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优化落地有望提振出行链让旅游出行更舒心更开心

2024-12-22 0:15:34 欧洲杯直播 facai369

假期优化落地有望提振出行链让旅游出行更舒心更开心

  去年以来,旅游行业恢复势头强劲,群众假日出游意愿集中释放,旅游整体营收实现较高增长,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热门景区的消费活跃度持续高位运行。随着春节假期临近,许多人又开始规划新的休闲之旅。   如何让消费者的旅行更安心、舒心、开心?各地如何更好地为游客带来高质量的旅行体验?不少读者、网友呼吁,希望一方面推出更多精品旅游线路,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提升景区管理服务水平和城市接待能力,为促进旅游市场繁荣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挖掘特色旅游资源   展现历史文化底蕴   进入冬季以来,哈尔滨等地冰雪旅游热度居高不下,冰天雪地中呈现出一派红火景象。哈尔滨旅游市场的火爆场面,让各地文旅部门艳羡不已,纷纷行动起来,施展浑身解数向网友“花式”推介自己。对此,不少读者网友表示欢迎,认为文旅部门的积极宣传值得肯定。   “有的文旅局长披挂上阵介绍家乡的美景美食,有的地方以‘喊麦’‘答题’等形式吸引游客关注,还有的地方动员家乡籍明星‘打广告’。相比于传统做法,这些形式多样的宣传,确实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也是各地开拓旅游市场、带动旅游消费的创新方式。”广东惠州市读者李思说。   不过,也有读者建议,在营销和宣传上搞创新有助于吸引流量,但真正让旅游市场繁荣发展的,还是要靠修炼“内功”,挖掘本地特色、彰显自身优势,用文化和产品吸引人,用真诚和真情打动人。   九井十三桥、凫山书院……走进安徽旌德县蔡家桥镇朱旺村,仿佛走进了历史画卷。这个有着1300年历史的传统村落,现存47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经过活化利用,朱旺村已经成为远近知名的景区。注重挖掘、研究、宣传传统文化价值,是当地发展旅游业的一条重要经验。   “不少景区都在传承传统文化上下功夫,有的保留了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很有地方特色,能让人体会到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但也有些景区就被打造得相互之间几乎没什么区别,老街上卖的都是剪纸、木雕、印染、刺绣,吃的都是臭豆腐、炸串、米糕、凉粉,体现不出地方特色,也看不到保留下来的历史印记。”河南南阳市读者朱先生说。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副教授李华东认为,要在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之间找到结合点,力争还原当地丰富多彩的文化风貌,“尤其要反对置优秀传统文化于不顾,盲目‘山寨’一些所谓的‘创意’来发展旅游的做法。”   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挖掘文旅资源,展现当地历史文化底蕴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陕西西安在步行街悬挂写满诗句的彩灯,以“灯火相映,一步一诗”的浪漫形式展示唐诗;浙江乌镇精心呵护特有的民居水阁、老宅深巷和船拳皮影,令人有穿越千年之感;安徽宣城注重保护开发传统村落,修旧如旧的同时创新发展,让人们体验古村落生活的美好与惬意……这些匠心独运的文旅开发,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特殊的旅游体验,也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随着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更加喜欢有体验感的旅游资源。因此,景区应当适应潮流趋势,转变经营理念,相比于过去只是让游客走一走、看一看的旅游方式,需要在增加互动感、仪式感、体验感上多下功夫、多些创新,让游客身临其境的同时能深受感动,或是得到充分放松,以此赢得游客的口碑和市场的肯定。”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徐虹说。   “东北的冰天雪地、沿海的海滨特色,西北的传统厚重、边疆地区的民族风情,这些都是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应当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打造本地亮丽名片,让游客有不同的旅行体验。”北京市徐先生说。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旅行途中,无论是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还是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都会给游客带来丰富的旅行体验。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管理服务是否到位等,也是游客旅行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对景区的评价。   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徐先生一家前往南方一处千年古村落游玩。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不过,在欣赏美景、体验文化的过程中,徐先生也发现了一些美中不足:“景区里私搭乱建随处可见,很影响美观,而且有些还存在安全隐患。有的公共设施破损了,也没有及时维修。”   实际上,徐先生所遇到的问题并不鲜见。景区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的缺失,影响景区美观的同时,也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景点指示牌锈迹斑斑,很不美观”“景区里座椅太少,不少游客只能席地而坐”“厕所里的洗手台,有一半不出水了”“上山的台阶上碎石遍布,很危险”……在读者来信和网友留言中,反映景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或维护不及时的问题不在少数。   “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对景区接待服务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如果这方面做得不到位,尤其是遇到节假日客流量比较大的时候,就会影响景区接待能力,进而影响游客的旅行体验。”徐虹说。   与此同时,基础设施维护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游客的人身安全。近年来,由于景区基础设施老化或维护不到位,旅游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此,不少读者网友表示,应加大对景区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力度,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要注重给游客提供更多便利,让景区游玩安心又顺心。   “旅游业也是服务业,如果管理服务水平不足就会影响整体体验,大大影响游客对景区的评价。”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魏敏说,“对于景区而言,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让服务更加人性化,管理更加科学化,提升景区实力,是打造良好旅游体验的最优选择。”   提升景区管理服务能力,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景区类型是多样化的,有文化类、遗产类、风景类的景区,也有一些主题公园、商业化景区,所以景区在管理上分属不同部门,可能涉及多个管理主体。这就需要有关地方和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提升景区品质。”徐虹说。   打造精品优质服务   淘汰粗放劣质产品   “零团费”港澳六日游、198元云南五日游、220元东南亚六日游……看到这些诱人的广告,不少消费者都会怦然心动。然而,在低团费的背后,却隐藏着强制购物、所购商品严重质价不符等消费陷阱。   去年夏天,陈先生全家出门旅行,旅行社承诺最多两个家庭拼团、住准五星级酒店、全程无购物。五天四夜的行程,每人团费2000多元。结果实际出游时,陈先生才发现是4个家庭拼团乘坐一辆小巴士。而行程中所谓的景点“南海屏州”竟是玉器购物点,而“学做广东菜”竟是售卖锅具。“我们好不容易腾出时间带孩子出来玩,旅行社却将大量时间安排在购物点,把旅游团变成了购物团。”陈先生说。   多年来,“不合理低价游”一直是旅游市场的乱象之一。旅游公司用远低于正常经营成本的价格招揽游客,以非正常宣传手段诱导消费、以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市场,既损害了游客利益,也破坏了旅游行业秩序,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余传鹏表示:“‘不合理低价游’能够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从需求端看,对于中老年人等价格较为敏感的旅游消费群体,其信息获取能力较弱,容易受‘不合理低价游’相关营销宣传影响;从供给端看,旅游行业是高度细分的市场,供应主体相当庞大,面对上述人群的消费需求,总有消费者和企业服务供应方匹配的情况,低价旅游事实上存在一定的消费市场。”   随着旅游市场发展,我国旅游消费呈现出从低层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的特点,广大游客的需求更为多元化、个性化,对旅游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文旅部门也在积极适应旅游消费新趋势、满足旅游消费新需求,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明确要求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等市场乱象,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重点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导游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兜售物品,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行为。   不少地方也出台多项举措强化监管,维护旅游市场正常秩序。北京市印发实施《进一步深化非法“一日游”长效治理工作方案》,深入推进“清浊”“安心”等旅游市场治理系列专项行动。2023年下半年,湖南张家界市责令停业整改旅行社及门市部百余家次,11家旅行社被列入“黑榜”名单。不少地方的消费者协会、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等都在节假日前出台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不合理低价游”陷阱。   “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严厉打击、严肃查处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持续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在品质特色上下功夫,在精益求精上做文章,用‘良币’驱逐‘劣币’,用精品优质的旅游服务淘汰‘不合理低价游’等粗放劣质的旅游产品。赢得口碑,才能赢得市场、赢得长远发展。”云南大理市读者袁武说。   (徐安童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9日 07 版)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