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话题叫“我好像总是在压抑自己的每个快乐需求”。看完有一个很深的感触,那就是:
我们很多人不能纯粹地享受快乐本身,甚至会主动压抑来到身边的快乐。
生活里,你是如何看待快乐的?你是否也是一个“不敢快乐”的人呢?
关于快乐的5个不合理偏见
你中了几个?
偏见一:
只能为“有用”的事情快乐
把快乐和功能性绑定在一起,有意识地、主动地用快乐交换更想要的东西。比如为了考不错的成绩,让渡玩耍的快乐;为了现有的稳定,放弃做自己所爱的快乐。
快乐变成一种必须先符合某种外部价值后才能感受的东西。当某件事是“有用、有好处、能带来长期收益”时,才允许自己快乐。否则,就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辜负他人。
偏见二:
认为快乐是需要资格的
不少逃避快乐的人,会在潜意识中要求自己一直保持痛苦的状态,不断苛责自己,一刻不停地工作、学习,甚至会产生“休息羞耻症”。
有心理学家分析:不允许自己过得好,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防御机制。保持这种痛苦的状态,才能感到踏实和安全。
始终认为自己目前的条件和能力,不配享有快乐。在没有达到追求的标准前,体验快乐只会带来羞耻感。习惯将快乐与责任感对立起来,认为享受快乐就是忽视了责任。但实际上,快乐与责任并不矛盾,可以共存。
偏见三:
好像一快乐,痛苦就接踵而至
有网友说,每次自己一快乐,好像马上就会被烦恼尾随。哪怕长大了成年了,这种感受也会一直禁锢着自己,不敢开心,担心接下来遇到糟糕的人和事。
其实,生活本就是快乐与烦恼的交替,令人痛苦的事情不会因快乐的存在而增多或减少,学会坦然接受变化与挑战,才是心理强大、成熟的表现。
偏见四:
快乐之后容易产生空虚感
很多人在学习、工作之外的时间里,不知道如何填满内心的空白;或是在尽情玩耍之后,因为没有找到新的忙碌任务,而陷入茫然,却误将这种空虚感归咎于享受了快乐所致。
事实上,快乐常常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欲、想象力和决策力,让人更有勇气去冒险,对未来抱有更美好的展望。让人空虚的不是快乐,而是缺少目标的规划。
偏见五:
认为表现快乐太惹眼了
好不容易不用加班,却不敢在加班的同事面前表现得太开心;好不容易取得不错的成绩,却不敢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太兴奋或高调……
网友总结:“我的快乐,牺牲起来总是最容易、成本最低的。于是,我总是乐于优先牺牲它们,尽管根本已经没有人要求我怎样。”
过于照顾他人的情绪,使自己的快乐变得小心翼翼。我们忘记了,真诚的快乐是会传染的,当你自然地表达快乐,也会给他人带去前行的动力。
5个改变,请大大方方快乐!
在上述的时刻里,我们因自己的快乐感到后悔、恐惧,以至于很难纯粹地享受快乐本身,一次又一次,把呼之欲出的快乐掩埋在心底。
真正的快乐并不宏大。也许它只是作为短暂的、无法复刻的时光碎片,萦绕在你的周围。你曾经以为它距离你很遥远,可是只要你打开心扉,终会有一刻,你能和它连接上。当这一刻发生时,希望你珍惜并坦然接受。
5个让自己快乐的小建议,送给大家:
01.把快乐日常化、简单化。从生活的附近寻找让自己愉快的事物,一点点去做那些曾经想做但不敢做的事,并有意识地觉察和放大那些让你快乐的因素。
02.脱离压抑你快乐的人和环境。远离倾向否定、打击、贬抑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不快乐说拜拜。
03.不在通往快乐的路上设置“收费站”。感到轻松、自在的时候,就尽情去体验,不把自己置于矛盾纠结之中,想要快乐,就请直通快乐。
04.学会区分内疚与真正的责任。享受快乐不意味着忽视了责任,而是对生活更为热情积极的态度,不必因快乐而羞耻。
05.把那些照顾别人的精力和方式,分一些给自己。真诚地爱自己,接纳自己的当下,快乐才会变得容易且自洽。
原标题:《星空夜话丨你不必“小心翼翼”地快乐》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