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云发布典礼在京举办
2024-12-20 14:21:21
欧洲杯直播
facai369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重要指示批示,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做好文艺评论工作激励”的具体部署,根据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文联《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实施方案》以及中国文联加强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部署安排,2021年7月,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启动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2022年1月13日,推优云发布典礼在京举行。
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云发布典礼现场
嘉宾现场向优秀作者代表颁发青铜“啄木鸟杯”和荣誉证书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董耀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路侃,副主席王一川、尹鸿、向云驹、李树峰、张德祥、茅慧、周海宏,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胡友笋,以及支持“啄木鸟杯”推优工作的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联机关各部室、各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云发布典礼。董耀鹏、夏潮等现场向优秀作者代表颁发青铜“啄木鸟杯”和荣誉证书。徐粤春介绍本届推优情况,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杨晓雪宣读《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关于表彰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的决定》。云发布典礼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高泽民担任司仪。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学术事业部副主任蒋文博,《文艺研究》杂志主编金宁,南方周末报社图片总监李楠,广州博尔赫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文艺总监邝以明,安徽大学文学院19级博士研究生吴长青等作为优秀著作、长评、短评作者代表发表感言。
“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涵盖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以及艺术学理论等领域,旨在推出优秀文艺评论作品,激励文艺评论工作者,推进全国文艺评论创新和繁荣,促进文艺事业健康发展。活动每年举办一次,2016年至2020年已成功举办五届。
本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作品报送以单位推荐为主,在此前设立的年度优秀文艺评论著作、年度优秀文艺评论文章(长评)两个项目基础上,增加了年度优秀文艺短评文章项目。此次推优共收到报送作品548份,其中著作62部、长评307篇、短评179篇。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秉承坚持导向、注重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并报中国文联批准,最终推选出年度优秀文艺评论著作5部、长评文章20篇、短评文章10篇。
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评委代表、优秀作者代表、入围终评作者代表、新闻媒体记者以及线上嘉宾等参加了云发布典礼活动。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届推优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全程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云发布”,各地优秀作品作者、参评作者及众多网友等在线同步见证了发布盛况。
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名单
(按作者姓名首字母排序)
年度优秀文艺评论著作5部:
作品:《电影工业美学研究》
作者: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
出处:中国电影出版社,2021年1月
推荐单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对电影工业美学理论进行体系性建构的专著。该书紧密关注中国电影现实,以兼顾历史与当下,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开阔视野以及超越工业/美学的立场,回应了电影生产与理论发展中诸多重要问题,建构起一套关于电影全产业链生产实践的工业美学理论框架,也是一种适于阐释电影生产的学术话语和知识体系。该书既有严谨的理论探索,也有鲜活的批评实践和细致的案例解剖,体现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作品:《书写“中国气派”:当代文学与民族形式建构》
作者:贺桂梅,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教授
出处: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推荐单位:《文艺理论与批评》
专家推选意见:本书是一部缜密丰厚的研究1940-1970年代人民文艺历史经验的著作。全书首次从民族形式角度重构了当代中国文学前30年发生和展开的过程,并将这种考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新中国塑造关联在一起。该书通过深入分析赵树理与《三里湾》、柳青与《创业史》、周立波与《山乡巨变》以及毛泽东诗词等六个经典个案,呈现出当代文学书写中国气派的具体方式和不同脉络。
作品:《从“观看”到“观念”》
作者:李楠,南方周末报社图片总监、高级编辑
出处:浙江摄影出版社,2021年1月
推荐单位:中国摄影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作者以资深图片编辑的专业视野和学术积累,以摄影创作的观察所得为线索,将从“观看”到“观念”的中外诸多摄影理念与摄影艺术属性融合起来,将摄影作为一种活跃的图像生产机制和当代视觉媒介进行系统考量,针对现实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和梳理。本书既有鲜明的社会立场和缜密的论述逻辑,又有丰富的现象剖析与务实的方法讨论,见解新颖独到,对摄影艺术创作有多维度的深刻启发。
作品:《日本四大美学家》
作者:李新风,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出处:中国文联出版社,2021年3月
推荐单位: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
专家推选意见:本书紧紧围绕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这一主题,选择日本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四位美学家大西克礼、植田寿藏、竹内敏雄、今道友信进行研究,清晰勾勒出社会转型过程中日本近现代美学的演进脉络,对研究中国近现代美学发展历程具有参照意义,对中国美学界思考和处理社会转型过程中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具有积极借鉴价值。
作品:《说唱文学文献学述略》
作者:苗怀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4月
推荐单位:中国曲艺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书首次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基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学术发展演进的大背景对海内外中国说唱文艺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和总结,为中国说唱文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学术空白,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全书视野开阔,资料翔实,内容完备,是近年来中国说唱文艺研究的重要代表性成果。
年度优秀文艺长评文章20篇:
作品:《中华曲艺如何再创时代新经典》
作者:鲍震培,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出处:《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7月
推荐单位:中国曲艺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从中华曲艺经典的编写工作切入,指出曲艺经典的原创性、地域性、民族性、互文性和艺术性等特征,并强调重视“互联网+”时代曲艺经典的传播与传承和当代曲艺创作的人民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要求。文章行文流畅,贯通古今,对曲艺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父亲:作为一种文学装置——理解双雪涛、班宇、郑执的一种角度》
作者:丛治辰,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出处:《扬子江文学评论》,2020年7月
推荐单位:《北京文学》
专家推选意见:“东北三剑客”的出现,一时蔚为大观,作为一种症候,文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东北文学复兴的表征。本文另辟蹊径,用柄谷行人的风景/装置说,对三人叙事中的父子关系、叙事及抒情功能、将父亲“作为一种外部风景”装置的性质,做出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评论,是评价“东北三剑客”文章中的佼佼者。
作品:《试析抗疫戏剧创作三道难题》
作者:邓添天,四川省剧目工作室编辑部主任
出处:《四川戏剧》,2020年11月
推荐单位: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针对抗疫题材剧在创作上的难题展开探讨,对创作热门题材有清醒的认知。作者通过对中外戏剧、今昔戏剧的反思,提出戏剧创作选择真实素材进行创作时,理念如何有效转化为戏剧这一理论问题,直面困难且探索突围之道。文章观点明确、论述清晰,有现实针对性和说服力。
作品:《重树“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大纛——重读〈弗·恩格斯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随想录》
作者:丁帆,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出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9月
推荐单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专家推选意见:恩格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重要理论文献,它是指导叙事文体创作,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必要条件。本文重树了这篇经典文献的基本原理,重申了作家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重要性,强调了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呼吁作家抓住时代契机,着力塑造出今日“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对当下文学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启发。
作品:《家国情与岭南风:舞剧〈醒·狮〉的民族审美建构》
作者:董超: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教研室主任
朱律: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民俗舞教研室主任
出处:《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年12月
推荐单位: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关注当下,围绕当代中国舞剧民族化建设这一核心命题,深入探讨舞剧创作实践与理论层面的重要问题。全文结构合理、逻辑强劲,论述层次清晰、有理有据,从舞蹈叙事手段、形式策略、审美品格等维度展开论述,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又不乏学理性。
作品:《〈梅兰芳·当年梅郎〉:全面贯通的生命通透》
作者:方冠男,云南艺术学院副教授
出处:《中国昆曲年鉴》,2021年3月
推荐单位: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见解卓越,文字清通,将作者对作品的深切理解与感性体悟融入其中,形成作者和编剧罗周、戏剧人物梅兰芳三方的心灵对话,深情款款,弃空谈、不流俗,从文字到内涵均可圈可点。
作品:《红、黄、蓝:色彩的“政治学”——1958年“红色文学史”的编写》
作者:洪子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出处:《文艺研究》,2020年11月
推荐单位:《文艺研究》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将195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集体编写的“红色文学史”作为一个文化事件,通过当事人和见证者的回忆,还原了它产生的政治背景,考察了其政治、学术诉求、编写观念及组织运行方式,在政治、人事、学术多重关系中,爬梳历史的演变过程。文章资料翔实,梳理清晰,行文明快,是一篇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文章。
作品:《〈诗探索〉与“朦胧诗”》
作者:霍俊明,中国作协《诗刊》杂志社副主编
出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3月
推荐单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专家推选意见:《诗探索》从1980年创刊以来,刊发了大量诗学和诗歌评论文章,构成了一份40年来中国诗歌发展的编年档案。“朦胧诗”是新时期初期最重要的诗歌现象,《诗探索》一直密切关注这一现象的讨论,在诗人认定、史料甄别以及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文脉络清楚,资料翔实,是一篇有历史感的好文章。
作品:《影意论——中国电影美学的古典阐释》
作者: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出处:《电影艺术》,2020年11月
推荐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致力于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和中国化电影理论建设,运用中国传统美学意象论,探索建立中国美学思想领域的中国电影话语阐释系统,有创见地提出“影意论”,实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电影新认识,表现出积极的审美理论创造主动性。
作品:《美术批评对革命圣地山水画的语法重构》
作者:蒋文博,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学术事业部副主任
出处:《美术研究》,2020年8月
推荐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以石鲁对中国画批评引发的画坛笔墨论争为起点,梳理并发掘艺术批评对革命圣地山水画发展、尤其是中国画变革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发掘历史材料还原当时情节,引发情感共鸣,发人深思。
作品:《评杂技剧〈战上海〉:发挥杂技特色 讲好英雄故事》
作者:金浩,北京舞蹈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
出处:《人民日报》,2021年6月
推荐单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舞台艺术委员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详细解析杂技剧《战上海》的舞台表现,指出其得以成功的关键要素。全文论述清晰,对杂技剧这一新颖艺术样式的创作进行归纳总结,探讨了杂技剧如何找到艺术与市场的平衡点、杂技与戏剧的关系等重要问题,对于当代中国杂技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作品:《印迹:晚清民国岭南印学的发展及其文化融贯》
作者:邝以明,广州博尔赫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文艺总监
出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年11月
推荐单位:中国文艺评论网
专家推选意见:岭南印学很有研究意义,但在近代艺术史研究中是个薄弱环节,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可弥补部分空白。文章在史料梳理上下了较大功夫,有考有据、文献扎实、条理清晰,有较强的学术性,对印学理论建构有参考价值。
作品:《艺术史及其三种可能——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一种思考》
作者: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出处:《文艺研究》,2020年11月
推荐单位:《文艺研究》
专家推选意见:艺术史是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中最难处理的分支学科。该文发掘出艺术学理论视野中的新艺术史与艺术学理论视野之外的旧艺术史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了新艺术史与旧艺术史之间的衔接,为艺术学理论学科下艺术史研究开拓出新的知识增长点。
作品:《音乐评价体系构建试探》
作者:明言,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处:《音乐研究》,2021年5月
推荐单位:《音乐研究》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聚焦音乐评价体系建构的基本问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深入分析音乐产品评价“尺度”的内涵,为推动中国音乐批评健康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
作品:《互联网语境下网络剧创作现状的批评》
作者:缪贝,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
出处:《当代电视》,2021年4月
推荐单位:《当代电视》
专家推荐意见:本文凸显文艺评论的勇气和责任,指出互联网语境下的流量逻辑、话题效应正在影响网剧的艺术和社会价值发展。评论清醒而理性,提出互联网环境下的网剧发展要重视创作规律与价值取向。
作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体多元”问题与共同体意识的形塑》
作者:慕玲,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副主任
出处:《当代电影》,2020年11月
推荐单位: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追求作为电影整体的社会价值高度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充分肯定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其创作话语在“一体多元”背景下呈现出多种艺术张力,同时提出要正视存在的“异托邦”化和传播隔阂等问题。
作品:《沈铁梅与川剧〈三祭江〉——兼谈戏曲的传统与创新》
作者:魏锦,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出处:《四川戏剧》,2020年7月
推荐单位: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围绕传统经典《三祭江》的演出实践,深入探讨当代川剧代表性演员沈铁梅的成就,具体细致地剖析了沈铁梅的表演艺术和川剧表演传统的深层联系以及她本人独特的艺术创造,把作者对戏曲表演规律的理解融入其中,是一篇值得推荐的优秀评论。
作品:《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理念更新与理性重建》
作者:吴彦颐,常州大学教师
出处:《艺术百家》,2021年5月
推荐单位: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针对当代中国美术理论进行剖析,找出了几个方面实际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建构、建构怎样的当代中国美术理论提出有见地的设想和不少真知灼见,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参考价值。
作品:《建立体系观念,整体认知中国传统音乐创制理论》
作者:项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出处:《中国音乐学》,2020年7月
推荐单位:中国音乐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将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化与国家用乐引领数千载的事实关联,从国家用乐视角整体把握,考辨本体形态、体裁类型、机构设置、用乐功能性等方面,从共时和历时,礼乐和俗乐两条主脉整体认知,研究传统音乐创制理论。
作品:《深圳纪实摄影四十年:超级城市化下的叙事与趣味》
作者:杨莉莉,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出处:《中国摄影》,2020年12月
推荐单位:中国摄影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立足于深圳在地长期观察和体验,分析纪实摄影与城市发展在时空变化中的互动关系,归纳深圳摄影的共性,在“叙事”与“趣味”两个方向下,做出了具有一定学术性的分析和概括,对于进一步认识深圳摄影发展历史和促进摄影创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年度优秀文艺短评文章10篇:
作品:《新时代新曲艺要引领新风尚》
作者:崔凯,中国曲协顾问、国家一级编剧
出处:《中国艺术报》,2021年5月
推荐单位:中国曲艺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及时抓住行风制约曲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对曲艺界行风建设有直接助力作用。评论切中肯綮,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背景,提出弊病所在,夹叙夹议、明辨是非,立中有破、破中有立,凸现了文艺批评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
作品:《脱贫攻坚主题性影视创作也需要艺术性升华》
作者:范建华,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南京邮电大学教授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
推荐单位: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在高度肯定脱贫攻坚主题性创作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敏锐关注到创作中一些不尊重艺术规律的现象,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创作理念,对症下药、有理有据,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建设性的专业批评,对于提高主题性创作的艺术感染力有积极意义。
作品:《返回现场:重建批评对文艺实践的关怀和引领》
作者:金宁,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主编
出处:《中国文化报》,2021年1月
推荐单位:《文艺研究》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提出返回批评现场的鲜明主张,并就重建批评对文艺实践的关怀和引领提出具体建议,要求增强学理意识、审美意识、推进意识和艺术史写作意识,对当前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具有针对性意义。
作品:《乡村墙绘的审美思考》
作者:孔繁明,江苏省宝应实验小学高级教师
出处:《美术报》,2020年10月
推荐单位: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新农村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壁画创作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绘制壁画提出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参考价值。
作品:《〈觉醒年代〉是知识分子心灵史,更是中国文化精神蜕变史》
作者:李跃森,《中国电视》杂志执行主编
出处:《新京报》,2021年4月
推荐单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从文化思想史角度,分析了本年度现象级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思想艺术成就,阐述了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深入浅出、情理交融,说理透彻又充满感情,对于读者更好理解电视剧的历史人物和艺术形象的思想感染力有积极引导作用。
作品:《脱贫攻坚战的诗意与新时代诗歌创作》
作者:李云雷,《小说选刊》副主编
出处:《诗刊》,2020年7月
推荐单位:《诗刊》
专家推选意见:脱贫攻坚是新时代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本文论述了这一主题的诗意与新时代诗歌的关系,提出新时代诗歌创作过程也是诗人重新发现自我、发现诗歌的过程,充分显示出文学评论的现实感和敏锐性。
作品:《问问自己凭借什么吃饭养家》
作者:逄春阶,大众报业集团培训委总监、高级编辑
出处:《大众日报》,2020年9月
推荐单位: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充分发挥短评求实务虚、缘事议理的尖刀利剑作用,细致分析马三立相声“自嘲”式表演、自然朴巧的表现风格及其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文风坦诚平实,观点有启发性。文章多使用曲艺语言,犀利又不失委婉,接地气、聚人气、讲正气,体现了文艺短评应有的风格。
作品:《重提网络文学批评的有效性》
作者:吴长青,安徽大学文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出处:《河北日报》,2021年5月
推荐单位: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网络文学影响力越来越大,受众越来越多,然而网络文学批评仍然是一个短板。本文对如何评价网络文学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看法,尤其是对网络文学批评“有效性”的提出,切中时弊,本身就具有“有效性”。
作品:《他们能听到地心的蛙鸣——读三位当代煤矿工人的煤炭诗》
作者:徐迅,中国煤矿文联副主席
出处:《中国煤炭报》,2021年1月
推荐单位:中国煤矿文联
专家推选意见:当代工人的写作越来越边缘化,关注这一文学群体的评论越来越少。本文结合三位煤矿诗人的作品,以实事求是的批评态度,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分析细致、以理服人,表现了文学批评认真求实的精神。
作品:《被“拔苗助长”的专题摄影》
作者:袁洁,吞像摄影创办人
出处:《中国摄影报》,2020年7月
推荐单位:中国摄影家协会
专家推选意见:本文属于短、平、快的文体,直入主题,切中当下摄影创作“一窝蜂”搞组照而很多组照达不到专题要求的问题,提出摄影创作要循序渐进、单幅与专题分头推进的观点,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