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会展经济关于加快我市赛事经济发展的思考

2024-12-22 9:25:16 体育 facai369

体育经济会展经济关于加快我市赛事经济发展的思考

赛事经济是以赛事为轴心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立体化、多维度和具有高强牵引力、推动力的现代服务业经济。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对推动城市传统产业升级、完善基础服务能力,加速城市产业集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全面了解我市赛事经济情况,今年4月,市政府研究中心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市体育局、市文旅局、商州区、丹凤县等部门和县区,采取座谈交流、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的形式,围绕赛事经济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紧紧聚焦“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总目标,充分发挥生态、气候、康养、区位优势,主动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精心筹备各级各类赛事,以赛引流、以赛聚人、以赛促旅、以赛招商,为打造赛事名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上下联动,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赛事发展,以体育赛事为突破口,制定出台了《商洛市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体育产业体系发展建设规划》等制度文件,推动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全市现有体育(教体)机构8个,全民健身服务指导中心1个,体育运动学校8个,各类体育协会80多个,社会体育指导员7900多人,群众健身团队2000多个,健身站点1000多个,支撑体育赛事发展的组织机构不断健全、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二)多方投入,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坚持规划引领,注重资源统筹,城市公园、休闲长廊、公厕凉亭、健身步道建设和人性化、智慧化改造成效明显。全市建成体育场馆16个,主城区和丹江沿岸铺设塑胶健身步道12公里、骑行绿道21公里,室外多功能健身场地58块,结合城区44个“口袋公园”投入健身器材近千件;各县(区)持续推进健身步道,镇、村健身广场,标准化篮球、足球场等建设,各级各类学校、机关单位、居民小区积极配建标准化体育健身场地,全市各类赛事基础设施供给不断增加、功能不断完善。 (三)突出特色,赛事活动加热升温。近年来,全市积极申办各级各类赛事,大力培育“秦岭传奇”赛事品牌,先后成功举办公路自行车、竞走、马拉松、篮球、排球、沙滩排球、钓鱼、拳击、龙舟等知名品牌赛事120多场次。利用节庆、民俗、“全民健身日”等节点,组织举办干部职工运动会、新年登高健身大会、群众足球联赛、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拔河比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60多场次,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四)融合互促,消费业态日益丰富。全市各级旅游、商贸、农业农村、供销等部门树立“赛事+”理念,聚力提升各类城市商圈和特色街区品质,积极打造夜市经济、商贩摊点和展演平台聚集区,提升改造夜间餐饮、购物聚集区86个。精心组织开展商洛美食名店评选活动,有序推进体育小镇、体育运动主题景区建设,城市消费场景不断提升,赛事与旅游三产深度融合,赛事经济活力得到持续释放,实现了把“流量”变“留量”。2023年,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增长75.2%、82.5%。 (五)以排聚人,城市活力不断激发。全市成功举办2023年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申办2024国际排联沙滩排球U19世界锦标赛和全国青少年U19男子排球锦标赛,争取国家排球训练基地、“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排球高水平训练基地落户商洛,商洛对外影响力正在扩大。大力开展排球运动“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市县区先后成立排球协会,组建女子排球队33支480人,气排球队110支1400余人,举办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4期200余人,建设高标准气排球场地200多块,迅速推进商州群众运动公园建设,规划建设丹凤体育产业园,全社会对“以赛谋城、以赛兴城”的认识正在提高、观念正在转变,对发展赛事经济的热情和动力正在增强。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在发展赛事经济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体育强国建设相关要求相比,与赛事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工作合力尚未凸显。虽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赛事经济发展,围绕赛事经济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建立推动赛事经济发展的议事协调机构,能够突出商洛生态、康养优势的赛事经济发展规划还未出台,各类政策供给还不够精准,部门之间工作统筹力度有待加强,推动赛事经济发展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凸显。 (二)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目前我市体育人才中,各级学校体育教师、业余体育爱好者占绝大多数,专门从事体育运动训练教练、体育赛事策划运营、体育设备生产销售、体育产业培育发展等方面的人才较少,高精尖人才十分匮乏,从而导致在谋划体育产业项目、申办高水平国际性赛事、开展大规模群众性赛事、降低赛事运营成本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困难。 (三)赛事品牌尚未打响。虽然创建了“秦岭传奇”赛事品牌,但是,品牌运营工作尚未开展,宣传推广力度不大,没有形成具有鲜明标识、丰富内涵、地域特色的赛事IP,品牌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同时,围绕赛事品牌开发、举办系列赛事不够,挖掘、培育商洛特色赛事不够,社会各方在赛事活动中的参与度不够,全民参赛、全民办赛的氛围尚未形成,赛事品牌带动力、引领性不强。 (四)赛事流量转化不足。各相关部门目光更多的聚焦在具体赛事上,更注重落实好在具体赛事中承担的职责任务,在加强本部门工作与赛事活动的关联性、系统性方面思考的还不够多、主动性还不够强,依托赛事搞旅游、办节会、搞展销、强产业的工作合力尚未形成、“炸弹效应”尚未显现,对于赛事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流量,承接能力不强、转化率不高,从“赛事”到“赛事经济”还有一段路要走,把“赛事流量”转变为“经济增量”还需要系统发力。 (五)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当前我市体育产业主要局限在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用品和体育彩票销售等传统项目上,职业体育训练、体育用品生产、体育文化表演、体育康复训练等产业尚未形成气候,亟需通过赛事经济发展带动体育产业链条延伸。在市场主体方面,民间从事体育赛事运营方面的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实力弱,国有体育产业公司仅市上和商州区各有1家,同时也存在专业人员较少、运营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体育赛事市场发展很不完善,商业化运营的氛围还未形成,推动形成社会力量办赛、市场主体参与的赛事经济发展格局还任重道远。 三、对策建议 城市成全赛事,赛事成就城市。商洛推动赛事经济发展,建设“国际排球名城、中国赛事名城”恰逢其时且意义重大。下一步,要更加注重资源统筹,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锚定目标,持续用力,推动“赛事”与“城市”深度捆绑、同步提升,不断激发赛事经济更大潜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聚焦优环境,强化政策支持保障。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赛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市政府牵头领导,夯实市体育局主体责任和文旅、商务、农业农村、供销、招商等部门配合责任,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赛事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广泛凝聚各方合力。二要坚持规划先行。贯彻落实省上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赛事经济的指导意见》精神,编制《商洛市赛事经济发展指导意见》、《赛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总体目标、发展思路、赛事类型、办赛要求、产业布局等,明确各级各部门具体职责任务,为赛事经济发展提供指导遵循。三要加大政策供给。出台《商洛市举办重大赛事支持鼓励办法》、《体育产业发展支持奖励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严格奖惩兑现,强化政策引导,积极营造鼓励、支持赛事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四要强化人才支撑。在重点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的基础上,采取在商洛学院、商洛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相关专业,加强与西安体育学院合作,举办专业技能培训班、邀请相关专业公司参与项目等方式,培育引进更多搞赛事运营、搞产业培育的高精尖人才,为促进赛事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聚焦办赛事,强化市场机制引导。一是在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大多元投入。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国家《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积极争取中、省体育公共设施建设、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落实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加大市县(区)综合性体育场馆改造提升力度,落实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公园等配建体育场地、体育设施要求,不断增加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另一方面,要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招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加快推进国家排球训练基地、“一带一路”青少年排球高水平训练基地和市游泳馆等重大项目建设,为举办高水平赛事提供基础支撑。二是在赛事选择方面,要实现“一专多特”。“一专”,就是要锚定排球这个主要方向,加强与国际排联、中国排协、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的联系沟通,大力举办高水平排球赛事,积极营造全域排球氛围,努力在排球项目上实现弯道超车。“多特”就是要在争取举办各类高规格竞技赛事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开发山地运动、森林运动、野外探险、水上拔河、民俗表演、田园农事、猜拳行令、益智趣味等特色赛事,推动形成具有商洛特色、充满人文气息的赛事体系。三是在赛事举办方面,要强化社会参与。要通过招商引资、组建协会、发展俱乐部等形式,引入优秀赛事运营团队,提升赛事专业化组织程度,积极打造高水平商业赛事,推动“政府办赛”向“社会办赛”转变。 (三)聚焦树品牌,强化专业运营推广。一要在增强辨识度上做文章。紧扣“秦岭传奇”赛事品牌,明确品牌定位,丰富品牌内涵,邀请专业设计公司,深入挖掘商洛生态康养、地域文化等优势,用心设计具有鲜明辨识度的赛事IP,提出富有冲击力、传导性的品牌口号,努力让品牌形象生动、鲜活、立体起来。二要在扩大曝光度上花心思。聘请有经验、高水平的运营企业,加强品牌策划运营,强化品牌价值输出,有计划、持续性地推出与品牌有关的赛事、节会、展演等各类活动,保持品牌曝光节奏和力度,不断提升品牌认知力。一方面,要统筹我市各类赛事资源,统一冠以“秦岭传奇”赛事Logo,同时在广告宣传、产品开发、场地布置等各方面,都应鲜明标注品牌标识,不断增强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品牌旗下也应有一系列自有赛事,有一支赛事承办团队,不仅在市内,更要积极走出去承办相关赛事,切实增强品牌竞争力。三要在提升知名度上下功夫。树立城市营销理念,以提升“城市传播能力”为目标,把赛事品牌与城市环境、文化、精神等结合起来,加大宣传资金投入,制作优质宣传内容,发挥好主流媒体作用,加强与抖音、快手以及一些网络自媒体网络“大V”的合作,着力构建立体化宣传格局,切实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聚焦促消费,强化流量承接转化。一要强化赛事引领理念,激发“赛事+”“炸弹效应”。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以赛事经济引领部门工作的理念,增强围绕赛事谋划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把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向赛事靠拢,让各类节会、展销、文艺汇演等围绕着赛事开展,努力形成“共谋一盘棋、同心促发展”的良好局面。二要推动示范基地建设,促进“赛事+”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体育小镇、体育运动主题景区和休闲运动体验民宿建设,支持鼓励景区配建体育设施、举办特色赛事,积极创建体旅融合示范基地,发挥好赛事为景区引流的作用。同时,伴随着赛事进景区,各类文创产品、农特产品、美食节会等也要跟进,形成聚集效应,加快融合发展。三要优化全域服务环境,推动“赛事+”流量转化。围绕承接赛事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流量,持续加大文创产品、美景美食等开发力度,不断创设多元化消费场景,加快与之相关的信息服务、交通住宿、物流三产等配套产业发展,提升赛事、景区、商场、酒店等智慧化服务程度,切实推动产业、消费、服务等全面提档升级。同时,要深入开展“爱我商洛”主题活动,大力培育“爱商洛、护商洛”的思想理念,引导全体市民自觉维护商洛优美的生活环境、诚信的商业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切实提升外地人来商感官体验。四要探索统计核算口径,开展“赛事+”收益核算。加强与相关赛事承办、旅游平台、数据服务等头部企业合作,争取技术支持和数据共享,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赛事经济收益统计核算方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品牌效应等各方面搞好收益核算,明确赛事经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增强赛事经济发展信心动能。 (五)聚焦兴产业,强化园区承载配套。一要建好产业园区。坚持筑巢引凤,加快推进文化体育产业园建设,系统谋划文化、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举措,完善园区布局和功能配套,着力打造高水平产业园区。二要积极招商引资。坚持“以赛事带产业”思路,紧紧围绕赛事举办,积极引进体育用品制造销售、赛事运营举办、体育信息服务、场地设施配套、广告宣传、文化表演等上下游企业入驻商洛,不断延伸体育产业链条,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壮大。三要打造训练基地。以建成国家排球训练基地、“一带一路”青少年排球高水平训练基地为示范,积极争取更多排球、气排球以及其他各类高水平训练基地落户商洛,力争在开展专业训练、运动员教练员培训、赛后康养恢复、专业运动处方、心理健康咨询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四要壮大本地企业。在积极招引外地企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育本地市场、发展壮大本地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赛事运营承办、品牌宣传推广等各个方面,让本地体育产业公司、新闻媒体、广告宣传企业等参与进来,通过实践锻炼,切实提升本地企业经受市场风浪的能力。五要强化商业运营。组建专业运营团队,发挥好市县(区)中心城区各类公园、各种体育场馆、户外运动设施等的作用,科学规划功能布局,积极配建附属设施,推动饮食、摊贩、会展、演出、户外拓展、游戏竞技、研学培训等产业走进场馆、走向户外,既避免资源闲置浪费,又促进消费市场繁荣,积极构建多业融合发展良好格局,确保实现“以赛谋城、以赛兴城”目标。 调研组成员: 朋双成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研究中心正县级研究员 高 刚 市政府研究中心副县级研究员 孟祥杰 市政府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王 英 市政府研究中心一级主任科员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