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叙述——“革命历史叙事书写研究暨张新科作品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2024-12-21 23:49:28
体育
facai369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 通讯员郝凝曦 张琦灵)12月23日,由江苏省写作学会主办的“革命历史叙事书写研究暨张新科作品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二十余位来自江苏省各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知名作家张新科的革命题材作品进行不同层面的理论研讨,分析新的历史背景下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表现内容与叙述方式的创新,推动涌现更多新成果、展现新气象。
张新科,知名作家、留徳博士、教授,现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代表作有《远东来信》《鲽鱼计划》《苍茫大地》《鏖战》《渡江》《铩羽》等。近期推出的长篇小说《大河》《江山》,广受评论界关注。曾获《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紫金山文学奖、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舞台剧。
山河谣:红色叙事的地理书写
无论是近期推出的《大河》《江山》,还是早期作品《远东来信》《苍茫大地》《渡江》,张新科的长篇小说始终呈现出一种地理意识,这或许与作家的理工科出身有关,他总是在写作前花费大量时间查阅档案和实地采风,通过对地理实景的记录完成历史陈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张光芒将张新科的创作现象概况为“山河文学”,他提出,“山河”和“江山”是不一样的,“江山”总是和国家、权力等宏大概念有关,而“山河”是更贴近历史的,拥有浓厚的家园意识。中国药科大学教师唐闻君将张新科作品中的这一特征总结为“在地感”。“在地”即是紧贴大地行走和生活,“地之子”们祖辈生于斯、长于斯,他们的骨肉与血液也熔铸入此地的山河之中,一同静默着、奔涌着,地理不只是地理,更是生命和情感的交融。而作者叙述的“在地性”无疑是重回这些生死之场,重新将读者带入情境之中一同呼吸、生活、战斗,这成为作品真实感的根基。
特殊的地域风貌孕育了不同的人民,也催生出独特的战斗形式,也因而留下了“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洪湖赤卫队”“吕梁英雄传”等独具特色的英雄故事和文学经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王岩提出,张新科的新作《大河》敏锐地将叙事眼光聚焦于苏北大地的运河两岸,在抗日战争时期,运河两岸的中华儿女以运河为依托,与日寇展开了持久、残酷且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运河,既是母亲河,也是护城河,更是红色文化之河,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文化心态、地理风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岸抗日健儿的斗争方式和独特风采,这也构成了后来人重新想象和叙述运河两岸这一段红色历史必须把握的精魂。作为红色叙事的《大河》一书,便是一次对“运河”经验的有益呈现,也给当代的红色叙事提供了诸多启示。
地理书写在张新科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与人文和历史不断勾连,生发出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院长、研究员吴明忠表示,写作本质上是重构一个世界。通过对地理人文的书写,张新科把在历史讲述中缺位的苏北的生活世界、革命历史以及寓于地域的特殊情感记忆重新带回大众视野。
记忆之所:革命历史的还原与重塑
对于革命历史叙事作品而言,历史如何被书写应该是最重要的问题。金陵科技学院教授余晓明援引当代法国学者皮埃尔?诺拉的“记忆之所”理论,指出“苏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是经历的载体和生命的见证。他称张新科的写作是“人类学的写作”,指出他在创作中运用了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将很多采访对象的生活材料都收集到,同时借助人类学的深描方法,在以“他者”眼光注视历史的同时,也以一种“本地人”的视角叙述。“作家的任务是告诉你,以前有一群人是这么生活的。”通过对实体物件和生活方式的细致描摹,作家重建了现场,也重建了“记忆之所”,令作品中所写的当下身边的事情、身边的世界在消失后重现了历史场景,与大众集体记忆产生勾连。张新科的写作不仅对保存地方革命历史、构建人们的集体记忆有着重要价值,而且也重修了读者的精神家谱。
在具体的形象塑造方面,江苏大学教授梁爱民提出,在真实书写历史的前提之下,作家通过塑造在地的人物性格、选择脊梁式人物、用中国方法叙述,实现了历史和美学的结合。盐城工学院教授周晓燕对张新科作品叙事进行讨论,认为其作品有钱锺书所提出的“出位之思”现象,即以超出文学的广阔、丰富的文化叙事进行革命历史叙事。身体作为精神与肉体的合一,和革命共同的核心就是“抗争向上”,人物的身体性是作品中革命的具像化投射,“文学出位”借用身体素质表达革命历史故事抗争向上的精神,并作为桥梁征服读者进入历史。
书写革命历史,用张新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真实与虚构在作家这里融汇合一,对真实历史底色的近乎偏执的坚持使作品具有史学性格,而形象的塑造方式和文学的修辞手法,又使坚硬的历史记忆包裹上柔软的文学外壳。
时代之歌:英雄主义的精神谱系
我们今天如何看待革命历史叙事?在本次研讨会中,该问题也成为讨论的重点。红色叙事是否已经过时、如何在新时代对革命历史进行传承和发展,这些都是当下写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顺应当今时代注重视觉化、个性化和即时性的审美新需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玮觉察到张新科作品中的“新气象”,她提出,张新科的写作体现了主体性的生长和对空间的体察,具有更多个人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作品情节的激烈性、线索的集中性也体现当下文学媒介性的特点,具有画面感和现场感,很利于影视改编。对此,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朱怡淼以传奇、本色、真实为关键词对《江山》和《大河》进行讨论,指出作品注重青春故事书写,具有传奇色彩,通过展现青年英雄们走向革命的道路,既能够吸引青年读者,也能令当下正在经历成长阵痛的青年群体产生共鸣。作品可以与“大运河”文化IP联动,形成具有江苏标志的革命故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授张鹏从写作教学、出版等方面对张新科的作品展开讨论,提出作者有亲历者、说书人和传播者三个身份,其作品选段可以作为编剧课人设写作的典型范本,同时,地标性书写及大江大河主题也与当前出版需求相契合。
研讨会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屈雅红主持。研讨会最后,张新科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出发,对重大革命题材创作中的历史性、革命性、传奇性、典型性等概念进行一一回应,提出写作传奇性叙事的路径是选择自觉、主动、先进的英雄人物,在创作之初不应带有既定标签或主题,要通过深入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真实书写,展现革命历史故事自有之生命力。他表示,本次研讨会上的多项理论研究成果将更好地推动创作,自己也将继续写下去,在重大主题创作的道路上不懈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