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迎重大调整。10月30日起,沪深主板A股公司市值退市标准正式调整为5亿元。此次调整,不仅是数字上的简单变化,更是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重要一步。
回首过去,市值退市制度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如今的调整更是顺应了市场发展的新需求。随着A股市场加速出清,优胜劣汰效应愈发显著,首家因市值退市的* S深天已成为历史的注脚。
而当下,众多市值接近新门槛的公司正面临着挑战。截至10月31日收盘,A股市值低于10亿元的上市公司达到43家。
在受访专家看来,通过提高退市标准,监管层鼓励资金流向那些能够有效利用资金、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企业,从而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
“一个有序、公平、透明的资本市场能够增强投资者的信心。通过清理市场中的低效企业,监管层可以提高市场的整体运行效率,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汇生国际资本行政总裁黄立冲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主板市值退市门槛调至5亿元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重要基础性制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是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
据了解,2020年12月31日,沪深交易所发布的退市新规,首次增加了“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3亿元”的市值退市指标。
市值是股票价格与总股本的乘积,其综合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诸多因素的预期。
今年4月,沪深交易所修订完善了相关退市规则,将主板A股(含A+)公司的市值退市标准从3亿元提高至5亿元,并自今年10月30日起正式实施。
新的退市规则,着眼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的出清力度,削减“壳”资源价值;同时,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加强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
根据《上海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4月修订)》规定,在上交所仅发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或者既发行A股股票又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在上交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5亿元的,上交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为保证新老规则平稳过渡,交易所明确指出,在10月30日前,如果上市公司A股(含A+)的股票总市值低于3亿元的情形延续至10月30日或者以后,将连续计算相关期限并适用原规则关于市值退市的规定。
在新的市值退市标准实施后,沪深主板公司的市值退市门槛由3亿元提升至5亿元,而上交所科创板、深交所创业板、北交所、沪深纯B股公司的市值退市标准保持不变,依旧为3亿元。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高主板市值退市标准至5亿元,反映了监管层对资本市场规则的不断优化和严格把控,目的是提升市场整体质量及上市公司竞争力,促进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这顺应市场发展和公司实际情况。同时,这也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淘汰市场中的低效公司,保护投资者利益。
此外,他认为,提高市值退市标准还有助于引导价值投资,鼓励投资者关注公司基本面。“监管层致力于打造一个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尊重市场规律,遵守契约精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黄立冲亦表示,监管层提高退市标准的主要用意在于优化股票市场的结构,确保市场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分配给那些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
他认为,提高市值退市标准可以淘汰那些业绩不佳、市值低下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往往难以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回报,也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退市机制,可以将这些公司从主板市场中剔除,从而留下那些更有活力、更能贡献经济增长的企业。
“通过提高退市标准,促使上市公司注重自身的质量和长期发展,而不仅仅是短期的市值表现。这有助于提升整个股票市场的质量,吸引更多的长期投资者,减少投机行为。”黄立冲提到。
小市值公司退市危机渐近
资本市场正加速出清,优胜劣汰效应进一步显现。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55家公司完成退市。当前,A股上市公司共有5363家。
9月2日,*ST深天正式摘牌,成为市值退市的首家A股上市公司。在其退市案例中,退市标准仍为3亿元。
*ST深天是一家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超过30年的老牌企业,主要从事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和销售、房地产的开发及物业管理等业务。该公司总市值曾超过50亿元,但近年来经营状况每况愈下。
此前,该公司股票在今年6月27日至7月24日期间,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市值均低于3亿元。8月21日,*ST深天收到深交所出具的《关于深圳市天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收盘,A股共计43家上市公司市值低于10亿元。其中,沪深主板有11家,科创板有3家,创业板仅有1家,北交所有28家。
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口径,这些公司所属行业主要集中于机械设备(11家)、基础化工(4家)、电子(3家)、环保(3家)、农林牧渔(3家)、医药生物(3家)等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市值低于10亿元的主板上市公司,均为ST类股票,包括、、、、、、、、、和。
ST类公司业绩表现均难言乐观。以其中市值最低的为例,该公司市值仅为5.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6446.8万元,同比下降71.8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164.12万元,同比下降104.87%。
科创板方面,市值低于10亿元的3家上市公司——、、,均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登陆资本市场。
当前,这3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均处于历史低位,但细分来看,不同于、股价的“上市即巅峰”,在上市次年股价攀升至92.53元/股后,才逐渐走低,截至10月31日收盘,股价报收于11.32元/股。
创业板方面,仅市值低于10亿元,为7.64亿元。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约3.27亿元,同比增加9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88.77万元。
资本市场中,每一席上市资格都尤为珍贵。对于低市值个股而言,若要维护其上市地位,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努力?
田利辉告诉记者,对于市值在“警戒线”徘徊的企业,他建议:上市公司应通过改善经营和基本面来提升自身的市场价值和投资者信心;在合理合规的基础上,企业可以通过大股东增持、资产重组等方式进行市值管理,以降低市值过低带来的退市风险。
在黄立冲看来,首先,上市公司应专注于提升其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通过增加收入、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改善财务报表,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从而提升市值;其次,要确保其商业行为合乎道德,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并及时公开财务和经营信息;再次,上市公司可以考虑通过战略重组或业务转型来改善其市场定位,这可能包括剥离非核心资产、寻求新的增长点或进入新的市场;最后,加大研发和创新,上市公司可以开发新产品或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其长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