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0后”到“90后”一个家庭的理财启蒙

2024-12-21 23:20:43 体育赛事 facai369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黄蕾 范怡雯 “照现在的消费支出和可预计的工资水平,我感觉以后真的会入不敷出。”在一家“985高校”读大三的小樊觉得有些焦虑。刚入学的时候,小樊从来没有担心过消费支出的问题,更未想到过理财。如今,不断上涨的每月开支、租房价格攀升、自己对于未来工资的预期值等等都让小樊不得不考虑进行一些理财和投资。

相较于“90后”同龄人,小樊把自己愿意投资理财的想法归功于她已有20年投资经验的父亲樊辉。“我身边的同学也有想赚钱的,但大部分都是想去做兼职、做代购。”

投资观念的萌芽

樊辉是一位“70后”。1991年,他偶然看到新闻里说深交所成立不久没有交易量,鼓励大家投资,于是产生好奇。刚参加工作的樊辉买了本《K线组合及盘口语言》,看了似懂非懂。

1990年12月1日,告别“老五家”股票在“老三家”证券部柜台交易的雏形,深交所试营业。此后的四五年,樊辉一边工作一边保持着对股市的关注。直到1996年所在的国企改制,樊辉下岗。“相当于一个契机吧,本来就对股市感兴趣,再加上香港即将回归,便一头扎了进去。”樊辉樊辉回忆道,“买的第一只股票是别人推荐的苏威孚B,当时买进等着涨,结果一年左右时间跌到了十块多。”

樊辉生活在河南的一个小城市,身边的人基本不接触股市,“专职”于此的更是少之又少。樊辉笑称,下岗之后每天进出证券公司便成了他的“工作”,“我基本上天天去证券公司看滚动屏幕,旁边有机器,通过发卡买进卖出。”这样的日子延续到2001年,樊辉把这五年称作他股票投资的启蒙时光。

樊辉每天还花大量时间用于收盘后的复盘,“当时有两千只左右的股票,交易量差不多是六七十亿。复盘到晚上吃饭时间,吃完继续复盘到一两点。”樊辉称。长年累月研究的结果,是樊辉对深沪两市所有股票代码倒背如流。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1996年之前,沪深两市的日均成交额均为百亿以下,1997年突破百亿,2007年突破千亿,2015年更是首次达到万亿水平。到了2018年,至9月27日,沪深股票达到3551只,日均成交额3912亿元。

股票投资这件事,对出生于50年代的小樊的爷爷奶奶来说完全没有概念,“他们认为最好的投资就是存银行,图一个稳妥。”樊辉说,最初的时候,都是背着父母把每月的工资放进股市。

小樊“60后”的姑姑起初不理解樊辉,“就觉得他一个人总是在默默捣鼓事情。”后来,慢慢了解了股市的相关情况,姑姑还是持怀疑态度,“就是感觉这种投资方式风险很大。”

近些年,随着投资理财观念的普及和A股市场的发展,原本储蓄理财为主的姑姑开始发生改变,将一部分钱交给樊辉进行股票投资,自己也开始有选择地买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和保险。身边的人很多都开始投资理财了,谈论这些的也多了起来。

作为第一代股民,樊辉起初对投资的感觉是懵懂的,只想着赔了就把钱赚回来。慢慢地才理解,这不是赌博,是投资。回顾这么多年的投资历程,樊辉感慨颇多,“第一代股民起起落落、酸甜苦辣,多少赔得一穷二白,再起来、再赔钱、再起来,牛熊交替,过程中有很多人退出了。”樊辉感叹,股票市场是残酷的,然而也正是这样的市场,让他们在学习进步中用不断的成功交易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保持一个好心态很重要也很困难,我的做法是每天交易一结束,一切归零。”2016年,他开始做私募基金,期间多次去到深圳,学习和考察私募基金项目。

樊辉的身边,还有一群和他年岁相仿、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更多把投资当做副业,像我这样作为主业的还比较少。”

除了股票投资,很多“70后”投资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更多领域。

“我们朋友之间有一个投资交流群,每天大家都会在里面讨论最近的热点投资项目,比如去年的数字货币,今年的区块链、P2P等。”1975年出生的敏敏是一家创业公司的老板,工作之余她也关注投资理财。敏敏发现,身边的朋友有的在三四线城市投资了小型的健身房,有的因为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开始关注高端教育的投资机会。“前两天,还有朋友在群里咨询,投资写字楼有没有前景。”敏敏说。

樊辉一直在鼓励小樊尝试投资股票,他认为做投资、对金融知识的学习都是未来的大趋势,“年轻人应该拿出业余时间贴近市场、理解市场、包容市场,感受市场的变化和成长。”

小樊的表哥94年生人,从大一就关注和学习投资知识,多次进行股票短线投资,“因为是在校学生所以资金不足,投入都比较少,大多是几十块钱,但是林林总总赚了几百块。作为一种练习,为以后投资打基础。小樊最近准备存一点钱,学习投资理财。

“90后”消费观

97年的小樊,生于互联网起步时代,见证互联网经济的腾飞,在吃、穿、住、购、娱等消费领域,均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出门吃饭用美团点评,宿舍吃饭点外卖,打车用滴滴,购物用淘宝,我基本上所有衣服都只在特定的网红衣服店里买。”小樊总结道。

刚上大学的时候,小樊连洗面奶都不用,基本的生活开支都在饮食。但很快,随着接触到各种美妆视频和网红博主,小樊开始购入一些护肤品和美妆产品。从大一的200元一套,逐渐变为大三的接近1000元一套,身边同学的相关用品价位也在不断升级。“在网上接触得越多,能消费的领域就越多,没买过的想尝试,买过的想用更好的。”

前段时间一位长辈问小樊,像她这样的大学生一个月大概需要多少生活费,小樊想了想说大概2000元左右。“我感觉他有点惊讶,可能觉得有点多了。“小樊说。

与此同时,消费贷款开始越来越多出现在90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小樊明显感觉到这两年来,使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消费信贷产品的同学越来越多,“我们宿舍每个月最热闹的一天就是还款的那一天,大家等着爸妈打来生活费还款,然后叫苦不迭,说这个月基本上没剩下多少生活费。”

如今,“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成为消费需求旺盛、还款能力可预见的90后不少人的选择,同时各种线上消费信贷产品不断扩展使用场景来提高90后用户的使用粘性。

学生信贷消费行为的普遍性也引起了学校的关注。“基本上隔一段时间,班主任都会在各个群里提示大家要理智消费,不要使用违规违法的借贷平台。”小樊说。

家长们似乎不太赞同这样的消费方式,小樊有一次使用分期付款的形式买了一台手机,爸爸知道后给她打钱让提前还款。“他认为这种方式是欠钱,欠钱总是不好的。”

不同于在校学生,信用卡、租房贷等成为一些刚入职或者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的90后绕不开的话题。

去年以来我国的信用卡业务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其中90后用户或许贡献颇多。据《2018年信用卡行业报告》,在微博提及“信用卡”一词的用户画像中,90后占比高达49.91%。

95年的李慧刚毕业一年,目前拥有四张信用卡。上班后觉得自己已经开始赚钱,不太想向家里人继续要钱,但实际上刚毕业半年到一年往往支出大于收入。房租、生活费加之置办各种上班行头的开支,让李慧倍感压力,“现在办信用卡非常方便,还有促销优惠活动,所以一下子办了四张信用卡。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刚毕业时信用卡还是不宜盲目多办。”李慧称。

她觉得过多信用卡的同时使用和消费,非常不利于年轻人正确消费理财观念的培养。“每到还款日,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个月自己竟然花了这么多钱。压力会骤增,感觉工资每个月是从单位直接进入信用卡里,而且往往还是不够还的状态,最后还是得向家里要钱。”

更多年轻人对于投资理财的启蒙,是通过互联网获得和实践的。已经毕业三年,并小有积蓄的程雪表示,“有时候在网上看网剧,会插播一些理财平台推出的低门槛、短周期的理财产品,看得多了,就想着试一试。”因为在大学期间,就已经通过支付宝接触过余额宝等产品,程雪对移动端理财平台的接受度较高,她表示自己悟空理财、爱钱进、挖财、团贷网等平台上进行过投资。“基本上都是投1万到3万,这个到期了就取出来投另一个。”

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我国互联网理财使用率提升明显,由2017年末的16.7%提升至2018年6月的21.0%,截至2018年6月,我国互联网理财用户增加3974万,规模达到1.69亿,较2017年末增长30.9%。《报告》认为我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网民理财习惯逐渐得到培养。

前段时间P2P平台密集出问题,程雪也有过担心。“当时其他平台上的都到期了,只剩一个平台里面还有1万多,投的是一年的定期。”

如今,小樊开始逐渐关注房租上涨、应届毕业生薪酬、90后消费观念等话题,也开始审视自己的消费行为并决定有所改变。“旁边的同学也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消费支出问题,也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想要赚一些钱,比如兼职、代购等。”

但是,小樊也意识到,当打开朋友圈看到代购发的新品宣传时,她还是会有较为强烈的购买冲动,“挺焦虑的,一方面想省钱,一方面却有更多想要花钱的地方。”

责任编辑: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