此
我在家族中找不到一个好人这些人是天生的恶人
每一次入监狱
警察都让他洗一次澡
被定罪后,还躲不过调戏。
有人给狱中的史蒂文写情书,愿意当他的女朋友。
但没过多久又觉得他的性格有缺陷,扬长而去。
如今的史蒂文,几乎缴械。
留给世人的,只剩一句绝望的降书:
“穷人会输,输的永远都是穷人。”
而那些赢了的人呢?
西装革履,在镜头前镇定自若。
最后发现证据牛头不对马嘴,又哑口无言,嘴角颤抖。
《制造杀人犯》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谁是凶手?
是谁在制造杀人犯?
一目了然。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