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党派团体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商如期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 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2024-12-22 0:05:24 体育资讯 facai369
       2022,相约北京,一起向未来。目光投向北京,世界一起倒数,还有不到100天,奥运圣火将再次在北京点燃。

  自北京冬奥会筹办以来,市政协就积极参与其中,连续多年组织委员围绕冬奥筹办广泛凝聚共识,积极建言献策。2021年,“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期成功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市政协重点协商议题之一。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牵头,联合各民主党派组建调研组,集体调研与小组调研相结合,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深入交流研讨。

  日前召开的议政会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以及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从冬奥防疫、志愿者服务、绿色冬奥、冰雪运动普及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大家对如期安全顺利举办北京冬奥会充满信心,提出,冬奥会是世界性体育盛会,也是人类文明大交融的重要平台。要贯彻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坚定信心,克服困难,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冬奥防疫

  疫情防控策略:向常态化智慧防疫转变

  防疫是成功办奥的必要前提。民盟北京市委经过调研论证后认为,北京冬奥疫情防控即将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民盟盟员、北京中科物联网标识技术研究院院长王锦雷说,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对抗击疫情复杂性、严峻性的认识逐步深化,防疫举措不断完善,防疫体系不断健全,取得了国内疫情防控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彰显了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

  “面对冬奥会这一重大国际赛事,防疫应做出三方面转变。”王锦雷说,一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精准常态化防疫体系,由应急防疫向常态化智慧防疫转变,以秒级反应速度锁定零号患者14天行程轨迹和密接人员;二是由物理层隔离向数据层精准防控转变,最大限度保障经济社会活动;三是由事后应急处置向事前长效防控转变,即由事后的大面积喷洒,多轮次核酸检测等应急处置向实时动态消杀、提前锁定疑似感染目标等转变。

  如何才能实现新的防疫策略?王锦雷代表民盟北京市委“支招”,建议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等新技术搭建大数据平台,提高流行病学溯源工作效率。完善智慧防疫物防系统建设,在冬奥赛区内各个功能区之间的穿行节点应用“超临界纳米光触媒新材料”等自主可控的创新技术,设置智能消毒廊道,并为涉奥人员配备防护能力更强的光触媒口罩,实现动态双向消杀飞沫,确保人员和环境安全。“还可以在室内采用负离子消毒机,对空气消杀同时释放负氧离子,提升冬奥室内环境综合治理水平。”王锦雷说。

  场馆运营管理:建立疫情防控问题清单共享机制

  疫情为冬奥场馆运营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委员杜永红建议,在发挥专班和专家组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献计献策,建立疫情防控问题清单共享机制,及时全面查找漏洞并更新细化防控方案,推动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更加周密。还应健全流程及管理体系,根据北京冬奥会场馆不同功能区域特点,明确防控等级并有针对性细化相关流程,对重点环节细化指导、强化管理;加强人员防疫知识与业务培训、技能演练和考核,确保人员操作规范到位;结合工作强度合理排班,确保人员保持良好工作状态。进一步完善日常监督机制,形成闭环,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食品安全保障:从原材料到入口“全链条”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是赛事保障的重要内容。农工党北京市委组织专项调研,在总结东京奥运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第十四届全运会的食品安全保障方案后,就进一步做好北京冬奥会食品安全保障提出建议。

  “冬奥会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除关注传统食品卫生外,还要重点应对新冠病毒带来的叠加风险。”农工党北京市委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秋建议,借鉴北京冬奥会场馆防控方案综合评估审定的经验,组织多部门联合评估,对食品从原材料种植养殖到生产、配送、加工制作,直到入口的各个环节,进行可能承载或传播新冠肺炎病毒的综合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食品安全+‘新冠’”的全生命周期风险模型,有效链接分散的比赛场馆和供应商所在地监管部门,全面排查风险点,并相应调整食品供应各环节保障措施。

  科技赋能

  成果应用:打造绿色冬奥精彩冬奥

  科技冬奥是北京冬奥会提出的愿景之一。如今,一项项应用成果正在落地:在绿色环保领域,赛事期间所有冬奥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在转播技术领域,国际云转播中心在五棵松提供的创新应用服务可实现音视频内容云端传输、实时制作和分发;在智慧服务领域,瞩目会议系统可满足疫情下远程跨国会议需求……

  科技成果应用既是冬奥筹办的一大亮点,也是大家建言献策的重点。

  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主任陈双代表无党派人士提出,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要建立赛事服务新秩序、新体系,迎接新变化、新挑战,用科技助力,打造绿色冬奥、精彩冬奥。

  “坐落于海淀区的五棵松场馆愿当科技冬奥先锋!”她建议,支持“相约北京”海淀区组委会赛事智慧运营平台建设与测试工作。该平台与海淀区指挥平台无缝衔接,实现赛事指挥“健康监测一张图”“轨迹追踪一张图”“应急布控一张图”。

  她还建议,加快推进重要病原体空气监测和消杀技术、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系统等新技术的完善与测试。加大赛事闭环工作区内智能机器人的应用。

  科技支撑:依托信息技术实现全过程生态管理

  “要发挥科技在食品安全保障领域的支撑作用。”张秋建议,依托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构建北京冬奥会食品安全保障全过程生态管理体系,将采摘、运输、加工、配送、就餐等各个环节及各个点位纳入其中。

  “这样一来,谁做的、谁运的、谁吃的,管理者一目了然,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风险,可快速准确溯源和追踪。”张秋补充说。

  “北京冬奥会食品供应商分布在全国多个省份,可依托新技术解决食品供应和安全保障方案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问题。”她建议,用科技优化供应保障体系,依托地理信息定位、远程监控、可视化展示、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构建数据库系统,实时跟踪车辆运行和食品安全状态,规划食品供应流转的最优调度线路,指导食品供应和保障资源的分配与调度,解决应急指挥过程中的沟通和协作,实现食品资源的合理配置。此外,应完善视频安全保障应急预案体系,并以测试赛等为契机加强技术支撑、现场监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等实战演练,保障各项预案可落地。

  赛后利用:以场馆为载体组建体育创新联合体

  科技冬奥还将赋能北京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

  “从世界经验看,大型场馆赛后运营问题普遍存在。通过开发利用冬奥科技遗产,可以使场馆转化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革北京市委委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主任李祥臣建议,以北京冬奥为IP,以冬奥赛后场馆为载体组建多个体育创新联合体,把已经聚集的科技力量以联合体的形式留存下来,将各赛事场馆作为科技冬奥成果转化和体验基地,在兼顾比赛场地基础功能的同时,鼓励开展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以新技术推动内容生产,开展数字赛事、云健身等线上线下融合新业态,助力破解大型场馆赛后运营难题。

  志愿者服务

  调动积极性:加强高校冬奥志愿者职业规划服务

  志愿者是保障活动顺利举办、传承奥运精神的重要群体。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副部长王艳霞说,高等院校学生是冬奥志愿者的主体。在京高校在申奥成功后就已规划和实施了以服务冬奥为目标的学生培养计划,对相关专业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并已招募一批赛会志愿者。经过调研发现,目前还存在高校疫情防控与冬奥疫情防控之间衔接不紧、对高校冬奥志愿者激励措施有限等问题。

  她建议,以配合冬奥防疫大局为底线,加强对大学生群体防疫保护宣传培训,做到防疫“双保险”。以保障学生学业发展为中心,合理安排学业进度,加强高校冬奥志愿者职业规划服务,为身处闭环管理内外、从事不同服务岗位的志愿者设计清晰的学业计划,让学生做好赛后学习或就业准备;发挥好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作用,让志愿者认识到服务冬奥与自身职业生涯的关系,激发志愿者及其家庭的积极性。以传承冬奥志愿精神为目标,推动高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宣传展示高校冬奥志愿者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成绩,鼓励高校志愿者团体参与运营,形成“倡导志愿服务、传承奥运精神”的工作阵地,传承好冬奥志愿服务遗产。

  助力韧性城市建设:组建冬奥应急志愿者队伍

  “冬奥会易受气象影响,加上冰雪项目本身的高风险性,引发突发事件概率较高,应建设一支冬奥应急志愿者队伍。”市政协委员、台盟北京市委委员曹晖解释,应急志愿者不同于普通志愿者,主要针对突发事件在统一指挥、安排和管理下开展或自发开展应急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医疗救助、应急物流、社区治理、交通协理、心理辅导、关爱帮扶等不同类型。

  曹晖建议,将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作为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有利契机,通过完善招募、管理、开展志愿服务等配套机制和环节,进一步丰富奥运遗产,助推北京应急志愿服务新发展,助力北京韧性城市建设。

  具体而言,曹晖说,应吸纳社会专业力量,快速组建冬奥会应急志愿者储备队伍。与社会专业应急志愿服务提供者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冬奥会应急志愿服务平台,畅通服务供给渠道,实现从应急需求到服务提供的完美匹配。探索在冬奥会部分赛事中进行现场招募,吸纳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充沛体力体能和良好心理素质的观众进入应急志愿者队伍。

  “志愿服务是奥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晖认为,冬奥会应急志愿者及志愿服务对象是未来专业应急志愿者队伍的宝贵人力资源,应当为其在冬奥会后持续参与应急志愿服务提供条件和保障,让应急志愿者成为城市应急管理的“基础设施”,影响和带动更多公民自愿加入,促使全市应急志愿服务工作从量的积累实现质的提升。

  后冬奥时代

  发展冰雪产业:建设一批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

  “为实现北京市2022年1000万人上冰雪的目标,我建议立足‘后冬奥时代’持续推进冰雪运动普及与发展。”市政协委员、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李杨薇长期关注冰雪产业发展,在过去的几年中采访了很多老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参与人士。她发现近年来北京市冰雪运动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但仍存在冰雪场地供给量不足、冰雪运动赛事活动不多等问题。“按照相关要求,全市各区应新建1座冰面不小于1800平方米的室内冰场,但目前只有9个区完成任务。”她举例说。

  李杨薇建议,进一步提供便捷可及、亲民安全的冰雪运动条件,建设工期短、造价低的气膜冰场等一批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推进天然球场与雪场的季节性“适草化”改造,推广旱地冰雪设施器材,促进冰雪运动四季发展。加快冰雪运动装备设施国产化,发挥北京科技创新优势,鼓励扶持科技制造企业赋能冰雪运动发展,开发入门级装备,降低冰雪消费门槛。加强冰雪运动安全保障,进一步健全安全标准、完善防护措施,让群众放心参与冰雪运动。

  李杨薇还建议争取冬奥会后有更多国际赛事落户北京,促进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保障冰雪运动热度不减、持续发展。以北京市冬季运动会为龙头,每年举办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青少年冰雪赛事,形成系列,扩大参与度。以北京市民快乐冰雪运动季为抓手,举办以家庭和社区为单位的群众性冰雪赛事和活动,制定实施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等级标准,吸引更多市民参与。

  针对冰雪人才培养渠道不畅等问题,李杨薇还提出,进一步打造衔接畅通、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格局,加强顶层设计,连通幼、小、中、大学人才培养路径,特别是拓宽高中及大学的培养渠道,配置招生政策杠杆,鼓励学校组建高水平冰雪运动队,为青少年长期运动提供条件。打通冰雪竞技人才上升渠道,充分发掘退役运动员及民间冰雪人才价值,发挥其在冰雪运动知识普及技能培训方面的积极作用。

  形成“冰雪热”:将2月4日设立为冰雪运动日

  “北京作为独一无二的双奥之城,应打造‘更团结’‘更精彩’‘更安全’的双奥之城。”市人大代表、延庆区工商联主席、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说,要将“更团结”格言体现在冬奥赛场上,既要让京津冀之间“更团结”,也要让北京与世界“更团结”。

  他建议,建设国际一流的山地冰雪旅游带,利用北京冬奥会资源形成经济辐射,将交通运输、体育产业等发展机遇分享给天津、河北等周边省市,实现以冬奥举办城市为中心的冬奥经济圈共同繁荣。打造首都西部及西北部地区冬奥经济圈,将体育产业发展成为京西区域未来的重点投资项目,带动首都西部及西北部消费服务业、特许经营行业、冰雪旅游业等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冰雪消费,让冰雪产业成为首都西部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北京冬奥会将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这将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巨大贡献。“要让群众赛事更精彩!”许泽玮提出,成立全国性冰雪运动协会,在北京各区大力发展“冰蹴球”“冰龙舟”“冰嬉”等具有中国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冰雪运动,完善中国特色冰雪运动的竞赛标准和场地标准,积极推动中国特色冰雪运动入选成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他还建议将北京冬奥会计划开幕日(2月4日)设立为冰雪运动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入市场机制,盘活群众场馆资源。大力开发和推广观赏型、休闲型、节庆型、民俗型等多型融合、因地制宜的冰雪旅游产品,注重冰雪上下游产业联动,像“马拉松热”一样,在全国形成“冰雪热”,让冬奥成为中国的新年味、冰雪运动成为新年俗。

 

(责任编辑:郎静)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