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举行持续推进国际发展合作和援外事业新闻发布会(全文稿)

2024-12-19 6:54:03 体育 facai369

头条 |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举行持续推进国际发展合作和援外事业新闻发布会(全文稿)

[点击上方“国际援助官微”关注我们] 2023年10月31日上午,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罗照辉署长和赵峰涛、邓波清、唐文弘、钟海东副署长出席,介绍持续推进国际发展合作和援外事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全文稿如下: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28场,我们邀请到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持续推进国际发展合作和援外事业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赵峰涛先生、邓波清先生、唐文弘先生、钟海东先生。  下面,我们首先请罗照辉先生作介绍。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徐想 摄)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  谢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我们生逢盛世,但世界上却很不太平。地区冲突上升,大国博弈加剧,疫后经济复苏艰难。与此对应,中国风景这边独好。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我们的期待明显上升。不久前,我陪同中国领导人访问印尼试乘雅万高铁的时候,当地民众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喜悦,让我印象深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把脉世界大势,引领时代潮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等新思想新战略,倡导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亲诚惠容理念,为实现全球共同发展,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力量。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和对外援助与时俱进,内外兼修,呈现新气象、实现新发展。  一是完善援外机制体制。2018年,党中央对援外机制体制作出重大调整,组建了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专司国际发展合作和对外援助工作。  二是持续加大资金的投入。我国援外预算逐年增加。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内,今年我们署还首次调动了国内外金融机构120亿美元的专项资金,这是我们国际发展合作融资方式的重大突破。因为过去我们的发展援助主要是政府资金,这次我们是国内外金融机构的融资。我们还在充分发挥无偿援助、无息贷款、优惠贷款等传统援外方式基础上,开展了“债务换发展”,援外和贸易、投资三结合等援外方式的改革。  三是持续推进对外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提质升级。我们坚持中国特色援外模式,同时注重与国际接轨,逐渐从政府间的双边、单向式“输血”、政府资源为主的传统援外,向多双边结合、多主体参与、多方向对接、多资源投入的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升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五年前不叫中国援外署,而叫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四是加强援外的监督评估。我们署成立的时候,专门成立了一个监督评估司,通过监督、评估等方式,确保援外工程质量,也确保花好每一分对外援助资金。上个星期,我们还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发展合作阳光论坛,推进廉洁援外。  在习近平主席领航掌舵下,新时代10年,也是我国引领、塑造国际发展合作和对外援助、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最活跃、最有效、贡献最大的10年。  第一,我们引领全球抗疫合作。面对世纪疫情,在习近平主席的直接指挥下,我们署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近3年时间内,我们向153个国家、15个国际组织提供大批抗疫物资援助,向34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向110多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3亿剂疫苗。我们署成立5年,有3年时间重点就是在从事这项工作,我们提供了疫苗、抗疫物资,其中疫苗比世界上各国提供的总和都还要多。  第二,我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兼备陆海、横跨东西、联通古今、泽被千秋。10年里,我们在120多个共建国家安排了2000多个援助项目,建立80多个经贸合作区,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培训各个领域人才10多万人,使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第三,我们全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2021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并随后推出32项重大落实举措,这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完善和拓展,现在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在我们署的推动协调下,目前全球发展倡议的项目库、资金库已经顺利运转,200多个“小而美”项目实施完毕。今年7月我们还主办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习近平主席为此专门发来贺信。  第四,我们全力推广“小而美”等民生项目。我们在柬埔寨、缅甸、津巴布韦、吉布提等实施了一大批打井、住房、乡村道路、医疗等“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的项目。我们唐文弘副署长刚刚从非洲访问回来,年初的时候,他曾经在斐济专门就菌草项目挂牌,作为在南太推广菌草的地区中心,有效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菌草、杂交水稻、青蒿素、“万村通”“光明行”等这些“小而美”的援外品牌广受赞誉。我们还授人以渔,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我们在北京大学设立了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7年共培养了70多个国家400多名硕士博士官员,现在很多都是他们国家的副部级以上官员。孔子学院、鲁班工坊培训大量熟悉汉语的专业技能人才。数百个境外减贫示范村、农业示范中心分享中国扶贫兴农的经验。  第五,我们积极开展人道主义救援。10年来我们共向70多个国家提供千余次紧急援助。近日巴以冲突中,我们第一时间提供了人道主义救援,追加的物资援助也正在运输途中。土耳其、叙利亚大地震,我们是第一批提供全方位救援的国家。去年,巴基斯坦空前的大水灾,我们也全力提供救助。去年以来,我们共向30多个国家提供了紧急的粮食援助。  第六,我们注重开拓多边与三方合作。进入新时代,我们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20多个国际组织开展减贫、粮食安全、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三方合作,在60多个国家实施了130多个项目,超过3000万人受益。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和对外援助,是穷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既是利他的,也是互利的。我们不求回报,却收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  我的开场白就到这里结束,谢谢各位。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谢谢。  寿小丽:  谢谢罗照辉署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大家举手提问。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对外援助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支柱之一。最近,中国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请问国合署在推进“一带一路”方面做了哪些重要工作?谢谢。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徐想 摄)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  谢谢。“一带一路”十年辉煌,对外援助作用功不可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战略设计。我们对接共建国家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广泛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标准化、贸易便利化、技术标准化等主题,规划援外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引领抗疫合作。面对新冠肺炎世纪大疫,中国提供大量抗疫物资和疫苗,基本实现对“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全覆盖。中国实施“周边国家防疫带行动计划”,建设中国南亚国家应急物资储备库,在控制周边国家疫情蔓延的基础上,有力策应“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抗疫大局。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是非洲最大的公共医疗机构。中国帮助多国援建医疗基础设施、实验室并提供医疗设备,有序开展疟疾、血吸虫病、脊髓灰质炎医疗技术援助。  推进重大项目。中国聚焦“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援建骨干通道、关键节点的重大战略性项目。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新国际机场、东湾快速路、海水淡化厂,孟加拉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的道路、桥梁、隧道,中老铁路配套移民安居村、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道路及基建修复,非洲、拉美多国的机场、港口升级扩建,都渗透着中国援外人的辛勤和汗水。  打造品牌矩阵。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中国-印度洋地区发展合作论坛、国际发展合作阳光论坛等成为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颇具影响。菌草技术、青蒿素抗疟、杂交水稻、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援外品牌项目广受关注。我们发布系列“一带一路”上的玫瑰故事,真实记录、亲切可感,很多国家好评转载。  刚才你提到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成功举行,这次会议上形成了30余项援外领域成果,包括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等。中国援外将认真落实上述成果,继续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独特贡献。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党的二十大专门强调了要加大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体现出了中方对于国际发展合作的高度重视。请问国合署对下一步的工作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和考虑?谢谢。  罗照辉:  这个题目比较大,问的也非常好,我来回答。习近平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这既是持续推进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和援外事业、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庄重承诺,也与新时代10年我国援外发展历程一脉相承,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不久前,老挝一名五年级小学生给我国领导人写信,感谢我们援建的铁路经过他的家乡,给他家乡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刚才波清副署长专门提到我们曾经编写了一本书叫《“一带一路”上的玫瑰故事》。  面对大时代大格局,我们要有新理念新行动。中国越发展,承担的国际责任越大,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期待越高,我国在涉台、涉海、涉人权领域可能的承压也越大,需要朋友的支持也越多。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和援外事业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将会愈益突出。  迈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个10年,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开创新的局面。  首先,我们要全力服务元首外交和国家对外战略。国际形势风云激荡,元首外交定向领航。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事业必将有更大作为、更大贡献。我们要进一步落实好习近平主席在多双边场合宣布的全球发展倡议和一系列重大援外举措,重点围绕倡议提出的减贫、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加大落实力度,推进“小而美”项目。同时我们要讲好中国的援外故事,持续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和世界意义。  第二,我们要重点推进“全球南方”共同发展。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将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定位,强化对南南合作的理论引领,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和其他的重大倡议协同发力,定期举办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充分发挥全球发展项目库、资金库的效应,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深度对接各区域、各国的发展战略。同时,我们要坚决反对脱钩断链,推动解决地区热点冲突,为全球的共同发展、共享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第三,我们要持续引领国际发展合作。我们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继续推进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升级。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为主线,加大对联合国等多边机构的对接合作,聚焦项目、资金两大发展瓶颈,巩固以南北合作为主渠道、南南合作为重要补充的国际发展合作格局,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扩大三多方合作。全球发展倡议也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发展倡议。我们要敦促发达国家率先履行发展援助和气候融资承诺,也要与其在有共识的领域开展发展合作。  第四,我们要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援外在帮助发展伙伴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有效带动中国优质产品、先进技术、行业标准走出去。我们要落实好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资源投入的承诺,发挥援外的杠杆导向作用,进一步凝聚援外、投资、贸易的合力,服务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谢谢!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记者:  请问国合署在帮助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减贫和民生发展事业、夯实经济发展基础等方面做了哪些重要工作?取得了什么效果?下一步有什么计划?谢谢。  罗照辉:  尽管我是前驻巴基斯坦大使,这个问题还是请对情况更为熟悉的邓波清副署长回答。  邓波清:  谢谢巴基斯坦的朋友。在您提问的时候,我就想到以前,也是在这个地方,当时在抗击疫情最紧要的时刻,巴基斯坦的朋友现场提问之前,首先是感谢中国政府在抗疫方面第一时间对巴基斯坦的援助,接下来才问的问题。所以,看到您我也很熟悉、很亲切,可以说,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和巴基斯坦发展合作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也有很多“第一”,下面我列举几个: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民生合作机制。五年来,双方在农业、教育、医疗、扶贫、供水、职业教育等6个方面开展了务实高效的合作,27个优先项目有序推进。  签署了第一个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备忘录。备忘录为两国发展合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还在巴基斯坦建成了第一条地铁线路,大幅提升了拉合尔市民出行效率,极大纾解了城区交通拥堵。  刚才我也提到,新冠疫情暴发后,我们第一时间向巴基斯坦提供抗疫物资、疫苗,派遣医疗专家组,并且支持巴基斯坦建设抗疫隔离医院。刚才罗照辉署长讲到,他曾经是驻贵国的大使,很有感情,很多工作都是在他的直接指挥下开展的。  去年8月份,贵国遭受特大洪涝灾害,中国也是第一时间通过海陆空等多种渠道向贵国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中巴发展合作其实只是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周边外交理念的一个缩影。10年来,中国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大力开展减贫民生领域的合作,增进民众的福祉,取得丰硕的成果。  在关键时刻我们施以援手,体现“亲”。新冠疫情暴发后,我们第一时间向周边国家提供了口罩、呼吸机等防疫物资和疫苗援助,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累计向东盟国家提供超过6亿剂疫苗。  我们以诚相待、重信守诺,体现“诚”。中国的援助不是简单的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我们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传授实用农业技术,设立鲁班工坊,帮助培养职业技能人才。  双方合作成果扎扎实实,体现“惠”。柬埔寨前首相洪森曾经表示,蓬勃发展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金边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等,不仅将改善柬埔寨的基础设施,也将促进旅游、商业和农业的发展。  广泛拓展三方合作,体现“容”。我们同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会、难民署等20多个国际组织合作,在周边国家实施了众多“小而美、惠民生”项目,据初步统计,惠及数百万人。  下一步,国合署将继续积极支持周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坚持提供减贫和民生援助,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  今年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期评估年,全球发展事业也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请问国合署作为专司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的一个政府部门,在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全球发展倡议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罗照辉:  这个问题问的也很好,请我们赵峰涛副署长来回答这个问题。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赵峰涛(徐想 摄)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赵峰涛:  感谢记者同志的提问。2021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面对接联合国2030年议程,发出了聚焦发展、重振合作的时代强音。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的倡议,也是世界的公共发展平台,是“一带一路”的拓展。倡议提出两年来,国合署做了大量工作,成果很丰硕。  我们拓展了发展伙伴关系,健全了合作机制。中方在联合国发起“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70多国踊跃参加;成立全球发展倡议推进工作组,加快落实各项举措。国合署同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中方金融机构、亚投行、盖茨基金会等深入对接,签署落实合作文件。全球发展促进中心落户我署,促进中心网络吸引了44个国家、区域和国际组织加入。  我们筹措了大量的发展资源,推进务实合作。升级了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增资至40亿美元。建立全球发展项目库和资金池,发布项目库和筹资准则,通过合作出资、定向捐赠、受益方配资等方式,吸引官方、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刚才照辉署长提到,我们还筹集了120亿美元的专项资金,支持全球发展倡议项目落地。同时,我们按照市场化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模式,打好无偿援助与120亿美元专项资金的组合拳,加快打造新型发展援助示范项目。  我们凝聚发展共识,搭建行动平台。国合署自今年7月起,将机制化举办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并在GDI框架下持续举办国际发展合作阳光论坛和中国-印度洋地区发展合作论坛。同时,今年4月、9月,我们分别在联合国总部举办了全球发展倡议主题推介会、合作成果展示高级别会议,为推进倡议落实打造国际平台。  我们提升发展能力,促进共同繁荣。在GDI框架下,提供10万名研修名额,支持发展中国家疫后经济发展,目前已经完成了3万人次,覆盖全部“之友国家”。在厦门设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创新培训基地,今年已经为36个国家的学员举办了线下研修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发展之路需要大家一起走,才能更加宽广、更加通畅。我们期待与有志于全球共同发展的各方携手同行,进一步发挥好全球发展倡议的聚宝盆、催化剂、加速器的作用,为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更多贡献。谢谢!  CGTN记者:  长期以来,中国对非洲、拉美、加勒比和南太地区国家的支持,为促进上述地区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请简要介绍中国对上述地区国家的援助情况。谢谢。罗照辉:  这个问题非常好,请主管的唐文弘副署长回答,他刚刚从非洲三国访问归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唐文弘(徐想 摄)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唐文弘:  前天我才从非洲回到北京,上半年我还去了南太。我真切感受到了一点,中国同非洲、拉美、加勒比和南太地区的国家是共同发展道路上的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近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我们同非洲国家在减贫惠农、卫生健康、粮食安全、数字创新、绿色发展等发展领域开展合作。比如,我们帮助津巴布韦打了上千口井,刚才罗照辉署长也提到这一点,让民众喝上了纯净、甘冽的井水,解决当地世代困扰的用水安全问题;我们援助非盟非洲疾控中心总部,提升非洲整体疾控能力,援助布基纳法索博博医院、卢旺达马萨卡医院改扩建项目,缓解当地“看病难”问题;我们因地制宜实施光伏援助项目,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我们在非洲实施了一大批信息通信项目,助力非洲国家发展数字产业,缩小数字鸿沟,拥抱数字时代;我们在埃塞俄比亚实施了河岸绿色发展项目,已经成为当地民众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中国援非项目彰显了中非人民的深厚情谊,给非洲人民带来了健康、幸福、知识和就业。  我们在拉美、加勒比和南太地区合作实施了近百个成套、物资和技术援助项目,有力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特别是帮助当地国家应对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帮助受援国重建家园,恢复生产。2022年初,汤加火山爆发并且引发海啸等严重次生灾害,中国第一时间开展立体式救援,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今年3月,瓦努阿图接连遭受两次4级超强飓风侵袭,大部分岛屿遭到破坏,大量民房和公共设施被毁,我们迅速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帮助瓦努阿图政府和人民开展应急救灾和灾后重建。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深入开展国际发展合作,为改善发展中国家民生福祉作出更多贡献。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当前,受地缘冲突、极端天气、粮食和能源危机等影响,紧急人道主义危机突发频发,能否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国开展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的情况?谢谢。  罗照辉: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们这方面的确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国际上享有盛誉。我们请主管的钟海东同志回答。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钟海东(徐想 摄)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钟海东:  谢谢记者的提问。刚才罗照辉署长在开场白的时候已经介绍了我们开展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和全球抗疫合作的有关情况,结合记者的提问,我再具体介绍一些。  当前,巴以冲突仍在持续,中国已经向巴政府和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治和工程处分别提供100万美元的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还将通过埃及向加沙地带提供1500万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物资,以帮助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局势。  世界各国同处一个地球村,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别国遭受人道主义困难时,中国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中国始终秉持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坚持生命至上,根据受援方迫切需要,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2018年至2022年,中国共对外提供800多项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总价值超过150亿元人民币,援助对象遍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和欧洲等地区国家。  今年以来,中国向遭受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土耳其、叙利亚、利比亚、摩洛哥、阿富汗等国提供现汇和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有效缓解了受灾国人道主义危机,有力支持当地安置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受到了受援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中国开展对外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是中国与各国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生动写照,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既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也为当前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了正能量和稳定性。  下一步,国合署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己所能提供对外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为推动建设和平、安宁的美好世界作出新的贡献。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  刚刚介绍到,中国援外推出了菌草、青蒿素、杂交水稻等“小而美”的品牌,请介绍一下中国援外是如何落实推进这些“小而美”的援助项目的?谢谢。  唐文弘:  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指出,要将“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刚才照辉署长在开场白总述里面已经对此作了介绍。国合署深刻领会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统筹谋划,对推进“小而美”项目作出重点部署。2021年以来,已经立项实施了一大批“小而美”的项目,其中菌草、青蒿素、杂交水稻、鲁班工坊等都已经成为优质的援助品牌、“小而美”项目的典范。菌草技术是“以草代木”,具有饲料草、蘑菇营养基、防沙固沙等功效,目前已经推广至100多个国家,被当地民众誉为“幸福草”“致富草”,特别是广泛解决了当地女性就业问题;青蒿素是中国首先发现并成功提取的特效抗疟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我们向科摩罗提供青蒿素技术援助,当地疟疾发生率下降了98%,实现了零死亡;杂交水稻技术是中国农业科技史的一座丰碑,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做出了重要贡献,莫桑比克使用这项技术之后,每公顷水稻产量从1.5吨提升到8吨;鲁班工坊是中国打造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品牌,为合作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相关援助项目正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推进实施。现在,“小而美”已经成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高频词。  下一步,国合署将继续加大“小而美”项目援助力度,落实好习近平主席宣布的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举措,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普惠、包容发展。谢谢!红星新闻记者:  中国对外援助与国际发展合作注重软援助和硬援助结合,尤其注重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能力建设。请问中国在援外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赵峰涛: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科技与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人才是各国发展的根本支撑。中国的对外援助与国际发展合作不仅有“授人以鱼”的硬援助,同样有注重“授人以渔”的软援助。70年来,中国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毫无保留地分享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发展理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发展能力做出了中国贡献。  人力资源开发项目也是唐文弘同志刚才讲的,典型的“小而美”项目。70年来,我们合作领域日益丰富,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覆盖了17个领域、100多个专业,除了农林牧渔等传统强项,还不断拓展5G通讯、北斗卫星、移动支付等新兴合作领域。我们还开展了500余期治国理政专题培训,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远播海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被多国政要收藏在书桌案头。  我们的合作形式日益多样。坚持双边与多边两种方式,打通线上与线下两种渠道,通过来华中短期培训、学历学位教育、海外专家顾问、青年志愿者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同时,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社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开展三方合作,共同促进发展中国家能力提升。  我们的合作成效日益显著。70年来,我们为全球180多个国家和组织开展了约1.5万期培训项目,累计培养各类人才40多万名,有效提升了各国相关领域的发展能力。学员覆盖各个层级领域,遍布五湖四海,在各自国家的建设和国际事务协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人类社会需要同发展、共繁荣。中方将加快建设多领域、全方位、立体化的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经验,为推动世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谢谢!  寿小丽:  最后一个问题。  封面新闻记者:  今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了大范围的沙尘天气,对我国的空气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数据显示,沙尘主要来源于境外。请问在与有关国家开展环境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来还有哪些计划?谢谢。  罗照辉: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的确跟大家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今年春天,大家普遍感到,似乎多年久违的沙尘暴天气又回来了。事实上,我们这些年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进沙退”成效非常明显。所以专家一般认为,今年春天重现的北方沙尘暴来自境外。蒙古国领导人去年底访华的时候,向中国领导人很诚恳地提出,希望我们帮助他们一起来完成种植10亿棵树的计划,立即得到中国领导人的积极响应。中国和蒙古国是传统友好邻邦。抗疫期间,“羊来茶往”传为佳话。蒙古国、中国,包括东北亚的日本、韩国,都是沙漠化的受害者,所以防沙治沙、植树造林符合本地区各国和人民当前及长远利益,符合我们对联合国荒漠化公约的承诺,也符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以国合署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安排了蒙方代表团到中国宁夏、内蒙古,学习“绿进沙退”经验。上个月,我们署又和国家林草局联合组团访问蒙古国,签署了防沙植树的合作框架文件,出席了中蒙沙漠化防治中心的挂牌仪式,还决定建立3个植树防沙的大型示范区,建立7个防治沙尘暴的监测点,并开展10期培训项目,第一期最近刚刚完成。  当然,中蒙共同打造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旗舰项目。除了蒙方自身的努力,中蒙相互合作、地区国家和相关联合国机构共同的努力必不可少。我们经常讲,跨国问题需要跨国合作。过去日本、韩国曾经在蒙古国南部戈壁沙漠地区开展过一些三方合作。我今年9月份访问蒙古国的时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农发基金,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陪同我们一起访问,都对合作帮助蒙古国治沙植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下一步,我们要落实好两国元首的重要共识,落实好双方已经达成的有关具体合作共识,抓紧行动起来,打好蓝天白云保卫战。谢谢大家!  寿小丽:  谢谢罗照辉署长,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来源: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编辑:文勒编辑主任:李中南编审:陈垠 《国际援助》官微 中国援助·环球视野 《国际援助》为全球国际援助者提供意见 ⊙平台声明:平台稿件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思辩的专业资讯。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