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纪实影像发展: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系列学术活动奏响多元探讨“交响曲”

2024-12-15 22:02:44 欧洲杯直播 facai369
作为第21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系列活动之一,“2024纪实影像照见未来”学术论坛于11月29日至11月30日在广州图书馆举行。 论坛由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与广州图书馆携手举办,紧紧围绕纪实影像发展,涵盖影像教育、纪录片艺术思想以及城市文旅与纪实影像融合等丰富多元的议题,奏响了一曲深度探讨的“交响曲”。来自业界、学界的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主旨发言、学术交流、实践分享及圆桌讨论等丰富形式,从不同维度深入剖析纪实影像的价值与意义,为纪实影像领域的交流协作、文化内涵挖掘、社会影响力拓展及行业创新驱动注入强大动力,有力推动中国纪录片事业迈向新高度,不断开拓纪实影像在新时代的广阔发展新境界,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坚实力量。 光影相伴 育见未来——影像教育主旨论坛 教育纪实影像以深刻洞察的视角,不仅记录受教育者的成长,而且引发教育行业者的深思。本次论坛围绕影像如何应用于“心理教育”“生命教育”和“社会教育”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着重分析纪实影像与成长教育的紧密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影像丰富人们的智识、塑造价值观。 广州图书馆副馆长陈深贵、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分别致辞。其后,来自业界、学界的专家学者围绕纪实影像里的中国教育、纪录片疗愈、纪录片教育的意义、纪录片与图书馆等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实践分享,从不同维度探讨纪实影像与教育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结合《零零后》《毛坦厂的日与夜》《镜子》等影像片段,分析了教育影像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他认为,教育影像为教育提供了一面镜子,让大家看到教育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他强调了教育影像作为记录和反思教育现状的工具,体现对生命的正视与尊重。 执导《他乡的童年(第二季)》等作品的纪录片导演任长箴为读者讲述纪录片中教育和说教的区别,她表示教育是教学相长、相辅相成的,学习是终生的课题。此外,她还在现场播映短片《学会老》,传达出人不应被年龄限制、应活出属于自己精彩这一理念。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办公室主任宋素丽围绕“触达生命直觉的影像教育”这一主题,与读者分享了自己从1993年开始与影像结缘的故事,在这过程中她逐步意识到了纪录片在青少年心理上的作用,并把注意力投向影视艺术心理学。她关注纪录片的疗愈功能,相信借助纪录片这一有力媒介,能够引导人们尊重生命、观察生命,因为“生命不可回转,记忆才如此顽强”。 策展人、执导纪录片《成为妈妈》等作品的纪录片导演贾怡介绍自己在广州图书馆、北京公立高中及自身家庭教育中用纪录片进行教育实验的经历。她表示,画面、声音、叙事是直击心灵的语言,是能够直观地改变人的感受的。此外,她分享了自己的育儿实践,她认为,孩子应当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并通往真正的自己。 “陈汉元的‘记录’艺术和思想”主旨论坛 陈汉元先生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同时也是纪录片界的领军人物,曾任中央电视台总编辑、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在他身上折射着当代中国记录运动的观念、价值体认和艺术追求。本次研讨会共分为“主旨发言”和“圆桌讨论”两个环节。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陈宏从学术角度总结了陈汉元的创作美学风格,他表示那个时代不少片子只见物,不见人,但陈汉元让普通人成为纪录片的主角,也让观众看到真实的人、鲜活的人、大写的人。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从创作观念和美学思想等方面回顾了陈汉元先生的艺术生涯。他认为,陈汉元先生的真正成就是从《话说长江》开始的,这部作品以人为中心,用电视表达人类的感官体验,开创了一个电视新时代。 湖北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纪录片导演张以庆分享了从上个世纪末直至陈汉元先生逝世,二十多年时光里关于陈汉元先生的一个个小故事。 国家一级文学编辑、广东广播电视台导演马志丹深情述说了她从1998年开始与陈汉元老师二十三年的缘分。发言最后,现场播放了三年前由马志丹工作室制作的纪念陈汉元老师短视频,令观众感动落泪。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办公室主任、教授宋素丽分享了陈汉元老师说过的对她影响至深的三句话:“第一句是把‘你懂了吗’这句口头禅,改成‘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第二句是“毛毛细雨湿衣裳,靠的不是一朵独立漂浮的云……人世间绝大多数的事,都不是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一定要懂得合作”;第三句是“年轻的时候可以是‘黄河’,激情,热烈,甚至决堤;中年时,最好还是做‘运河’,平静,舒缓,承载。”这三句话分别改变了她的沟通习惯、职业定位和生命状态。 国家一级导演彭辉用“风趣、睿智、深刻、宽容”来形容陈汉元。他好几次跟陈汉元去国外参加电影节,陈汉元都十分感慨地说:“中国纪录片要学习国外纪录片优秀的地方,但也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味地去迎合,我们中国纪录片也要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随后现场围绕“我与陈汉元的故事”以及“陈汉元的思想”等话题进行了圆桌讨论,由陈宏担任学术主持,宋素丽、马志丹以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曦、中国作协《文艺报》艺术评论部编辑许莹、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副理事长徐劝玉、资深电视人郭际生参与讨论。 “城市文旅与纪实影像价值共创”主旨论坛 本次论坛围绕城市空间与场所的更新、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文化资源IP化、AI技术等方面,探讨纪实影像创作与城市文旅的双向赋能和价值共创。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通过视频连线参与活动,她强调,在记录到传播的过程当中,影像对于城市文化形象发挥着重塑作用。新媒体时代下影像记录的功能从保存历史记忆转变为影响和塑造现实,这一变化促使城市文化形象的阐释和重构发生重大变化,“影像书写和传播正在创造过去历史上没有的一幕,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和理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庞涛以肇兴侗寨的仪式化生活为例,从景观的自然性表达、空间阐释、空间实践和时空维度与旅游资源四部分,讲述了如何通过非表征主义的生活实践来理解空间,从而推动旅游地的文化形象和资源化。 国家一级导演许继锋表示,城市影像化叙事需要做好“加减法”。其中“加法”包含人生故事、情感代入、社会关注以及创意表达,而“减法”则要求影像创作者避免过度营销,要回归城市影像美学最本真的价值,因为“最原始的出发点是人的基因性记忆”,借助城市影像来唤醒人们的共同记忆。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黄桂萍表示,文旅微短剧的叙事和传播有着政策、媒介和产业三重耦合性,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形态,充满情绪价值的叙事特点和传播方式使其成为城市文旅宣传的新风尚。 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副研究馆员曾洁表示,图书馆与纪实影像实质上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奏,“应充分抓住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的政策机遇,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文旅深度融合提供文化资源保障。” 随后,进入圆桌论坛环节。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罗奇、中国作协《文艺报》艺术评论部编辑许莹、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邓启耀、纪录片导演余海波、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熊迅就如何利用纪实影像推动城市文旅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2024纪实影像照见未来”主旨论坛作为第21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系列活动之一,为节展增添了一抹浓厚的学术色彩。从影像教育的深度探寻,到纪录片艺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再到城市文旅与纪实影像融合的积极探索,每一个环节都彰显出纪实影像在当代社会多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影像为媒介,传递知识、文化与情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 站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新历史起点,本次论坛将激励更多创作者投身纪实影像事业,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记录中国发展的坚实步伐,描绘中华优秀文化的宏伟画卷。纪实影像必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持续发挥其独特优势,不断创新发展,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贡献力量,铭刻属于这个时代的深刻印记,谱写更为璀璨的未来华章。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朱绮琳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