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至上 规模让位 理财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呼之欲出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理财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办法》有望在近期正式出台。此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曾表示,将根据监管评级结果对理财公司实施分类监管,对于评级好的理财公司,支持其优先开展综合性、创新试点类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监管部门就理财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在行业内征求意见,引发了热烈讨论。该办法重点考察理财公司的质量,具体包括投研能力、消费者权益保护、系统建设等方面,不再把在管规模作为得分项。记者了解到,当前已有理财公司做出相应调整,例如加大对理财产品业绩达标率的考核力度。
开展分级分类监管
今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在对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4805号(财税金融类294号)提案的答复中表示,目前金融监管总局正在抓紧起草《理财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办法》,拟将养老理财产品等养老金融业务开展情况纳入理财公司监管评级重要考虑因素,并依据监管评级结果对理财公司实施分类监管。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对于评级优良的理财公司,支持其优先开展综合性、创新试点类业务。
事实上,市场对于《理财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办法》的出台早有预期。
原银保监会2022年发布的《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明确,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对理财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和有效性进行持续监管,逐步建立理财公司评价体系。
当前,金融监管总局资管机构监管司统筹理财、信托、保险资管的监管工作,而有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信托公司的评级办法已经出台。
2021年出台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监管评级暂行办法》明确,监管评级主要从公司治理与内控、资产管理能力、全面风险管理、交易与运营保障、信息披露等五个维度指标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综合评分,五个维度指标满分分别为20分、30分、25分、15分、10分。根据2023年出台的《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信托公司监管评级包括公司治理、资本要求、风险管理、行为管理、业务转型五个模块,分值权重分别为20%、20%、20%、30%、10%。
“理财公司评级办法出台是迟早的事,并且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信托公司的评级办法。”北方地区某理财公司人士说。
推动综合能力提升
早在今年5月,对于监管部门就理财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在行业内征求意见的讨论就已热烈展开。
记者多方获悉,理财公司监管评级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参照了部分其他金融行业成熟的评价体系,设置了相应的得分项与扣分项,考察重点是质量,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公司声誉管理等多项内容。“这份评级办法不再将在管规模作为得分项,更注重考量理财公司的投研能力、系统建设情况等。其中,对于投研能力的评价不仅依据收益率,还综合考虑产品线的丰富度、底层资产配置、回撤控制等多个维度。”某城商行理财公司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理财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办法》的出台有望积极引导理财公司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理财公司作为一类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监管方还是希望其能提升投研能力、综合服务能力,从而给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收益。”东部地区某理财公司人士表示。
开源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呈祥认为,若《理财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办法》出台,将对行业格局产生较大影响。国有大行理财公司的投资风格一向稳健,相对符合监管导向,未来有望获得较高的监管评级,从而优先获得部分业务试点的机会,规模也将继续保持在行业前列。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理财公司的投资风格分化会较大,部分理财公司投资风格或趋向稳健,比如在资产配置上会减少资管产品嵌套、非标投资,提升标债占比。
已有理财公司开始行动
南方地区某理财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自监管部门就该文件向业内征求意见以来,公司已经加大了对理财产品业绩达标率的考核力度。
对于理财公司来说,管理规模与监管评级都很重要。一方面,尽管监管导向偏重质量而非规模,但扩大理财产品管理规模仍然是理财公司重要的发力方向。管理规模不仅是衡量理财公司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影响理财公司经营利润的重要因素,所以管理规模增长情况与排名变化一向是理财公司重点关注的指标。另一方面,理财公司监管评级越低,其可开展的业务范围及展业地域受到监管限制可能越多。“像我们公司一直在申请养老理财业务牌照,所以公司必然会努力争取更高的评级。”上述北方地区理财公司人士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理财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办法》出台以后,将有效遏制理财公司盲目进行规模扩张,但质与量并非完全互斥,理财公司需要探讨的是如何增强综合能力,确保其与管理规模相匹配,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