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课堂 童真校园——航华第二小学2020学年课程计划
2024-12-16 5:08:28
体育资讯
facai369
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2017〕4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五部门关于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深入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1〕38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切实规范中小学课程教学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16〕30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本市小学试行“快乐30分”拓展活动的通知》(沪教委基〔2017〕37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沪教委体〔2018〕36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切实规范中小学课程教学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10〕23号)《上海市中小学2019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沪教委基〔2019〕39号)等文件精神,围绕我校的总体发展目标,秉承“办童年学校,还童真本色(童真、童趣、童心)”的办学理念,立足校本实际,制定2020学年航华二小课程计划。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学校严格执行2018学年度市教委课程计划以及学校课程计划,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课程教学工作。认真落实“快乐活动日”、“快乐30分”、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坚持开设好各类专题教育,保证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1小时,认真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紧紧围绕教学五环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开展示范课、比赛课、研究课、随堂课等教学活动,在课程计划的统领下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课程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涵,紧紧围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不断完善两方面探索学校的课程建设。在近年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对于新课程和新课程计划进行不断研究与实践,总结了经验,反思了困惑不足。
1.国家课程的落实情况与反思
(1)加强管理,确保课程计划落实
为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校课程计划,钻研课程与教学业务,学校校长和中层干部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到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各个实践环节,及时研究、引领、指导、调控和改进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工作。
(2)规范设置,开齐开足各类学科课程
学校依据上海市教委的文件要求,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严格规范执行市教委关于学校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不加课,不随意增减课时。
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方案,规范设置和实施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类课程。各年级全学年教学活动总时间为40周左右。其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2周,授课时间约34周,复习考试、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时间为4周。小学一、二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2节,三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3节,四、五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4节。每节课的时间按35分钟计。
每周集中安排一个半天(每周一下午)用于实施“快乐活动日”。根据本校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教育要求,集中统一安排活动,系统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包括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专题教育等限定拓展活动以及自主拓展探究、兴趣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快乐活动日”的课时安排计入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课时,每次按4课时计,每学年安排30次,每学年课时总量为120课时。
(3)积极响应,有效落实各项减负要求
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课时量坚持“不增加课时,不组织补课,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学生教辅资料的征订,不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不增加学生课后作业量”的原则,加强管理,确保课程计划落实。同时教导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统一把握教学进度,做好教学过程的管理,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执行能力。
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课时量,认真贯彻执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要求,坚持“不增加课时,不组织补课,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学生教辅资料的征订,不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不增加学生课后作业量”的原则,加强管理,确保课程计划落实。如关注零起点教学,积极实施一年级准备期方案,以缓解新生入学的身心压力。同时教导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统一把握教学进度,做好教学过程的管理,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执行能力。
(4)健康第一,确保阳光体育活动
学校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办学理念,努力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工作目标,始终把“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当成是一项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校品牌的内涵的一项教学工作来对待,积极落实课间20分钟大活动。鼓励全体师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了师生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学生健康的体魄,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校本课程的落实情况与反思
(1)制定方案,建立课程保障体系
根据学校制定的《航华第二小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明确了拓展型课程的课程目标、规范地进行了课程设置,确保了学校拓展型课程的课时,建立拓展型课程管理体系,确保学校拓展型建设和实施的可持续发展。
(2)多元发展,重视综合课程建设
综合课程引导学生不仅关注学生学科知识,而且关注经验知识,不仅学习单科知识,同时运用跨学科知识,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由发展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过渡,培养了学生合作、团结、创新精神,学校拓展型课程从“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开设了20多个兴趣组和社团。
(3)凸显特色,完善校本阅读课程
学校从“办童年学校,还童真本色”的发展理念出发,围绕童话阅读特色开展了“花格子”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通过全员参与、课程设置、活动跟进、区域展示的推进策略,为童话阅读课程品质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不足之处
(1)学校在引领和指导教师在三类课程的实施中做到相互渗透、有机整合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尚未充分发挥三类课程的整体价值。
(2)对于学校课程建设的效果评价还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学校要开展课程建设评价的研究,以课程目标达成度和学生的认同度为主要评价内容,逐步完善学校课程建设,提高学校课程质量。
(二)学校优势与不足分析
1.优势
(1)学校在““童真、童趣、童心”的核心理念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建设理念与学生发展目标,为学校课程健康规范运行提供依据。
(2)多年的课程建设使学校形成了一支敬业爱岗、凝心聚力的教师团队,教师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多位教师被评为市、区园丁奖,区“三八”红旗手、学校也被评全国书香校园、上海市花园单位等。
(3)学校围绕课程计划开展一系列校本研修,经历了专业引领、个体实践、同伴互助、研讨反思的学习、教研过程,一部分老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逐步增强较强。教师们撰写的论文获得了市、区论文比赛的一、二等奖,教师们还在各学科进行了区级公开教学。
(4)学校借助新基础教育平台,建立有效的研究机制,以“新基础教育”项目为引领,结合日常学科变革实践研究,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校本研修模式,并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以“集智备课”、“深度磨课”和“智慧传递”等教研方式扎实有效推进,努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
(5)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童话阅读,为孩子的童年播种幸福的种子,开展由点及面——由小队到班级,由班级到全校,形成逐层扩散的互联阅读范围;由单一到丰富——阅读指导课程到各类阅读探究课程的设计和实践,形成学科阅读科科联动式的持续发展的阅读活动,使学生的阅读更深入,切实贯彻引导学生“读中学,学中悟,行中思,思中变”原则,落实“童话励志,童话启智,童话导行”目标。
2.不足
(1)教师队伍中缺少区学科带头人及中学高级教师等高端教师、尚未形成金字塔形的骨干教师梯队,是学校课程建设不利条件。
(2)在拓展型课程研发方面能力欠缺,教师有学习的意向和兴趣,需要专家引领和专业指导。
(3)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和软件功能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整体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
1.在基础型课程实施中,严格按上海市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执行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努力实施各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的基本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基准要求;落实基础学力,促进全面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加强教学管理,运用和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效整合,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方法,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在拓展型课程实施中,深化拓展型课程特色化建设,凸显儿童文学阅读亮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段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开好体现个性化、综合性和可选择的拓展型课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在探究型课程实施中,开发适合学生发展需求探究型课程,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确立探究主题,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所学的探究方法,完成相关的专题任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在低年级主题式活动中,教师站在儿童的立场观察世界与理解世界,基于儿童视角设计活动,引导儿童感受、体验与探索真实而缤纷的世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让儿童认识并发展自我,参与并融入社会亲近并探索自然,初步形成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整体认识。具体目标包括:①认识自己、管理自己、表达自己。 ②遵守规则、乐于交往、懂得关爱。③喜欢提问、敢于尝试、亲近自然。
5.在创新实验课程中,在校外专家及专业机构的帮助下,我校已经初步研发出了适合学校飞行科技特色的《智能无人机》校本体系,覆盖四年级全体学生。在本学年的初次实践中不断完善此课程内容,并通过课堂教学、兴趣小组和社团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无人机的科普和技术知识,了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及智能设备常用的技术;通过无人机各种机型的组装,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对无人机各类巡航比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规划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提高合作、创新能力。
6.在德育专题——“礼仪教育”中,认识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礼仪行为,积累一定的经验;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是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的基本条件之一;学会感受美好生活的意义,积极过好每一天。
总目标:培育正德守信、乐学善思、强身健体的“花格子”好少年。
重点做到“四个学会”:①学会生活: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安全生活,并对生活充满向往,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保持积极健康的进取心态;②学会做人:充分发展个性,学会与人相处、与社会相处,保持健全完善的人格;③学会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上课专心,乐于倾听,积极思考,喜欢探究,大胆提问,敢于发表意见,认真预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能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④学会运动:热爱生命,锻炼身体,喜欢挑战,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强健的身体素质。
努力打造“师德高尚、专业发展、骨干引领、团结合作”的教师团队。
(一) 学校课程体系架构
图1:航华二小课程结构图N
根据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实现学校课程目标,保证学生在各学习领域获得相应的学习经历、学习体验,特制定本课时安排。课时安排在执行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
表1:2019学年航华二小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N
表2: 2019学年第一学期航华二小作息时间表N
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学校课程计划,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不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加强学校课程的管理。
根据基础型课程实施要求,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遵照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项要求进行实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根据区域要求和学校的发展规划,2019学年我校继续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进工作。
学校的拓展型课程是基于课程社会化的思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服务,主要指向综合实践学习领域,由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程组成。限定拓展课程包括特色课程、专题教育、体锻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自主拓展课程包括社团活动、兴趣活动。
(1)具体课程内容
①“智能无人机”校本课程(限定拓展)
《智能无人机》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在创新实验教室中完成实践性操作,作为限定拓展课程排入课表内。
②儿童文学阅读(限定拓展)
儿童文学是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我校的四类校本阅读课程已基本形成。渗透型阅读课程《去童话的空中漫步》:在基础型课程的各个学科中渗透、推荐与学科教学相关的阅读;拓展型阅读课程《在世界的童话中呼吸》:利用每周一节的拓展阅览课上开设阅读,已经完成了1-5年级的课程编写和教材开发;主题型阅读课程《和缤纷童话手拉手》:利用校内外的各类活动开展主题阅读,目前已完成《五星和童年一起飘扬》、《“花格子”礼仪学堂》;亲子型阅读课程《童话相伴的欢欣岁月》:每年向家长推荐1-5年级的阅读科目,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和“故事妈妈”进校园活动。
图2:儿童文学阅读校本特色课程N
③专题教育(限定拓展)
⊙校班会
由大队部安排每学期的校班会的内容,将“一月一主题”和专题教育相结合,通过全校范围内的广播,或班级讨论交流等形式开展。
表3:2019学年航华二小校班会安排表N
⊙班团队活动
学校专题教育安排在周一——周四午会课进行,主要进行时事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礼仪教育、健康教育及学生阅读指导。学校为教师配备的教育用书和配套材料,年级组统一备课和教学进度,每日的总护导老师进行检查、记录、反馈。学校专题教育的还延伸至学校“校园活动”中,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表4:2019学年航华二小班团队活动安排表N
表5:2019学年航华二小午会课安排表
校本教材:《花格子礼仪学堂》课程内容一览表
共五单元:即“进门礼仪篇”“尊师礼仪篇”“交往礼仪篇”“安全礼仪篇”“集会礼仪篇”
进门礼仪篇分为:进校门礼仪、进办公室礼仪、回家门礼仪、进客人家门礼仪
尊师礼仪篇分为:课堂尊师礼仪、课后尊师礼仪、节日尊师礼仪
交往礼仪篇分为:同学交往礼仪、师生交往礼仪、与家人交往礼仪、待客交往礼仪
安全礼仪篇分为:课间安全礼仪、生活安全礼仪、交通安全礼仪、
集会礼仪篇分为:升降旗礼仪、室外集会礼仪、参观礼仪、观赛礼仪
④校园文化活动(限定拓展)
校园文化活动是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空间,也是学校活动得以有声有色开展的基础。学校每学年以“六节”引领的童趣文化年历带动缤纷色彩实践感悟活动:艺术节、英语节、感恩节、体育节、科技节、阅读节。
⑤社会实践活动(限定拓展)
社会实践主要涉及春秋游,每学年2天;观看影视戏剧,每学年不少于4次;各中队利用寒暑假、结合假日小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每学年4次,其中必须开展1-2次具有整合性、综合性效应的,由家长志愿者组织的快乐队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统一记录在“中队日志”及“雏鹰假日小队活动记录表”内,纳入学期结束班级和班主任的考评。
表6:2019学年航华二小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安排表N
⑥一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限定拓展)
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分为三个领域:“我与自己”“我与社会”“我与自然”。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要,以活动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探寻自然、发现奥秘、了解世界”为横线,构建“学生立场”、“儿童视角”的“花格子·缤纷四季”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体系。课程为学生提供以限定主题菜单模式和不限定主题菜单模式。限定主题菜单模式根据学校课时安排,整合兴趣活动、体锻、专题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探究活动等,采用参观制作、绘画、表演、游戏、科学探究等多种活动方式。
图3:一年级第一学期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N
图4:一年级第一学期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N
⑦社团活动(自主拓展)
社团活动旨在促进学校文化艺术教育的开展,为学生的特长发展提供支持,本着兴趣与特长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同时也为了有效落实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我校制定了校内课后服务的相关工作方案和管理制度,规范服务管理、保障学生安全。放学后下午4点到4:50期间开展有序、丰富的课外社团活动。活动内容有绘画、“好朋友”心理辅导、力翰科学、篮球、踢跳、越剧、围棋、舞蹈、科学技术应用开发、合唱10个课外公益活动。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校园生活。
⑧兴趣活动(自主拓展)
兴趣活动由学校为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而设计的以学生自身活动为主的课程,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直接感知,亲自动手,学得生动有趣,使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为提高兴趣小组活动质量,规范兴趣小组管理,本学年初,学校拓展型课程教师再次学习《航华二小兴趣活动管理制度》,强化教学质量意识,认真做好《拓展型课程科目设计方案》设计,严格考勤,改善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
按照学生的年级特点,开设相应的科目,一到五年级进行走班教学,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
⑨阳光体育活动(自主拓展)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使“三课两操两活动”更有效地为达成的学校育人目标。为保证每天活动一小时,学校在周一至周五早晨安排了20分钟的课间大活动。普及三年级游泳,开展“足球进课堂”、“围棋进课堂”、“篮球进课堂”等项目,开展好校园运动会。
3.探究型课程
探究型课程主要由自主探究和专题探究两部分组成。自主探究是在每周一节的探究课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过程。专题探究主要结合各学科,各领域,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资源,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个主题,尝试运用各种探究方法,完成相关的专题任务。
4.学习准备期
为贯彻上海市教委对小学学习准备期的实施指导意见,适当缓解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初的身心压力,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并在心理、思想、行为上为小学学习生活作好基础准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依据学校“综合活动”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安排4周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课程内容分成四个模块:我爱我“家”、我会知道、我有好习惯、我们真快乐,开发了如下的课程:
模块目标
内容设计
表7:2019学年航华二小一年级学习准备期活动N
(2)具体课时安排
①各年级全学年教学活动总时间为40周。其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2周,授课时间按34周计,复习考试、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时间为4周。
②一、二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2节,三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3节,四、五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4节。每节课的时间按35分钟计。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安排学生在校课堂教学时间不得突破规定的周课时总量。
③各年级每天安排20分钟的午会,午会时间进行时事形势教育等专题教育,每月在校、班会时间安排一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专题教育活动。
④各年级每天安排时间约为35分钟的广播操、眼保健操等体育保健活动;每周须安排两次时间为3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在拓展型课程中。
⑤信息科技、专题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时分散集中相结合。探究型课程主要以探究学习包和主题探究活动的形式进行。
⑥继续落实《上海市小学实施“快乐活动日”指导意见(试行)》文件精神,每周一下午用于实施“快乐活动日”,课时安排计入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课时,每次按4课时计,每学年安排30次,每学年课时总量为120课时。
⑦一年级入学初4周利用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课时,落实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
⑧各年级每周安排0.5课时用于学生阅读活动,安排在午间进行。
1.基础性课程
课程的实施上要依托流程管理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大环节加以落实。根据学校教学流程管理制度对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校长室、教导处严格把关。在关注教学环节常态监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流程管理检查结果的分析与反馈,及时发现亮点、捕捉问题,解决难点,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行为。
积极推进实施小学阶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引导教师牢固树立课程标准在教学与评价中的地位,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以及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开展教学与评价工作。
(1)“慧”备课——目标与过程的有效设计
根据市教委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教师要改变基于个人经验和基于教材内容设定教学目标的做法,真正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阶段教学目标及课时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编制“学期课程实施计划表”。发挥教研组教师智慧,集体备课,再加上根据各班学情发挥教师个人智慧,进行二次备课。要求教师重视备课中板书和作业的设计,同时进一步强化每个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的关联意识。
进一步落实国家统编学科教材的使用工作,加强对教材的研读,备好课。
(2)“趣”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实施
根据市教委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多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并适时予以鼓励。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童趣”课堂,探索课堂观察与分析的途径与方法。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3)精练习——练习内容的编制与选择,质量的分析
各学科继续开展有效练习设计的研究,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提倡作业布置少而精、分层递进和多样化,提倡布置发展性、创造性、活动性、实践性的作业。各学科积极开展“长作业”设计研究。语、数、英教师应适当控制与协调学科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学校将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各学科的作业布置情况,督促教师有效地布置作业。坚决杜绝教辅材料进课堂。
继续实行练习、试卷分管教导签单制,落实减负措施,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做到减负增效。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一、二年级可进行期末考查(一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查);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他学科只进行考查,考查形式要灵活多样。
(4)勤辅导——因材施教,诊断学与教的问题
重视作业批改与学习辅导,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层次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注重作业的反馈功能,及时批改作业,从中获得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反馈,改善教学行为。特别重视学困生的个别化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辅导,做好学困生辅导纪录。
(4)巧评价——优化评价、促进学生全年发展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市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市教委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积极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认真做好《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的试行工作,结合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深入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沪教委基〔2013〕59号)的要求,对学生学业评价严格实行等第制,我校将继续加强对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研究与实践,注重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一、二年级只进行期末考查,且采用学生喜爱的“游玩快乐宫”形式,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他学科只进行考查,考查形式灵活多样。
2.拓展型课程
学校对拓展型课程负责教师的要求:①部分教师书率先完成每学年的学科拓展型课程科目设计方案。②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来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动灵活性。③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允许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呈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过程体验,做好记录和评价。
实施办法:①整体规划——把各年级的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兴趣活动和限定拓展活动三节拓展型课程安排在周一下午进行。②系统设计——统整学校原有的课程特色、德育框架和区域内需推广的课程,组织形式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做好基础性与发展性、统一性与选择性、学科性与活动性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③多方整合——发动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快乐活动日”的设计和实施,共同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积极开发和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普场馆、社区、教育联合体等各种社会教育资源。
评价方式:①以过程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为重点,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体验、自我表现、建立自信。②倡导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评价以学生自我体验的记录为主(可记录在《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有关栏目,也可通过周记等其它形式记录),促进学生认识自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自主发展。③教师应在学生参与“创新拓展日”活动的过程中适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做好相关案例记录。
3.探究型课程:
(1)课程目标
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们把课程目标定位于“四会”上,着眼点在于通过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能围绕某一个问题或专题进行观察、推理、分析,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和体验,以及与他人合作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或实验、操作等,初步懂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开始对问题的探究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
(2)课程内容
①探究包:各年级精心选择《探究型课程学习资料》中的相关内容,以年级合作备课的形式进行课程资源的共享。
②专题开发:三至五年级各班在选择《探究包》开展探究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校本课程设计,以“快乐小队主题式探究”为主要形式,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呈现专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效。
1.完善常态的教学管理机制,围绕“童趣课堂”的建设,搭建教研平台,加强校本研修,进行交流展示,编制课堂案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积极搭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研修、交流、研究等平台,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与学校重点工作相联系,凸显课堂教学研究的生成性,激励教师开展探索性的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在具体研究任务中不断思考、总结,形成教师和团队专业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3.进一步抓好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探索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讲目标、重过程、保质量,使教研组成为推动教学,提升师资水平的有效平台。各教研组、备课组继续围绕“明确研训主题、重视文本研读、加强策略研究”三方面进行行动研究。
4.各教研组、备课组继续开展“同伴互助”、“同课异质”、“同课异构”的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教研”职能,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要做到“三个结合”: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结合,个体实践与集体评课结合,个体反思与集体研讨结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5.聚焦学科教学,关注教师的专业实践,继续抓好全校教师的教学练兵活动,及各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练兵,通过练兵活动,切实开展“减负增效”行动研究。
课程资源既丰富着课程的内容,也支撑着课程的实施。
1.文化氛围: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的显性和隐性育人功能,创建温馨教室,使校园洋溢师生活力,让环境体现文化特色。
2.社会资源:充分挖掘家长和社区资源,开设生活类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修习,主要采用讲座的形式开展。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健康上网,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外部环境: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社区、家长的支持,领导的指导和专家的引领,为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教学资源:整理三类课程已有的教学资源,充实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为课程的进一步实施与开发提供有效资源。
课程评价是学校课程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学校课程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是达成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
学习评价重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学习成绩评价的同时,也重视对学生品德及各方面潜能的发展。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工具,范围包括:基础性课程、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性、综合性价。评价既注重结果,更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合理创新运用《成长手册》、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质量的提升。
1.三类课程评价
(1)基础型课程评价
评价的主体:各学科教师
评价的对象:学生
评价的内容:各学科的学习内容
评价的形式:各阶段的各种考察、日常作业、练习等情况。
进一步完善学校对综合学科的调研制度,关注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充分利用并规范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使用,对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不断地加以完善。
(2)拓展型课程的评价
评价的主体:任课教师
评价的对象:学生
评价的内容:参与的兴趣、积极性、学习的态度等。
评价的形式:作品展示、学习体会(收获)、表演等。
评价的重点:学生非智力因素、情感态度,结果等第评价呈现。
结合学生成长手册中自评、互评、师评,将考核结果填写在学生成长记录册中。
(3)探究型课程的评价
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得失,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参与的程度和态度、体验感悟的深度与广度、相互协作的情况以及资料收集整理情况、探究活动的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互评: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培养,相互尊重得到发扬。
2.闵行区学生成长空间、学生成长记录手册评价
使用上海市教委编制的“学生成长记录手册”、闵行区学生成长空间对学生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对学业成绩用等第表达。
3.参与程度的评价
“参与程度”评价指学生对基于学校课程而开展的各类活动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重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评价是一种专业行为,需要学校各部门相互配合建立合适的教学评价框架,合理的进行教师教学评价。根据学科特点,教学进度情况由教导处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学科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学监控活动,并对此提出改进意见,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学校也注重对教师师德修养、教学态度、教学行为等进行综合评价。学期结束,通过教师自评、教研组和年级组内互评、行政考评对教师作出全面公正的评价。
1.教师自我的评价
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应该参照评价指标。通过自我评价以便随时进行自我矫正和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详见附件1:《航华二小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记录表》
2.教师听课互评
教师之间互相评课,可以起到互相了解、互相交流,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作用。教师之间的互评,由教学研究组结合听课来进行。详见附件2:《航华二小课堂教学评价表》
1.学生评价
采用访谈的方式,将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听取他们对学校各项课程内容的建议和想法,如基础型课程“作业设计”的实施效果、自主拓展的课程内容、探究课程的主题选择等,将访谈的内容记录整理分析。
2.家长评价
结合家长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展示各类课程的实施情况和成果,采用问卷的方式,了解家长对课程实施的想法和建议,同时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共同参与到课程建设。
3.教师评价
每学期结束,以各类课程教研组为单元,组织教师开展课程的评价。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效果进行评议总结,提出完善课程的建议,让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逐步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
4.综合评价
每学期校领导对学校的办学特色、课程研究、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一个综合的评价。
1.组织保障
学校课程管理机构为“学校课程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是校长,组员是中层干部,顾问是聘请的有关专家。课程领导小组的成员负责教材的研究和开发;规划和实施;指导和培训;考核和评价。
2.制度保障
(1)《航华第二小学2019学年度课程计划》、《航华第二小学基础型课程实施方案》、《航华第二小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航华第二小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是学校依据相关的课程文件和学校实际而制定的课程实施计划,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建设、课程说明、课程管理、评价等内容,必须按要求严格执行。
(2)实施单元设计备课要求,落实学校课程计划目标,逐步形成学校备课文化。
(3)组织实施与学校课程计划相适应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评价表。
(4)加强随堂听课力度、听课评价着重考察其对学校课程计划的落实程度。
(5)注重教师的团队建设,强化备课组建设,发挥好组长引领、辐射作用。
3.经费保障
(1)挖掘潜力,依托上级主管部门,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
(2)学校要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设立校本课程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保证学校课程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大力度完善教师专业培养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加大校园网教学资源库建设。
1.基础型课程的实施
(1)根据上海市教委制订并颁发“学年度课程计划”及说明,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每一门课程。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安排好学校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
(2)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多种形式激发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3)完善各学科的考核评价制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横向和纵向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评价,要做到学科成绩和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相结合。
2、拓展型课程的实施
(1)申报审批及开设。各学科教师根据各类课程的目标及结构,针对我校学生实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的特点、实践经验与思考,申报课程计划。课程管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申报拓展型课程的教师必须提交课程名称、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组织形式、评价方法等相关资料。
(2)过程管理:执教教师做好对学生的评价,详细记录数据,包括学期教学计划、每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分析。课程教学部负责常规管理,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拓展型课程的课堂效益。
(3)领导小组负责考核评价开设的拓展型课程和任课教师。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结合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对已开设的课程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调整,使其更符合学校的育人目标,更贴近现代生活和我校学生实际。
3.探究型课程的实施
每位教师除担任一门基础型课程的教学任务外,应当发挥自身特长,勇于开发或承担一门拓展型课程(或探究型课程)的教学。课程开发须经以下流程:
(1)期初申报:每学年期初,教师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填妥课程开发申请表,交课程教学部审议。
(2)审批考核:课程教学部根据学校的资源配置或实际情况,确定本学年中拟实施的课程项目。
(4)过程管理:执教教师做好对学生的评价,详细记录数据,包括学期教学计划、每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分析。课程教学部负责常规管理,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拓展型课程的课堂效益。
1.结合校本研修,进行学校课程计划的学习与指导,提高教师课程的执行力。
2.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发挥区、校级骨干教师专业引领作用,带领教师参加学校课程建设。
3.组织教师培训,外聘课程专家来校指导,开设课程研究相关的专业讲座,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航华二小
2019.9
航华二小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记录册
( 学年度)
1、 目标达成度:
执教者
学科
课题
总分
课堂教学
基本要求
分值
得分
教师教学清晰
10
10
引导学生学习
5
10
10
师生有效沟通
10
10
课堂环境管理
5
5
有效达成目标
10
5
10
评价者: 日期:
兴趣活动(社团活动)教师教学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